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点直流偏移电压和工作点的调整
发布时间:2012/6/24 15:11:55 访问次数:6325
中点直流电压有少量偏移并不ESD3Z5.0C会影响电路的稳定工作,对听感的影响也不太容易让人察觉。如果器件选择合适,对于工业化生产而言,省去调整的环节,可以节省人工和少量物料成本。对于爱好者而言,进行适当的调整却是有益无害的。
电路的工作点指的是输出级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根据静态工作点的不同,通常我们将音频功放电路分成A、A8、B类电路,电路的效率依次提高,失真度指标和听感递减。现在风头正盛的D类则已经不单纯是工作点的问题了,工作状态也与上述电路不同了,前者工作于线性放大状态,D类则工作于开关状态。
重低音电路因为只是重放人耳并不敏感的重低音信号,并不放大人耳敏感的高频和最为敏感的中频,因此重低音电路通常会将工作点设在B类,这样能够很好地兼顾效率、成本、体积以及重放质量的要求,本例即是如此。对于全频重放而
言,B类显然不合理,至少应该让电路工作于AB类,听感才会显得比较自然。这块低音炮电路板,输出中点直流偏移电压实测为76mV,R513上的压降小于1mV(笔者的万用表不够高级,精度只能到ImV),不难计算出静态电流会小于4mA,考虑到测量读数的误差偏大,可以视为工作于近似的B类状态。调整输出中点直流电压偏移的方法是调整图3中的R502。具体方法是用3kC/左右的可调电阻或者电位器代替R502,预先调整到2.2kO位置。功放的输出不接扬声器,接入置于mV挡的万用表,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接功放输出端。上电后,向输出中点电压降低的方向慢慢旋转可调电阻,降到零左右即可,不必强求一定要降低到零。
断电,万用表的接法不变,同时接上假负载或者不值钱的大功率扬声器,用50Hz信号(可以用小功率铁芯变压器从市电获得,幅度2V以内即可)或者大动态音乐信号,让功放板工作30分钟以上,不时观察中点直流偏移电压的变化(暂停输入信号),没有大的变动即可。
再次断电,拆下可调电阻,测量阻值,然后用阻值接近的固定电阻替换之。然后重复上述测试过程。
这块电路板,调整结果是:R502由2.2kCl换成了1.41 k0(1kQ与4100串联),输出中点电压由76mV稳定到了8mV。工作点的调整方法是调整R511.测量静态电流的方法足测量R513上的电压降,也可以测量R517两端的电压降。
电路的工作点指的是输出级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根据静态工作点的不同,通常我们将音频功放电路分成A、A8、B类电路,电路的效率依次提高,失真度指标和听感递减。现在风头正盛的D类则已经不单纯是工作点的问题了,工作状态也与上述电路不同了,前者工作于线性放大状态,D类则工作于开关状态。
重低音电路因为只是重放人耳并不敏感的重低音信号,并不放大人耳敏感的高频和最为敏感的中频,因此重低音电路通常会将工作点设在B类,这样能够很好地兼顾效率、成本、体积以及重放质量的要求,本例即是如此。对于全频重放而
言,B类显然不合理,至少应该让电路工作于AB类,听感才会显得比较自然。这块低音炮电路板,输出中点直流偏移电压实测为76mV,R513上的压降小于1mV(笔者的万用表不够高级,精度只能到ImV),不难计算出静态电流会小于4mA,考虑到测量读数的误差偏大,可以视为工作于近似的B类状态。调整输出中点直流电压偏移的方法是调整图3中的R502。具体方法是用3kC/左右的可调电阻或者电位器代替R502,预先调整到2.2kO位置。功放的输出不接扬声器,接入置于mV挡的万用表,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接功放输出端。上电后,向输出中点电压降低的方向慢慢旋转可调电阻,降到零左右即可,不必强求一定要降低到零。
断电,万用表的接法不变,同时接上假负载或者不值钱的大功率扬声器,用50Hz信号(可以用小功率铁芯变压器从市电获得,幅度2V以内即可)或者大动态音乐信号,让功放板工作30分钟以上,不时观察中点直流偏移电压的变化(暂停输入信号),没有大的变动即可。
再次断电,拆下可调电阻,测量阻值,然后用阻值接近的固定电阻替换之。然后重复上述测试过程。
这块电路板,调整结果是:R502由2.2kCl换成了1.41 k0(1kQ与4100串联),输出中点电压由76mV稳定到了8mV。工作点的调整方法是调整R511.测量静态电流的方法足测量R513上的电压降,也可以测量R517两端的电压降。
中点直流电压有少量偏移并不ESD3Z5.0C会影响电路的稳定工作,对听感的影响也不太容易让人察觉。如果器件选择合适,对于工业化生产而言,省去调整的环节,可以节省人工和少量物料成本。对于爱好者而言,进行适当的调整却是有益无害的。
