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器
发布时间:2011/9/19 9:25:07 访问次数:2746
1.外形与图形符号 ADXL105AQC
电位器是一种阻值可以通过调节而变化的电阻器,又称可变电阻器。常见电位器的实物外形与图形符号如图3-10所示。
2.结构与原理
电位器种类很多,但结构基本相同,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11所示。
从图3-11中可看出,电位器有A、C、B三个引出极。在A、B极之间连接着一段电阻体,该电阻体的阻值用RAB表示,对于一只电位器,RAB值是固定不变的,该值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C极连接一个导体滑动片,该滑动片与电阻体接触,A极与C极之间电阻体的阻值用RAC表示,C极与B极之间电阻体的阻值用RCB表示,RAC+RCB=RAB。
当转轴逆时针旋转时,滑动片往B极滑动,RCB减小,RAC增大;当转轴顺时针旋转时,滑动片往A极滑动,RCB增大,RAC减小;当滑动片移到A极时,RAC=O,而RCB=RAB。
3.应用
电位器与固定电阻器一样,都具有降压、限流和分流的功能。不过,由于电位器具有阻值可调性,故它可随时调节阻值来改变降压、限流和介流的程度。
电位器的应用说明如图3-12所示。
(1)应用一
在图3-12 (a)所示电路中,电位器RP的滑动端与灯泡连接,当滑动端向下移动时,灯泡会变暗。灯泡变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当滑动端下移时,AC段的阻体变长,RAC增大,对电流阻碍大,流经AC段阻体的电流减小,从c端流向灯泡的电流也随之减少,同时由于RAC增大使AC段阻体降压增大,加到灯泡电压U降低。
②当滑动端下移时,在AC段阻体变长的同时,CB段阻体变短,RCB减小,流经AC段的电流除了一路从C端流向灯泡时,还有一路经CB段阻体直接流回电源负极,由于CB段电阻变短,分流增大,使C端输出流向灯泡的电流减小。
电位器AC段的电阻起限流、降压作用,而CB段的电阻起分流作用。
(2)应用二
在图3-12 (b)所示电路中,电位器RP的滑动端C与固定端A连接在一起,由于AC段阻体被A、C端直接连接的导线短路,电流不会流过AC段,而是直接由A端到C端,再经CB段阻体流向灯泡。当滑动端下移时,CB段的阻体变短,RCB阻值变小,对电流阻碍小,流过的电流增大,灯泡变亮。
电位器RP在该电路中起着降压、限流作用。
4.检测
电位器检测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挡。在检测时,先测量电位器两个固定端之间的阻值,正常测量值应与标称阻值一致,然后再测量一个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的阻值,同时旋转转轴,正常测量值应在0至标称阻值范围内变化。
电位器检测分两步,只有缚步测量均正常才能说明电位器正常。电位器的检测如图3-13所示。电位器的检测过程如下所述。
第一步:测量电位器两个固定端之间的阻值。将万用表拨至R×lkΩ挡(该电位器标称阻值为20kΩ),红、黑表笔分别接电位器两个固定端,如图3-13 (a)所示,然后在刻度盘上读出阻值大小。
若电位器正常,测得的阻值应与电位器的标称阻值相同或相近(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若测得的阻值为∞,说明电位器两个固定端之间开路。
若测得的阻值为0,说明电位器两个固定端之间短路。
若测得的阻值大于或小于标称阻值,说明电位器两个固定端之间的阻体变值。
第二步:测量电位器一个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的阻值。万用表仍置于R×lkΩ挡,红、黑表笔分别接电位器任意一个固定端和滑动端,如图3-13 (b)所示,然后旋转电位器转轴,同时观察刻度盘表针。
若电位器正常,表针会发生摆动,指示的阻值应在0~20kΩ范围内连续变化。
若测得的阻值始终为∞,说明电位器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开路。
若测得的阻值为0,说明电位器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短路。
若测得的阻值变化不连续、有跳变,说明电位器滑动端与阻体之间接触不良。
1.外形与图形符号 ADXL105AQC
电位器是一种阻值可以通过调节而变化的电阻器,又称可变电阻器。常见电位器的实物外形与图形符号如图3-10所示。
2.结构与原理
电位器种类很多,但结构基本相同,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11所示。
