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抗器的分类
发布时间:2011/10/26 10:04:42 访问次数:3029
(1)按铁芯结构分类。超高压并联电抗器按铁芯结构可分为两种,即壳式电抗器和芯式电抗器。现分别介绍如下。
1)壳式电抗器。壳式电抗器绕组中的主磁通道是空心的,不放置导磁介质,在绕组外部装有用硅钢片叠成的框架以引导主磁通。一般壳式电抗器磁密较低,到1.5~1.6倍额定电压才出现饱和,饱和后的动态电感仍为饱和前60%以上。
壳式电抗器由于没有主铁芯,电磁力小,相应的噪声和振动比较小,而且加工方便,冷却条件好。壳式电抗器的缺点是材料消耗多,体积偏大。
2)芯式电抗器。芯式电抗器具有带多个气隙的铁芯,外套绕组。气隙一般由不导磁的砚石组成。由于其铁芯磁密高,因此材料消耗少,结构紧凑,自振频率高,存在低频共振可能性较少。主要缺点是加工复杂,技术要求高,振动和噪声较大。
(2)按相数分类。并联电抗器结构型式还可以分为单相或三相两种,三相比单相所用的原料和成本少,节省材料,附属设备简单,价格便宜。但三相三柱式电抗器的磁路结构有明显的问题。三相电抗器由于磁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当三相输电线路非全相运行时,有可能因相间耦合带来谐振和过电压等不良后果。另外,采用单桕重合闸时,在单相断开后,另外两相的磁通也有一部分通过断开相的铁芯,从而在断开相的绕组中感应一个电压使潜供电流增大,不利于熄弧。对于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并联电抗器,由于相间绝缘问题及容量比较大,所以大多数仍用单相结构。
(3)按外壳分类。并联电抗器接外壳结构可分为钟罩式和平顶式两种。钟罩式电抗器的外壳与底部用螺栓连接,现场检修时只需松掉底部螺栓,吊起钟罩即可。平顶式外壳多半采500kV焊成整体结构,密封性较好;但现场检修时必须割开焊缝,施工较困难。现挂网的500kV电抗器,两种外壳结构型式均有采用。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外壳及其散热片均能承受全真空。为了避免绝缘油与大气接触,电抗器储油柜中有胶囊隔膜保护, LB1650油的膨胀收缩体积由胶囊中的气体平衡,储油柜不耐真空。
(1)按铁芯结构分类。超高压并联电抗器按铁芯结构可分为两种,即壳式电抗器和芯式电抗器。现分别介绍如下。
1)壳式电抗器。壳式电抗器绕组中的主磁通道是空心的,不放置导磁介质,在绕组外部装有用硅钢片叠成的框架以引导主磁通。一般壳式电抗器磁密较低,到1.5~1.6倍额定电压才出现饱和,饱和后的动态电感仍为饱和前60%以上。
壳式电抗器由于没有主铁芯,电磁力小,相应的噪声和振动比较小,而且加工方便,冷却条件好。壳式电抗器的缺点是材料消耗多,体积偏大。
2)芯式电抗器。芯式电抗器具有带多个气隙的铁芯,外套绕组。气隙一般由不导磁的砚石组成。由于其铁芯磁密高,因此材料消耗少,结构紧凑,自振频率高,存在低频共振可能性较少。主要缺点是加工复杂,技术要求高,振动和噪声较大。
(2)按相数分类。并联电抗器结构型式还可以分为单相或三相两种,三相比单相所用的原料和成本少,节省材料,附属设备简单,价格便宜。但三相三柱式电抗器的磁路结构有明显的问题。三相电抗器由于磁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当三相输电线路非全相运行时,有可能因相间耦合带来谐振和过电压等不良后果。另外,采用单桕重合闸时,在单相断开后,另外两相的磁通也有一部分通过断开相的铁芯,从而在断开相的绕组中感应一个电压使潜供电流增大,不利于熄弧。对于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并联电抗器,由于相间绝缘问题及容量比较大,所以大多数仍用单相结构。
(3)按外壳分类。并联电抗器接外壳结构可分为钟罩式和平顶式两种。钟罩式电抗器的外壳与底部用螺栓连接,现场检修时只需松掉底部螺栓,吊起钟罩即可。平顶式外壳多半采500kV焊成整体结构,密封性较好;但现场检修时必须割开焊缝,施工较困难。现挂网的500kV电抗器,两种外壳结构型式均有采用。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外壳及其散热片均能承受全真空。为了避免绝缘油与大气接触,电抗器储油柜中有胶囊隔膜保护, LB1650油的膨胀收缩体积由胶囊中的气体平衡,储油柜不耐真空。
上一篇: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上一篇:高压并联电抗器的阻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