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挽输出级静态偏置电路
发布时间:2012/11/5 19:20:26 访问次数:3444
二极管偏置电路分析
图2-38所示是采用二极管构成的推ECJ0EC1H180G挽输出级静态偏置电路。电路中,VT1是推动管,VT2和VT3构成推挽输出级电路,VD1和VD2是偏置二极管,A点是这一放大器的输出端。
关于这一偏置电路主要说明下列几点。
(1) VT2和VT3处于甲乙类工作状态,这两只三极管应有较小的正向偏置电流,这一偏置电流由二极管VD1和VD2提供,所以VD1和VD2构成VT2和VT3直流偏置电路。
(2)这一偏置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二极管VD1和VD2串联,它们在直流工作电压+V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负极由VT1集电极一发射极一地端,构成回路)。每只二极管导通后的管压降为0.3V,这样电路中的B点电压比D点电压高出0.3V,而D点电压比C点电压高0.3V。
(3)B点与C点之间的电压差为两只二极管导通之后的电压降,这里为0.3 x2=0.6V,这样B与C两点之间电压始终为0.6V,而VT1集电极直流电压高低便决定了B、C两点的直流电压。
(4)改变VT1基极、集电极电流的大小(调整VT1偏置电阻大小,图中未画出),从而可以改变VT1集电极电压大小,这样可以改变B点和C点的直流电压大小。
(5)由上述分析可知,只要适当调整VT1静态工作电流大小,就可以使电路中D点的直流电压也等于+V的一半,那么D点的直流电压等于A点直流电压。从电路可以看出,B点直流电压比D点的直流电压高出VD1的管压降,由于D点和A点的直流电压相等,说明B点的直流电压比A点直流电压高出0.3V,这恰好是VT2的正向偏置电压。0.3V的正向屯压对VT2而言不是很大,但足可以使VT2处于刚刚导通的甲乙类工作状态,这样VT2已经有了合适的静态偏置电流。
(6)再讨论C点的直流电压。C点直流电压比D点直流电压低VD2的管压降,由于C点就是VT3基极,A点与D点直流电压相等,所以A点直流电压比C点直流电压高出0.3V,这恰好给VT3正向偏置电压。0.3V正向偏置电压不是很大,所以VT3处于刚导通状态。
(7)由于VD1和VD2的存在,VT2和VT3两管有相同的正向偏置,又因为VD1和VD2性能一致,VT2和VT3性能一致,所以VT2和VT3的静态偏置电流大小相同,处于刚刚导通的状态,即两管工作在甲乙类状态。
(8)两只二极管导通后,它们的内阻很小,在进行交流电路分析时,可以认为两只二极管的内阻为零。
二极管偏置电路分析
图2-38所示是采用二极管构成的推ECJ0EC1H180G挽输出级静态偏置电路。电路中,VT1是推动管,VT2和VT3构成推挽输出级电路,VD1和VD2是偏置二极管,A点是这一放大器的输出端。
关于这一偏置电路主要说明下列几点。
(1) VT2和VT3处于甲乙类工作状态,这两只三极管应有较小的正向偏置电流,这一偏置电流由二极管VD1和VD2提供,所以VD1和VD2构成VT2和VT3直流偏置电路。
(2)这一偏置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二极管VD1和VD2串联,它们在直流工作电压+V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负极由VT1集电极一发射极一地端,构成回路)。每只二极管导通后的管压降为0.3V,这样电路中的B点电压比D点电压高出0.3V,而D点电压比C点电压高0.3V。
(3)B点与C点之间的电压差为两只二极管导通之后的电压降,这里为0.3 x2=0.6V,这样B与C两点之间电压始终为0.6V,而VT1集电极直流电压高低便决定了B、C两点的直流电压。
(4)改变VT1基极、集电极电流的大小(调整VT1偏置电阻大小,图中未画出),从而可以改变VT1集电极电压大小,这样可以改变B点和C点的直流电压大小。
(5)由上述分析可知,只要适当调整VT1静态工作电流大小,就可以使电路中D点的直流电压也等于+V的一半,那么D点的直流电压等于A点直流电压。从电路可以看出,B点直流电压比D点的直流电压高出VD1的管压降,由于D点和A点的直流电压相等,说明B点的直流电压比A点直流电压高出0.3V,这恰好是VT2的正向偏置电压。0.3V的正向屯压对VT2而言不是很大,但足可以使VT2处于刚刚导通的甲乙类工作状态,这样VT2已经有了合适的静态偏置电流。
(6)再讨论C点的直流电压。C点直流电压比D点直流电压低VD2的管压降,由于C点就是VT3基极,A点与D点直流电压相等,所以A点直流电压比C点直流电压高出0.3V,这恰好给VT3正向偏置电压。0.3V正向偏置电压不是很大,所以VT3处于刚导通状态。
(7)由于VD1和VD2的存在,VT2和VT3两管有相同的正向偏置,又因为VD1和VD2性能一致,VT2和VT3性能一致,所以VT2和VT3的静态偏置电流大小相同,处于刚刚导通的状态,即两管工作在甲乙类状态。
(8)两只二极管导通后,它们的内阻很小,在进行交流电路分析时,可以认为两只二极管的内阻为零。
上一篇:减小复合管/CEO电路措施
上一篇:电阻和二极管混合偏置电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