从图3-11中可看出,电位器有A、C、B三个引出极。在A、B极之间连接着一段电阻体,该电阻体的阻值用RAB表示,对于一只电位器,RAB值是固定不变的,该值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C极连接一个导体滑动片,该滑动片与电阻体接触,A极与C极之间电阻体的阻值用RAC表示,C极与B极之间电阻体的阻值用RCB表示,RAC+RCB=RAB。
当转轴逆时针旋转时,滑动片往B极滑动,RCB减小,RAC增大;当转轴顺时针旋转时,滑动片往A极滑动,RCB增大,RAC减小;当滑动片移到A极时,RAC=O,而RCB=RAB。
3.应用
电位器与固定电阻器一样,都具有降压、限流和分流的功能。不过,由于电位器具有阻值可调性,故它可随时调节阻值来改变降压、限流和介流的程度。
电位器的应用说明如图3-12所示。
(1)应用一
在图3-12 (a)所示电路中,电位器RP的滑动端与灯泡连接,当滑动端向下移动时,灯泡会变暗。灯泡变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当滑动端下移时,AC段的阻体变长,RAC增大,对电流阻碍大,流经AC段阻体的电流减小,从c端流向灯泡的电流也随之减少,同时由于RAC增大使AC段阻体降压增大,加到灯泡电压U降低。
②当滑动端下移时,在AC段阻体变长的同时,CB段阻体变短,RCB减小,流经AC段的电流除了一路从C端流向灯泡时,还有一路经CB段阻体直接流回电源负极,由于CB段电阻变短,分流增大,使C端输出流向灯泡的电流减小。
电位器AC段的电阻起限流、降压作用,而CB段的电阻起分流作用。
(2)应用二
在图3-12 (b)所示电路中,电位器RP的滑动端C与固定端A连接在一起,由于AC段阻体被A、C端直接连接的导线短路,电流不会流过AC段,而是直接由A端到C端,再经CB段阻体流向灯泡。当滑动端下移时,CB段的阻体变短,RCB阻值变小,对电流阻碍小,流过的电流增大,灯泡变亮。
电位器RP在该电路中起着降压、限流作用。
4.检测
电位器检测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挡。在检测时,先测量电位器两个固定端之间的阻值,正常测量值应与标称阻值一致,然后再测量一个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的阻值,同时旋转转轴,正常测量值应在0至标称阻值范围内变化。
电位器检测分两步,只有缚步测量均正常才能说明电位器正常。电位器的检测如图3-13所示。电位器的检测过程如下所述。
第一步:测量电位器两个固定端之间的阻值。将万用表拨至R×lkΩ挡(该电位器标称阻值为20kΩ),红、黑表笔分别接电位器两个固定端,如图3-13 (a)所示,然后在刻度盘上读出阻值大小。
若电位器正常,测得的阻值应与电位器的标称阻值相同或相近(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若测得的阻值为∞,说明电位器两个固定端之间开路。
若测得的阻值为0,说明电位器两个固定端之间短路。
若测得的阻值大于或小于标称阻值,说明电位器两个固定端之间的阻体变值。
第二步:测量电位器一个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的阻值。万用表仍置于R×lkΩ挡,红、黑表笔分别接电位器任意一个固定端和滑动端,如图3-13 (b)所示,然后旋转电位器转轴,同时观察刻度盘表针。
若电位器正常,表针会发生摆动,指示的阻值应在0~20kΩ范围内连续变化。
若测得的阻值始终为∞,说明电位器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开路。
若测得的阻值为0,说明电位器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短路。
若测得的阻值变化不连续、有跳变,说明电位器滑动端与阻体之间接触不良。
上一篇:数字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
上一篇:变压器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
热门点击
- 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流是什么关系?
- 电容耦合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 三极管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
- 全波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 MC145480是5V PCM编、解码器吗?
- 集成温度传感器
- 峰值检波电路
- 发射极旁路电容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 RC串联电路特性
- 数字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
推荐技术资料
- Seeed Studio
-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