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式跟随器
发布时间:2013/7/10 20:29:51 访问次数:1597
B式跟随器[13]是在U式跟随器AD9762ARZ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意图把SRPP电路的效率与DC耦合两项优点一并吸收,见图2.44。
电路中,为了避免HT电压的浪费,p式跟随器原来的上臂管阴极电阻被双极型晶体管取代,原来的高阻值R(例如为lOkQ)被废弃,上下臂管子因而可以采用DC耦合方式。
双极型晶体管用作恒流源时,通常被视为具有水平方向平直的输出特性,但实际上,真正的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是略有倾斜的,如图2.45所示。
对于电子管来说,从阳极看过去,在电子管的倍增作用下,凤被乘上了∥。同样地,对于双极型晶体管来说,发射极所接的电阻在晶体管的倍增作用下,被乘上了口(或者称hf)。因此,设置了发射极电阻后,可以令晶体管的输出曲线变得更加水平。小信号晶体管的hfe很可能约等于400,一只100Q的发射极电阻可令输出电阻1肠。。-40kQ。上臂阴极跟随器再将这个输出电阻倍增,即乘上∥,得到RL~8MQ,这个结果甚至比u式跟随器还要好。
即使是使用低∥值的电子管,p式跟随器也容易得到rL≥50r。因此,上臂管子必须针对失真来挑选,否则下臂管子原来所获得的优异性能将付之东流。
p式跟随器是用于测定电子管原生失真的极佳电路形式。如果给下臂管子接的信号源源电阻rs~0,接的负载电阻L~co,那么,电路剩下的失真是由于电子管的几何结构误差,比如不均匀的栅极丝绕制而带来的。图2.44中6J5/6J5构成的B式跟随器电路,给出的失真性能可以向作者的失真测试仪器提出了挑战。在输出电平为+28dBu时,能可靠测出的失真谐波只有2次谐波,其失真程庋相对于基波为-55 dB-而其他所有阶次的谐波均优于-lOOdB!
按照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用耗尽型的JFET管,来代替晶体管及相关元件对于2SK147这种JFET管来说,如果将它的栅极(gate,即G极)与源极(source,即S极)直接短接,那么就可以构成一个恒流源,典型情况下的恒定电流值约等于9mA。可是,rd[即从漏极(drain,即D极)看过去的输出电阻]的典型值小于lOkQ,还不足以在p式跟随器中获得之前的降失真效果.
B式跟随器[13]是在U式跟随器AD9762ARZ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意图把SRPP电路的效率与DC耦合两项优点一并吸收,见图2.44。
电路中,为了避免HT电压的浪费,p式跟随器原来的上臂管阴极电阻被双极型晶体管取代,原来的高阻值R(例如为lOkQ)被废弃,上下臂管子因而可以采用DC耦合方式。
双极型晶体管用作恒流源时,通常被视为具有水平方向平直的输出特性,但实际上,真正的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是略有倾斜的,如图2.45所示。
对于电子管来说,从阳极看过去,在电子管的倍增作用下,凤被乘上了∥。同样地,对于双极型晶体管来说,发射极所接的电阻在晶体管的倍增作用下,被乘上了口(或者称hf)。因此,设置了发射极电阻后,可以令晶体管的输出曲线变得更加水平。小信号晶体管的hfe很可能约等于400,一只100Q的发射极电阻可令输出电阻1肠。。-40kQ。上臂阴极跟随器再将这个输出电阻倍增,即乘上∥,得到RL~8MQ,这个结果甚至比u式跟随器还要好。
即使是使用低∥值的电子管,p式跟随器也容易得到rL≥50r。因此,上臂管子必须针对失真来挑选,否则下臂管子原来所获得的优异性能将付之东流。
p式跟随器是用于测定电子管原生失真的极佳电路形式。如果给下臂管子接的信号源源电阻rs~0,接的负载电阻L~co,那么,电路剩下的失真是由于电子管的几何结构误差,比如不均匀的栅极丝绕制而带来的。图2.44中6J5/6J5构成的B式跟随器电路,给出的失真性能可以向作者的失真测试仪器提出了挑战。在输出电平为+28dBu时,能可靠测出的失真谐波只有2次谐波,其失真程庋相对于基波为-55 dB-而其他所有阶次的谐波均优于-lOOdB!
按照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用耗尽型的JFET管,来代替晶体管及相关元件对于2SK147这种JFET管来说,如果将它的栅极(gate,即G极)与源极(source,即S极)直接短接,那么就可以构成一个恒流源,典型情况下的恒定电流值约等于9mA。可是,rd[即从漏极(drain,即D极)看过去的输出电阻]的典型值小于lOkQ,还不足以在p式跟随器中获得之前的降失真效果.
上一篇:SRPP电路与U式跟随器的对比
上一篇:差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