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R算法基础:ITU PEAQ标准
发布时间:2013/3/1 19:54:57 访问次数:1555
20世纪90年代早期,语音和音乐编AD1582BRTZ解码器数目激增,但是,由于其内在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使得传统测量方法(如频率响应,THDN等)无法得到很好的结果,因此并没有标准方法对其进行品质评价限定。
1994年,ITU要求几家机构研究出可用于竞争比较的解决方案来衡量编解码器的音频性能。这些方法最终合成为一个方法称为PEAQ(Perceptual Evaluationof Audio Quality,可感知音频质量评价),并于1998年作为《ITU-R建议书BS. 1387-可感知音频质量客观测量方法》[13发表。尽管其主要针对编解码器,但是此文件所提出的听觉模型可以应用到任何设备,在ITU杂志首页上明确表明了建议书的意见。图7为PEAQ的一半框图。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型产生了一个指标-ODG(客观差异分级)。此简单指标对实验中信号可感知音频质量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
它们为PEAQ算法的两种变体,~个为基本的基于FFT的算法,另一个为将FFT和滤波器组结合的更高级算法。基本算法的目的是实时实现,而更复杂高级算法的目的在于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这两种算法都将信号的连续时间框图转变为“内在表达”,即将声音的响度沿着音调刻度分布。换言之,此模型将声压的时间一频率分布转换为响度的时间一音调分布。在从物理学转变为生理学的过程中,声能在音调轴和时间轴上均匀分布。音调轴的均匀分布模拟了频率掩蔽,时间轴的均匀分布模拟了时间掩蔽。听觉绝对阈值通过将人耳频率权重和内部噪声频率相关补偿相结合得到。此模型的输出是激励模式和作为时间一频率函数的掩蔽阈值。不同模型的输出变量最终整合在一个认知模型内,从而得到单一的质量指标。
20世纪90年代早期,语音和音乐编AD1582BRTZ解码器数目激增,但是,由于其内在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使得传统测量方法(如频率响应,THDN等)无法得到很好的结果,因此并没有标准方法对其进行品质评价限定。
1994年,ITU要求几家机构研究出可用于竞争比较的解决方案来衡量编解码器的音频性能。这些方法最终合成为一个方法称为PEAQ(Perceptual Evaluationof Audio Quality,可感知音频质量评价),并于1998年作为《ITU-R建议书BS. 1387-可感知音频质量客观测量方法》[13发表。尽管其主要针对编解码器,但是此文件所提出的听觉模型可以应用到任何设备,在ITU杂志首页上明确表明了建议书的意见。图7为PEAQ的一半框图。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型产生了一个指标-ODG(客观差异分级)。此简单指标对实验中信号可感知音频质量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
它们为PEAQ算法的两种变体,~个为基本的基于FFT的算法,另一个为将FFT和滤波器组结合的更高级算法。基本算法的目的是实时实现,而更复杂高级算法的目的在于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这两种算法都将信号的连续时间框图转变为“内在表达”,即将声音的响度沿着音调刻度分布。换言之,此模型将声压的时间一频率分布转换为响度的时间一音调分布。在从物理学转变为生理学的过程中,声能在音调轴和时间轴上均匀分布。音调轴的均匀分布模拟了频率掩蔽,时间轴的均匀分布模拟了时间掩蔽。听觉绝对阈值通过将人耳频率权重和内部噪声频率相关补偿相结合得到。此模型的输出是激励模式和作为时间一频率函数的掩蔽阈值。不同模型的输出变量最终整合在一个认知模型内,从而得到单一的质量指标。
上一篇:心理声学理论简介
上一篇:ITU PEAQ标准原则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