电路的工作点指的是输出级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根据静态工作点的不同,通常我们将音频功放电路分成A、A8、B类电路,电路的效率依次提高,失真度指标和听感递减。现在风头正盛的D类则已经不单纯是工作点的问题了,工作状态也与上述电路不同了,前者工作于线性放大状态,D类则工作于开关状态。
重低音电路因为只是重放人耳并不敏感的重低音信号,并不放大人耳敏感的高频和最为敏感的中频,因此重低音电路通常会将工作点设在B类,这样能够很好地兼顾效率、成本、体积以及重放质量的要求,本例即是如此。对于全频重放而
言,B类显然不合理,至少应该让电路工作于AB类,听感才会显得比较自然。这块低音炮电路板,输出中点直流偏移电压实测为76mV,R513上的压降小于1mV(笔者的万用表不够高级,精度只能到ImV),不难计算出静态电流会小于4mA,考虑到测量读数的误差偏大,可以视为工作于近似的B类状态。调整输出中点直流电压偏移的方法是调整图3中的R502。具体方法是用3kC/左右的可调电阻或者电位器代替R502,预先调整到2.2kO位置。功放的输出不接扬声器,接入置于mV挡的万用表,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接功放输出端。上电后,向输出中点电压降低的方向慢慢旋转可调电阻,降到零左右即可,不必强求一定要降低到零。
断电,万用表的接法不变,同时接上假负载或者不值钱的大功率扬声器,用50Hz信号(可以用小功率铁芯变压器从市电获得,幅度2V以内即可)或者大动态音乐信号,让功放板工作30分钟以上,不时观察中点直流偏移电压的变化(暂停输入信号),没有大的变动即可。
再次断电,拆下可调电阻,测量阻值,然后用阻值接近的固定电阻替换之。然后重复上述测试过程。
这块电路板,调整结果是:R502由2.2kCl换成了1.41 k0(1kQ与4100串联),输出中点电压由76mV稳定到了8mV。工作点的调整方法是调整R511.测量静态电流的方法足测量R513上的电压降,也可以测量R517两端的电压降。
电路的工作点指的是输出级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根据静态工作点的不同,通常我们将音频功放电路分成A、A8、B类电路,电路的效率依次提高,失真度指标和听感递减。现在风头正盛的D类则已经不单纯是工作点的问题了,工作状态也与上述电路不同了,前者工作于线性放大状态,D类则工作于开关状态。
重低音电路因为只是重放人耳并不敏感的重低音信号,并不放大人耳敏感的高频和最为敏感的中频,因此重低音电路通常会将工作点设在B类,这样能够很好地兼顾效率、成本、体积以及重放质量的要求,本例即是如此。对于全频重放而
言,B类显然不合理,至少应该让电路工作于AB类,听感才会显得比较自然。这块低音炮电路板,输出中点直流偏移电压实测为76mV,R513上的压降小于1mV(笔者的万用表不够高级,精度只能到ImV),不难计算出静态电流会小于4mA,考虑到测量读数的误差偏大,可以视为工作于近似的B类状态。调整输出中点直流电压偏移的方法是调整图3中的R502。具体方法是用3kC/左右的可调电阻或者电位器代替R502,预先调整到2.2kO位置。功放的输出不接扬声器,接入置于mV挡的万用表,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接功放输出端。上电后,向输出中点电压降低的方向慢慢旋转可调电阻,降到零左右即可,不必强求一定要降低到零。
断电,万用表的接法不变,同时接上假负载或者不值钱的大功率扬声器,用50Hz信号(可以用小功率铁芯变压器从市电获得,幅度2V以内即可)或者大动态音乐信号,让功放板工作30分钟以上,不时观察中点直流偏移电压的变化(暂停输入信号),没有大的变动即可。
再次断电,拆下可调电阻,测量阻值,然后用阻值接近的固定电阻替换之。然后重复上述测试过程。
这块电路板,调整结果是:R502由2.2kCl换成了1.41 k0(1kQ与4100串联),输出中点电压由76mV稳定到了8mV。工作点的调整方法是调整R511.测量静态电流的方法足测量R513上的电压降,也可以测量R517两端的电压降。
上一篇:用有源滤波电路改善静态指标
热门点击
- 中点直流偏移电压和工作点的调整
- ROE毫容
- 用SEAS扬声器制作二分频音箱
- 不同于国外的CB市民波段
- 用于避障的传感器
- 衰减器实物与应用
- 开关器件采用MOSFET的电路
- P沟MOSFET的内藏二极管
- 外壳的制作
- 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推荐技术资料
- 绘制印制电路板的过程
- 绘制印制电路板是相当重要的过程,EPL2010新颖的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