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常识
发布时间:2012/7/2 19:11:38 访问次数:680
电子爱好者在选择和GRM1555C1H3R6CZ01D使用电磁继电器时,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选择和使用电磁继电器时,应根据电路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着重考虑4方面的因素:
一是线圈的规格。要根据电路中控制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源电压大小(注意,必须是能够有效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来决定所选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额定工作电压,要求两者尽量保持一致。切忌实际作电压超过线圈额定工作电压1 5倍,否则会使线圈过发热,严重时会烧毁线圈。但实际工作电压也不能小于线圈的额定工作电压,否则不能保证触点的可靠动作。如果实际工作电压低于产品的吸合电压,则触点便无法正常通断。
二是触点的负荷能力。要求触点负荷所给出的标称电压和电流值,均不得低于所控电路或负载酌工作电压和电流值。如
果所控电路的电压、电流超过触点所能承受的允许值,在触点断开时会产生较大火花,缩短触点的寿命,甚至“烧死”触点。
三是触点组的形式和数量。要根据电路中需要电磁继电器所切换电路或负载的数目,来决定触点组的数目;要根据所切换电路或负载的状态要求,来决定触点组的形式——是常闭触点、还是常开触点或转换触点。
四是体积大小。如果在设备中有足够的地位可以安装、有较大的功率可以驱动线圈,在对重量又没有特殊的要求时,可选用一般的小型电磁继电器;若驱动线圈的功率较小,并且设备又是便携式的,则可选用超小型或微型电磁继电器。
另外,要注意电路中控制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源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以此来决定是选用相应的直流电磁继电器还是交流电磁继电器。还要根据所控电路对触点动作、释放时间等的特殊要求,选择不同动作速度的电磁继电器。
触点负荷(也称触点容量)是电磁继电器的一项重要参数,它通过额定切换电压与额定切换电流的乘积(电功率)来反映产品触点的负载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厂家所提供的触点额定电流是对于电阻值不变的理想纯阻性负载而言的,在实际应用时必须考虑到被控负载的具体情况。例如,对于额定屯压6.3V、电流0.5A的小电珠,其灯丝在正常发光的白炽状态时,电阻值为12.6Q,但在不通电的冷却状态下时仅为2Q左右,可见通电启动瞬间的电流约为正常照明时的6倍,因此在切换白炽灯负载时,触点额定电流一般应选择大于白炽灯额定工作电流的6倍。当切换容性或感性(电动机)负载时,触点额定电流应根据具体情况取负载额定工作电流的3~5倍。
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电磁继电器近70%的故障发生在触点上,这足见正确选择和使用继电器触点的重要性。当触点切换负载的能力满足不了使用要求时,许多地方往往采用并联同一电磁继电器、同一形式触点的方法来增大触点的额定电流,但这不是最有效的办法。这是因为并联后的多个触点很难做到完全同步通断,往往造成先接触(后断开)的触点超负荷工作,并首先损坏,随后产生恶性循环,造成所有并联触点超负荷损坏。可见,增大触点切换负载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中间继电器或接触器。
另外,那种认为“触点切换负荷小一定会比切换负荷大要可靠”的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一般来说,电磁继电器切换负荷在额定电压下,控制电流大于100mA、小于额定电流75%最为合理。当电流小于lOOmA时,反而会使触点的积碳增加.可靠性下降,故100mA常被称作“试验电流”,成为国内外专业标准对电磁继电器生产厂工艺条件和水平考核的一项内容。由于普通电磁继电器不具备低电平切换能力,所以用于切换50mV、50 uA以下负荷的特殊电磁继电器,需要用户直接从生产厂家专门订货。
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在切断电流的一瞬间会产生火花(电弧),容易将触点烧坏,使接触电阻加大。尤其是在断开电感性负载(比如直流电机)时,电感会产生较高的自感电压,更容易造成触点的打火烧蚀,还会产生高频干扰。对此,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在触点两端并联上一只高频性能良好的小容量电容器。对于使用日久的非密封电磁继电器,如果发现触点上有氧化层或碳化电蚀现象,可用超细砂纸轻轻打磨光亮,仍可继续使用。
用晶体三极管开关电路驱动电磁继电器的电路应用非常普遍。当晶体三极管由饱和导通转为截止时,流经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两端会产生图3 (a)所示的自感电压G’,其大小取决于线圈匝数及断电速度(匝数越多,断电越快,自感电压越大),其极性方向与工作电源G相同。该自感电压与电源电压叠加后加在晶体三极管vT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很容易把晶体三极管击穿。为此,在选择晶体三极菅VT时,要求其集电极一发射极击穿电压V(BRceo(或V(BUceo)应大于电源电压2倍以上。同时,可按照图3(b)所示,在电磁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上一只限压保护二极管VD.使自感电压产生的流通过VD自行泄放掉,即可将线圈的自感电压钳位于VD的正向导通电压(硅管约0.7V,锗管约0.2V),从而保护晶体三极管V环被击穿。
电子爱好者在选择和GRM1555C1H3R6CZ01D使用电磁继电器时,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选择和使用电磁继电器时,应根据电路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着重考虑4方面的因素:
