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子制造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1/8/20 15:04:34 访问次数:2160
1.电子制造系统化
传统电子制造技术一般仅指加工制造的工艺方法,实际上只是制造全过程中的一部分;而现代电子制造技术贯穿了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物流、坐产管理、制造装配、质量保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报废处理直至回收再利用等全过程,使整个制造过程成为集市场、产品、制造、环保为一体的大系统。一个产品的导入、一个项目的实施,工程技术只是系统内需要考虑的一部分,而成本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生态平衡等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的重要内容。
基于此,从事电子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较高层次的设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开阔的视野、系统化思维和协同管理能力,从而使制造系统运行更优化,组织管理模式科学化,制造过程绿色化,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2.多学科交叉融合
传统制造技术的专业、学科单一、界限分明;而先进电子制造技术的专业、学科之间不断渗透、交叉、融合,有些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这使现代电子制造技术趋于系统化、集成化,并已发展成为以机、光、电为基础,信息和材料学科为支撑,集生物、管理、艺术和人文等学科技术于一体的新兴交叉的现代高科技。例如采用多学科仿真技术,可以计算并模拟出雷达天线和波导的构形对微波信号的影响情况;采用优化技术,可以在保证微波信号满足要求的同时,得到最优的天线和波导鲋构形;采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可以自动而迅速地将设计思想物化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原型或实际零件,从而对产品设计进行快速评价、测试、改进,以响应市场需求。实际上,许多优秀的有竞争力的电子产品的实现过程都是现代机械工程、CAD、数控、激光以及材料等技术的交叉与优化集成的成果。
迄今为止,基本浚有学校能够设置知识面如此宽的学科专业,也很少有一个人能全面具备如此众多的专业能力,现代电子制造除了需要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更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和协调合作。
3、产业全球化
现代产业中没有任何一种产业的全球化程度可以和电子制造产业相比。电子制造跨国企业比比皆是,已经在行业中形成主导力量。据统计,在电子信息行业内,这些电子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已经占世界贸易总值的50%,投入研制费用占世界总费用的80%,控制
了世界技术转让的75%,这在整个现代制造业中都是无人能及的。
任何一个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要在业界争得一席之地并能持续发展,必须走国际化道路,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电子产业全球化主要表现在:
·产品异地设计和制造;
·元器件全球采购和配套;
·电子制造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重组与集成,建立制造动态联盟;
·制造资源的跨地区、跨国家的协调、共享和优化利用;
·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4.制造柔性化与敏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和多元化日益成为社会主旋律。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人们所要求的附加价值逐步转变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的智能产品。物质丰富后不断增长的多样化蜈乐和服务需求,以及个性化使电子产品向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趋势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电子产品将越来越多,而少品种大批量产品将越来越少。因此适应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柔性制造系统(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生产模式,将成为未来电子制造主流模式。
另一方面,瞬息万变的市场促使交货期成为竞争力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从提出产品概念到商品面世的时间将越来越短,对已经在市场流通的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可能要求三天甚至更短的交货期。为适应市场需求,已有的并行工程、快速原型成形技术、客户定制生产方式的应用将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与手段将在企业’陕速响应能力中进一步扩展。网上询价、网上签约、网上采购、网上交易将大大缩短经营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准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JIT)将成为企业必备的基本能力。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的大小,是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5.过程绿色化
“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它使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输、使用到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由于电子制造业发展速度越来越。陕,规模越来越大,废弃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对环境影响面越来越大,因此在电子制造过程中强调绿色化越来越追切。
以欧盟RoHS为起点,WEEE、EuP和REACH等法令相继推出,在全世界掀起绿色制造的浪潮,并成为21世纪初在电子制造业中影响最大的风暴。无铅化首当其冲,但迄今尚未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无卤”又掀起波澜。“绿色壁垒”无法回避,毕竟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绿色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归宿。 P8049AH
1.电子制造系统化
传统电子制造技术一般仅指加工制造的工艺方法,实际上只是制造全过程中的一部分;而现代电子制造技术贯穿了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物流、坐产管理、制造装配、质量保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报废处理直至回收再利用等全过程,使整个制造过程成为集市场、产品、制造、环保为一体的大系统。一个产品的导入、一个项目的实施,工程技术只是系统内需要考虑的一部分,而成本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生态平衡等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的重要内容。
基于此,从事电子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较高层次的设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开阔的视野、系统化思维和协同管理能力,从而使制造系统运行更优化,组织管理模式科学化,制造过程绿色化,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2.多学科交叉融合
传统制造技术的专业、学科单一、界限分明;而先进电子制造技术的专业、学科之间不断渗透、交叉、融合,有些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这使现代电子制造技术趋于系统化、集成化,并已发展成为以机、光、电为基础,信息和材料学科为支撑,集生物、管理、艺术和人文等学科技术于一体的新兴交叉的现代高科技。例如采用多学科仿真技术,可以计算并模拟出雷达天线和波导的构形对微波信号的影响情况;采用优化技术,可以在保证微波信号满足要求的同时,得到最优的天线和波导鲋构形;采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可以自动而迅速地将设计思想物化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原型或实际零件,从而对产品设计进行快速评价、测试、改进,以响应市场需求。实际上,许多优秀的有竞争力的电子产品的实现过程都是现代机械工程、CAD、数控、激光以及材料等技术的交叉与优化集成的成果。
迄今为止,基本浚有学校能够设置知识面如此宽的学科专业,也很少有一个人能全面具备如此众多的专业能力,现代电子制造除了需要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更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和协调合作。
3、产业全球化
现代产业中没有任何一种产业的全球化程度可以和电子制造产业相比。电子制造跨国企业比比皆是,已经在行业中形成主导力量。据统计,在电子信息行业内,这些电子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已经占世界贸易总值的50%,投入研制费用占世界总费用的80%,控制
了世界技术转让的75%,这在整个现代制造业中都是无人能及的。
任何一个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要在业界争得一席之地并能持续发展,必须走国际化道路,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电子产业全球化主要表现在:
·产品异地设计和制造;
·元器件全球采购和配套;
·电子制造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重组与集成,建立制造动态联盟;
·制造资源的跨地区、跨国家的协调、共享和优化利用;
·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4.制造柔性化与敏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和多元化日益成为社会主旋律。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人们所要求的附加价值逐步转变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的智能产品。物质丰富后不断增长的多样化蜈乐和服务需求,以及个性化使电子产品向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趋势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电子产品将越来越多,而少品种大批量产品将越来越少。因此适应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柔性制造系统(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生产模式,将成为未来电子制造主流模式。
另一方面,瞬息万变的市场促使交货期成为竞争力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从提出产品概念到商品面世的时间将越来越短,对已经在市场流通的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可能要求三天甚至更短的交货期。为适应市场需求,已有的并行工程、快速原型成形技术、客户定制生产方式的应用将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与手段将在企业’陕速响应能力中进一步扩展。网上询价、网上签约、网上采购、网上交易将大大缩短经营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准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JIT)将成为企业必备的基本能力。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的大小,是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5.过程绿色化
“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它使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输、使用到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由于电子制造业发展速度越来越。陕,规模越来越大,废弃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对环境影响面越来越大,因此在电子制造过程中强调绿色化越来越追切。
以欧盟RoHS为起点,WEEE、EuP和REACH等法令相继推出,在全世界掀起绿色制造的浪潮,并成为21世纪初在电子制造业中影响最大的风暴。无铅化首当其冲,但迄今尚未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无卤”又掀起波澜。“绿色壁垒”无法回避,毕竟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绿色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归宿。 P8049AH
上一篇:硅器时代与电子信息产品
上一篇:“电子”起源与电子制造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