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载线略合闸过电压的限制
发布时间:2011/11/1 10:53:49 访问次数:2733
(1)降低工频稳态电压。
在两端供电的线路上,Z0840008PSC最好实现断路器的连锁动作。先合系统电源容量较大的一端,后合容量较小的一端,减少因容升效应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此外,合理地装设并联电抗器也是降低工频稳态电压的有效措施。
一般超高压电网建设初期,电源容量较小,线路较长,合闸过电压较严重。随着电网的发展,系统容量增大,出线增多,中间变电站逐步建立,线路被分割成若干不长的线路段,过电压有明显的下降。
(2)采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
目前,采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是限制合闸过电压的主要措施。采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的接线图如图7-5所示,带并联电阻开关合闸时,辅助触头QF2先接通,电阻R对回路中的振荡过程起阻尼作用,使过渡过程中的过电压降低,电阻越大,阻尼作用越强,过电压也越低。经1~1.5个工频周期后,主触头QF1再合上,将合闸电阻短接,合闸操作至此完成。由此可见,整个合闸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辅助触头QF2接通(QF1未合);第二个阶段QF1闭合。前第一阶段因主触头是与R的阻尼而被削弱,R两端的电压将下降;后一阶段因主触头是与R并联的,故主触头两端的电位差和R上的电位差相等。若R上电位差较小,则主触头闭合回路中的振荡过程较弱,过电压也较低。很明显,R两端的电位差越小,过电压也就越低,即R越小,过电压越低。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了降低过电压,两个触头动作阶段对R有不同的要求,辅助触头QF2合闸时要求R大,而主触头QF1闭合时则要求并联电阻小。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合闸过程最大过电压幅值通常出现在合闸第二阶段,合闸过电压的大小随合闸并联电阻值变化,呈V形曲线。囹7-6所示为500kV断路器并联电阻与合闸过电压的关系曲线。一般500kV断路
器并联电阻目前取400W左右,过电压可以限制在2倍以下。
(3)消除或降低线路的残余电压。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能避免线路残余电压的影响,考虑零序回路的损耗电阻及其阻尼作用较正序的大,成功的单相重合闸过电压可能低于计划性合闸过电压。在超高压系统中,单相重合闸的成功率将由于潜供电流Ij的存在而降低。
(4)采用性能良好的避雷器(如氧化锌避雷器)作为操作过电压的后备。
采用避雷器保护时应注意其保护范围。如图7-7所示,避雷器的动作除能限制该处的过电压,另有一个反极性电压波Uf由此出发以光速c向线路远处传播,它走到何处,何处电压就得以降低。统计结果表明,操作过电压的波头一般在1ms左右,这相当于300km线路的传播时间。因此,即使线路长度为300km,当线路终端过电压接近最大值(等于避雷器的动作电压)而避雷器动作后,反极性波还需1ms才能达到线路首端;此时,以原有上升速度而变化的首端过电雁波形可能早已越过最大值,即在一般情况下,终端避雷器的动作并不能限制首端过电压的幅值。同样,接在线路首端的避雷器也不能限制终端过电压的幅值。一般来说,避雷器对操作过电压的保护范围(过电压不大于避雷器作电压)为l00km左右。因此,对于500kV超高压线路,为了限制全线过电压,需要在线路首末两端(不在母线上)同时设置避雷器。
(5)采用同步合闸装置。通过专门装置,控制断路器在两端电位同极性时合闸,甚至要求在触头间电位差接近零时完成合闸操作,使合闸暂态过程降低到最弱的程度,基本消除这种合闸过电压。
(1)降低工频稳态电压。
在两端供电的线路上,Z0840008PSC最好实现断路器的连锁动作。先合系统电源容量较大的一端,后合容量较小的一端,减少因容升效应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此外,合理地装设并联电抗器也是降低工频稳态电压的有效措施。
一般超高压电网建设初期,电源容量较小,线路较长,合闸过电压较严重。随着电网的发展,系统容量增大,出线增多,中间变电站逐步建立,线路被分割成若干不长的线路段,过电压有明显的下降。
(2)采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
目前,采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是限制合闸过电压的主要措施。采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的接线图如图7-5所示,带并联电阻开关合闸时,辅助触头QF2先接通,电阻R对回路中的振荡过程起阻尼作用,使过渡过程中的过电压降低,电阻越大,阻尼作用越强,过电压也越低。经1~1.5个工频周期后,主触头QF1再合上,将合闸电阻短接,合闸操作至此完成。由此可见,整个合闸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辅助触头QF2接通(QF1未合);第二个阶段QF1闭合。前第一阶段因主触头是与R的阻尼而被削弱,R两端的电压将下降;后一阶段因主触头是与R并联的,故主触头两端的电位差和R上的电位差相等。若R上电位差较小,则主触头闭合回路中的振荡过程较弱,过电压也较低。很明显,R两端的电位差越小,过电压也就越低,即R越小,过电压越低。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了降低过电压,两个触头动作阶段对R有不同的要求,辅助触头QF2合闸时要求R大,而主触头QF1闭合时则要求并联电阻小。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合闸过程最大过电压幅值通常出现在合闸第二阶段,合闸过电压的大小随合闸并联电阻值变化,呈V形曲线。囹7-6所示为500kV断路器并联电阻与合闸过电压的关系曲线。一般500kV断路
器并联电阻目前取400W左右,过电压可以限制在2倍以下。
(3)消除或降低线路的残余电压。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能避免线路残余电压的影响,考虑零序回路的损耗电阻及其阻尼作用较正序的大,成功的单相重合闸过电压可能低于计划性合闸过电压。在超高压系统中,单相重合闸的成功率将由于潜供电流Ij的存在而降低。
(4)采用性能良好的避雷器(如氧化锌避雷器)作为操作过电压的后备。
采用避雷器保护时应注意其保护范围。如图7-7所示,避雷器的动作除能限制该处的过电压,另有一个反极性电压波Uf由此出发以光速c向线路远处传播,它走到何处,何处电压就得以降低。统计结果表明,操作过电压的波头一般在1ms左右,这相当于300km线路的传播时间。因此,即使线路长度为300km,当线路终端过电压接近最大值(等于避雷器的动作电压)而避雷器动作后,反极性波还需1ms才能达到线路首端;此时,以原有上升速度而变化的首端过电雁波形可能早已越过最大值,即在一般情况下,终端避雷器的动作并不能限制首端过电压的幅值。同样,接在线路首端的避雷器也不能限制终端过电压的幅值。一般来说,避雷器对操作过电压的保护范围(过电压不大于避雷器作电压)为l00km左右。因此,对于500kV超高压线路,为了限制全线过电压,需要在线路首末两端(不在母线上)同时设置避雷器。
(5)采用同步合闸装置。通过专门装置,控制断路器在两端电位同极性时合闸,甚至要求在触头间电位差接近零时完成合闸操作,使合闸暂态过程降低到最弱的程度,基本消除这种合闸过电压。
上一篇:谐振过电压
热门点击
- 三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
- 判断耳机好坏的方法与判断喇叭好坏的方法基本相
- 变压器内部主要绝缘材料
- 反相器是指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相反吗?
- 铁芯型式有芯式和壳式
- A/D转换与D/A转换电路
- 贴片元件手工焊接工艺
- 声控开关电路
- 稳压管的结构和特性曲线
- 电灯多地控制线路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