一是线圈的规格。要根据电路中控制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源电压大小(注意,必须是能够有效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来决定所选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额定工作电压,要求两者尽量保持一致。切忌实际作电压超过线圈额定工作电压1 5倍,否则会使线圈过发热,严重时会烧毁线圈。但实际工作电压也不能小于线圈的额定工作电压,否则不能保证触点的可靠动作。如果实际工作电压低于产品的吸合电压,则触点便无法正常通断。
二是触点的负荷能力。要求触点负荷所给出的标称电压和电流值,均不得低于所控电路或负载酌工作电压和电流值。如
果所控电路的电压、电流超过触点所能承受的允许值,在触点断开时会产生较大火花,缩短触点的寿命,甚至“烧死”触点。
三是触点组的形式和数量。要根据电路中需要电磁继电器所切换电路或负载的数目,来决定触点组的数目;要根据所切换电路或负载的状态要求,来决定触点组的形式——是常闭触点、还是常开触点或转换触点。
四是体积大小。如果在设备中有足够的地位可以安装、有较大的功率可以驱动线圈,在对重量又没有特殊的要求时,可选用一般的小型电磁继电器;若驱动线圈的功率较小,并且设备又是便携式的,则可选用超小型或微型电磁继电器。
另外,要注意电路中控制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源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以此来决定是选用相应的直流电磁继电器还是交流电磁继电器。还要根据所控电路对触点动作、释放时间等的特殊要求,选择不同动作速度的电磁继电器。
触点负荷(也称触点容量)是电磁继电器的一项重要参数,它通过额定切换电压与额定切换电流的乘积(电功率)来反映产品触点的负载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厂家所提供的触点额定电流是对于电阻值不变的理想纯阻性负载而言的,在实际应用时必须考虑到被控负载的具体情况。例如,对于额定屯压6.3V、电流0.5A的小电珠,其灯丝在正常发光的白炽状态时,电阻值为12.6Q,但在不通电的冷却状态下时仅为2Q左右,可见通电启动瞬间的电流约为正常照明时的6倍,因此在切换白炽灯负载时,触点额定电流一般应选择大于白炽灯额定工作电流的6倍。当切换容性或感性(电动机)负载时,触点额定电流应根据具体情况取负载额定工作电流的3~5倍。
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电磁继电器近70%的故障发生在触点上,这足见正确选择和使用继电器触点的重要性。当触点切换负载的能力满足不了使用要求时,许多地方往往采用并联同一电磁继电器、同一形式触点的方法来增大触点的额定电流,但这不是最有效的办法。这是因为并联后的多个触点很难做到完全同步通断,往往造成先接触(后断开)的触点超负荷工作,并首先损坏,随后产生恶性循环,造成所有并联触点超负荷损坏。可见,增大触点切换负载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中间继电器或接触器。
另外,那种认为“触点切换负荷小一定会比切换负荷大要可靠”的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一般来说,电磁继电器切换负荷在额定电压下,控制电流大于100mA、小于额定电流75%最为合理。当电流小于lOOmA时,反而会使触点的积碳增加.可靠性下降,故100mA常被称作“试验电流”,成为国内外专业标准对电磁继电器生产厂工艺条件和水平考核的一项内容。由于普通电磁继电器不具备低电平切换能力,所以用于切换50mV、50 uA以下负荷的特殊电磁继电器,需要用户直接从生产厂家专门订货。
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在切断电流的一瞬间会产生火花(电弧),容易将触点烧坏,使接触电阻加大。尤其是在断开电感性负载(比如直流电机)时,电感会产生较高的自感电压,更容易造成触点的打火烧蚀,还会产生高频干扰。对此,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在触点两端并联上一只高频性能良好的小容量电容器。对于使用日久的非密封电磁继电器,如果发现触点上有氧化层或碳化电蚀现象,可用超细砂纸轻轻打磨光亮,仍可继续使用。
用晶体三极管开关电路驱动电磁继电器的电路应用非常普遍。当晶体三极管由饱和导通转为截止时,流经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两端会产生图3 (a)所示的自感电压G’,其大小取决于线圈匝数及断电速度(匝数越多,断电越快,自感电压越大),其极性方向与工作电源G相同。该自感电压与电源电压叠加后加在晶体三极管vT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很容易把晶体三极管击穿。为此,在选择晶体三极菅VT时,要求其集电极一发射极击穿电压V(BRceo(或V(BUceo)应大于电源电压2倍以上。同时,可按照图3(b)所示,在电磁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上一只限压保护二极管VD.使自感电压产生的流通过VD自行泄放掉,即可将线圈的自感电压钳位于VD的正向导通电压(硅管约0.7V,锗管约0.2V),从而保护晶体三极管V环被击穿。
上一篇:如何检测电磁继电器
上一篇:减小电磁继电器功耗的电路
热门点击
- 高载波频率时变频器输出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 放大电路
- QFP与BGA封装的焊接对比
- 设计振荡电路——考毕兹型振荡电路
- 继电器的使用常识
- APRS追踪定位
- 改变极对数p的调速方法
- 输出变压器的要求
- 变频器的低速运行
- 反向特性
推荐技术资料
- FU-19推挽功放制作
- FU-19是国产大功率发射双四极功率电二管,EPL2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