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粒式话筒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11/9/29 10:24:11 访问次数:7560
炭粒式话筒由炭粒、绒杯、振动膜、金属片、绝缘套、引线螺丝、紧固螺母、面盖板及外壳腔等组成,如图5-12 (a)所示。带有可动电极的振动膜片、装有固定电极的绒杯及杯内的炭精粒构成了话筒核心。 BCM2033KFB
带有可动电极的振动膜片固定在金属外壳上,既密封绒杯里炭粒,又与外壳相连作为可动电极引出。振动膜片多用炭精片或铝片制成,炭精片弹性好且能导电。
固定电极装在绒杯底部,与引线铜螺丝连通,绒杯有弹性,所以振动膜能自由振动。
炭粒放在绒杯内,被封闭在可动电极振动膜片与绒杯组成的空腔里。面盖保护罩也为腔体形,它压在振动膜片外表,保护振动膜不被损坏。面盖保护罩上有气孔,以便声波能使振动膜振动。
炭粒“夹”在可动电极振动膜片与金属片固定电极之间,可形成一个电阻,如图5-12 (a)所示.
炭粒式话筒工作时,需由电池供电。加了电压后,炭粒的电阻就与电源构成了电流回路。无声音时,炭粒电阻、闭合电路电流都为定值。当对话筒讲话时,声波作用使振动膜随着振动,炭粒电阻值就随声压变化,回路电流大小也随声压变化。压力大时,炭粒被挤紧,电阻变小,电流增大;压力小时,炭粒疏散,电阻增大,电流减小。这样,电路中便产生了音频电流,炭粒式话筒就将声音信号变成音频信号。音频电流在变压器初级线圈流动时,互感使次级产生音频电动势输出,从而完成声电转换。
炭粒式话筒灵敏度很高,输出功率大,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其频率特性较差,通常为250~3000Hz,而且各频率分量输出也不均匀。其非线性失真很大,噪音大,工作不稳定。
炭粒式话筒由炭粒、绒杯、振动膜、金属片、绝缘套、引线螺丝、紧固螺母、面盖板及外壳腔等组成,如图5-12 (a)所示。带有可动电极的振动膜片、装有固定电极的绒杯及杯内的炭精粒构成了话筒核心。 BCM2033KFB
带有可动电极的振动膜片固定在金属外壳上,既密封绒杯里炭粒,又与外壳相连作为可动电极引出。振动膜片多用炭精片或铝片制成,炭精片弹性好且能导电。
固定电极装在绒杯底部,与引线铜螺丝连通,绒杯有弹性,所以振动膜能自由振动。
炭粒放在绒杯内,被封闭在可动电极振动膜片与绒杯组成的空腔里。面盖保护罩也为腔体形,它压在振动膜片外表,保护振动膜不被损坏。面盖保护罩上有气孔,以便声波能使振动膜振动。
炭粒“夹”在可动电极振动膜片与金属片固定电极之间,可形成一个电阻,如图5-12 (a)所示.
炭粒式话筒工作时,需由电池供电。加了电压后,炭粒的电阻就与电源构成了电流回路。无声音时,炭粒电阻、闭合电路电流都为定值。当对话筒讲话时,声波作用使振动膜随着振动,炭粒电阻值就随声压变化,回路电流大小也随声压变化。压力大时,炭粒被挤紧,电阻变小,电流增大;压力小时,炭粒疏散,电阻增大,电流减小。这样,电路中便产生了音频电流,炭粒式话筒就将声音信号变成音频信号。音频电流在变压器初级线圈流动时,互感使次级产生音频电动势输出,从而完成声电转换。
炭粒式话筒灵敏度很高,输出功率大,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其频率特性较差,通常为250~3000Hz,而且各频率分量输出也不均匀。其非线性失真很大,噪音大,工作不稳定。
上一篇:铝带式话筒用于要求音质较高的场合
上一篇:话筒的使用与好坏判别
热门点击
- 电子基板技术
- 三极管截止、放大和饱和三种工作状态
-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二极管短路或开路将会
- 微电子、半导体
- 电阻器的常见种类
- 耳塞式耳机的组装及原理
- 基极偏置电路分析方法和三极管静态电流的作用及
- 如何用万用表对电感量进行测试?
-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 电感器通直流阻交流特性
推荐技术资料
- 单片机版光立方的制作
- N视频: http://v.youku.comN_sh...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