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2/2/4 20:25:23 访问次数:770
一个电路实验,从相关知识的预习开始,经过连接电路,观察测试到数据处理,直至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为止,要经历实验计划、实验准备、测试与观察、结果整理这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工怍要做,在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中,各个阶段完成的好坏均会影响实验的质量。BK1005HS330-T
但是实验的各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考虑的(进行的)顺序往往是互相交错的。如制订方案时可能要考虑设备,而设备又是根据方案而定;实验步骤也根据方案而定,改变实验的步骤也可能会改变实验的方案;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是据前阶段的结果进行,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可能要求不同的实验方案、步骤等等。因此这是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
尽管如此,实验还应按实验设计、实验准备、测试与观察、结果整理这4个阶段来进行,每个阶段的具体子作如下所述。
1.实验的设计阶段
实验设计包括以下的内容。
1)实验标题
实验报告是一个设计和实施共存的技术性文件,其标题应该反映实验的目的和任务。实验操作中,某些环节要进行多次实验测试,对于这些大同小异的实验要在标题上加以区分,以便以后查阅。
2)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用简短的语句使实验的意义一目了然。但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实验目的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实验报告中应加以说明。
3)设备清单
根据实验的需要列出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以及在接线图中的代号,作为准备仪器设备的依据。
4)实验线路
电路实验的整个系统是由通用的仪器、仪表和某些实验对象构成的,需画出整个系统的接线图。必须注意实验的接线图与电路理论中电路图的不同之处。
5)实验原理
除了一些简单的或常规的定性测试外,一般均要说明实验原理,特别是当应用了非常规的原理时更要阐述清楚,要求对原理的叙述要简明扼要。
6)实验过程
包括实验步骤、观察内容、待测数据、表格、注意事项,实验中要取哪些数据,电路参数变量取多少,用何测量仪表,量程取多少,取多少数据,数据如何分布、实验是否要重复进行以及重复的次数等,这些在设计阶段的实验设计中均应予以确定。预习时必须拟写好所有记录数据和有关内容的表格。凡是要求理论计算的内容必须完成,并填人相关表格。
7)故障对策
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后果,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实验设计是一项细致的工作。经验证明,实验设计的是否详细周全,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设计者的实验水平。
2.实验的准备阶段
本阶段要具体完成实验实施方案中的各项任务,包括配置设备、检查设备、安装系统和调试系统等内容。然后按实验线路图进行安装接线,整个实验系统的各仪器仪表放置和布线均要合理、清晰并便于操怍。接线完毕应清理不必要的导线和设备,并将仪器设备调整到备用状态。
3.实验的测试与观察阶段
这个阶段要按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读取实验数据,画出实验曲线,完成测试任务。
在测试中,应尽可能及时地对数据做初步的分析,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如果实验是为求某种相关关系,如变量与时间、变量与变量、变量与参数等的关系,则在测试时应采用合理的顺序进行测试,使变化趋势清晰。同时还应及时地画出这种关系曲线,以便提供某种启示,从而可使实验者当即决定在哪些范围内增减观测数据。这点对复杂的实验尤为重要。
4.实验的分析整理阶段
这是实验的最后阶段,它对整个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的数据经较好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这个阶段的工作依据是实验记录,包括数据、波形和观察的现象及其它。对这些数据和现象首先进行一定的处理工作,确定数据的准确程度和取值的范围即做误差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分析、抽象,由表及里地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实验现象和数据是实验的宝贵成果。在整理数据时,要充分发挥曲线和表格的作用。将数据按一定规律进行整理形成表曲线。特别是曲线,可以使人明确概念,迅速地发现规律及一些异常的数掘,有助于分析研究。
应当指出,实验的分析阶段就是整理分析结果,写出一份报告。
实验报告是一份工作报告,要对实验的任务、原理、方法、设备、过程和分析等主要方面都要有明确的叙述,叙述条理要清楚,其中的公式、图、表、曲线应有符号、编号、标题、名称等相关说明,使人阅读后对其总体和各主要细节均能了解,并且不会产生误解。
