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功能

发布时间:2013/8/3 17:32:05 访问次数:3919

    NPN型与PNP型晶体三极管放大器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供电电源:74HC04采用NPN型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电路,供电电源是正电源送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c);采用PNP型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电路,供电电源是负电源送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c)。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功能
    共射极放大电路常作为电压放大器来使用,在各种电子设备当中广泛使用。它的最大特色是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由于输出阻抗比较高,因此这种电压放大器的带负载能力比较低,不能直接驱动扬声器等低阻抗的负载。
    图4-2所示为晶体三极管电压放大电路(共射极结构形式),其结构特点是发射极(e)接地,基极(b)输入信号,集电极(c)输出与输入信号反相的放大信号。

        
    图4-2晶体三极管电压放大电路(共射极结构形式)
    如图4-2所示,晶体三极管的每个电极处都有电阻为相应的电极提供偏压。其中+vcc是电压源;电阻R,和R2构成一个分压电路,通过分压给基极(b)提供一个稳定的偏压;电阻R3是集电极电阻,交流输出信号经电容C3从负载电阻上取得;电阻R4是发射极(e)上的负反馈电阻,用于稳定晶体三极管的工作,该电阻值越大,整个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越小;电容C,是输入耦合电容;电容C3是输出耦合电容;与电阻R4并联的电容C2是去耦合电容,相当于将发射极(e)交流短路,使交流信号无负反馈作用,从而获得较大的交流放大倍数。
    共射极放大电路在工作时,既有直流分量又有交流分量,为了便于分析,一般将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分开识读,因此将放大电路划分为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所谓直流通路,是放大电路未加输入信号时,放大电路在直流电源+ vcc昀作用下,直流分量所流过的路径。

    NPN型与PNP型晶体三极管放大器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供电电源:74HC04采用NPN型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电路,供电电源是正电源送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c);采用PNP型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电路,供电电源是负电源送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c)。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功能
    共射极放大电路常作为电压放大器来使用,在各种电子设备当中广泛使用。它的最大特色是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由于输出阻抗比较高,因此这种电压放大器的带负载能力比较低,不能直接驱动扬声器等低阻抗的负载。
    图4-2所示为晶体三极管电压放大电路(共射极结构形式),其结构特点是发射极(e)接地,基极(b)输入信号,集电极(c)输出与输入信号反相的放大信号。

        
    图4-2晶体三极管电压放大电路(共射极结构形式)
    如图4-2所示,晶体三极管的每个电极处都有电阻为相应的电极提供偏压。其中+vcc是电压源;电阻R,和R2构成一个分压电路,通过分压给基极(b)提供一个稳定的偏压;电阻R3是集电极电阻,交流输出信号经电容C3从负载电阻上取得;电阻R4是发射极(e)上的负反馈电阻,用于稳定晶体三极管的工作,该电阻值越大,整个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越小;电容C,是输入耦合电容;电容C3是输出耦合电容;与电阻R4并联的电容C2是去耦合电容,相当于将发射极(e)交流短路,使交流信号无负反馈作用,从而获得较大的交流放大倍数。
    共射极放大电路在工作时,既有直流分量又有交流分量,为了便于分析,一般将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分开识读,因此将放大电路划分为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所谓直流通路,是放大电路未加输入信号时,放大电路在直流电源+ vcc昀作用下,直流分量所流过的路径。

相关技术资料
8-3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功能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驱动板的原理分析
    先来看看原理图。图8所示为底板及其驱动示意图,FM08...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