一个电路实验,从相关知识的预习开始,经过连接电路,观察测试到数据处理,直至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为止,要经历实验计划、实验准备、测试与观察、结果整理这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工怍要做,在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中,各个阶段完成的好坏均会影响实验的质量。BK1005HS330-T
但是实验的各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考虑的(进行的)顺序往往是互相交错的。如制订方案时可能要考虑设备,而设备又是根据方案而定;实验步骤也根据方案而定,改变实验的步骤也可能会改变实验的方案;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是据前阶段的结果进行,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可能要求不同的实验方案、步骤等等。因此这是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
尽管如此,实验还应按实验设计、实验准备、测试与观察、结果整理这4个阶段来进行,每个阶段的具体子作如下所述。
1.实验的设计阶段
实验设计包括以下的内容。
1)实验标题
实验报告是一个设计和实施共存的技术性文件,其标题应该反映实验的目的和任务。实验操作中,某些环节要进行多次实验测试,对于这些大同小异的实验要在标题上加以区分,以便以后查阅。
2)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用简短的语句使实验的意义一目了然。但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实验目的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实验报告中应加以说明。
3)设备清单
根据实验的需要列出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以及在接线图中的代号,作为准备仪器设备的依据。
4)实验线路
电路实验的整个系统是由通用的仪器、仪表和某些实验对象构成的,需画出整个系统的接线图。必须注意实验的接线图与电路理论中电路图的不同之处。
5)实验原理
除了一些简单的或常规的定性测试外,一般均要说明实验原理,特别是当应用了非常规的原理时更要阐述清楚,要求对原理的叙述要简明扼要。
6)实验过程
包括实验步骤、观察内容、待测数据、表格、注意事项,实验中要取哪些数据,电路参数变量取多少,用何测量仪表,量程取多少,取多少数据,数据如何分布、实验是否要重复进行以及重复的次数等,这些在设计阶段的实验设计中均应予以确定。预习时必须拟写好所有记录数据和有关内容的表格。凡是要求理论计算的内容必须完成,并填人相关表格。
7)故障对策
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后果,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实验设计是一项细致的工作。经验证明,实验设计的是否详细周全,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设计者的实验水平。
2.实验的准备阶段
本阶段要具体完成实验实施方案中的各项任务,包括配置设备、检查设备、安装系统和调试系统等内容。然后按实验线路图进行安装接线,整个实验系统的各仪器仪表放置和布线均要合理、清晰并便于操怍。接线完毕应清理不必要的导线和设备,并将仪器设备调整到备用状态。
3.实验的测试与观察阶段
这个阶段要按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读取实验数据,画出实验曲线,完成测试任务。
在测试中,应尽可能及时地对数据做初步的分析,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如果实验是为求某种相关关系,如变量与时间、变量与变量、变量与参数等的关系,则在测试时应采用合理的顺序进行测试,使变化趋势清晰。同时还应及时地画出这种关系曲线,以便提供某种启示,从而可使实验者当即决定在哪些范围内增减观测数据。这点对复杂的实验尤为重要。
4.实验的分析整理阶段
这是实验的最后阶段,它对整个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的数据经较好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这个阶段的工作依据是实验记录,包括数据、波形和观察的现象及其它。对这些数据和现象首先进行一定的处理工作,确定数据的准确程度和取值的范围即做误差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分析、抽象,由表及里地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实验现象和数据是实验的宝贵成果。在整理数据时,要充分发挥曲线和表格的作用。将数据按一定规律进行整理形成表曲线。特别是曲线,可以使人明确概念,迅速地发现规律及一些异常的数掘,有助于分析研究。
应当指出,实验的分析阶段就是整理分析结果,写出一份报告。
实验报告是一份工作报告,要对实验的任务、原理、方法、设备、过程和分析等主要方面都要有明确的叙述,叙述条理要清楚,其中的公式、图、表、曲线应有符号、编号、标题、名称等相关说明,使人阅读后对其总体和各主要细节均能了解,并且不会产生误解。
上一篇:电子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步骤
上一篇: 模拟电路的故障检查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