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接口电路

UV-EPROM写入方式的变迁

发布时间:2008/11/19 0:00:00 访问次数:718

  uv-eprom编程的关键在于向浮置栅中注人的电荷,与读操作相比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为此一直在进行着写人方式的改善。

  从很早期到64k位的eprom时期,经常使用的是50ms的固定脉冲方式,这是每写人一个地址(1字节)就赋予50ms的写脉冲的方式。即使在64k(8k×8)位的情况下也需8k×50ms,即410s的时间。如此简单的处理就需要5分钟以上的时间,显然对于稍微复杂的处理根本不具有实用性。

  之后,高速的写人方式出现。这种写入方式是在赋予1ms左右的较短的写脉冲的同时,确认数据是否被写入,然后在确认已写人的时刻向下一个地址移动。这种写人方式出现后,写入时间被一下缩短到十分之一的程度。接着,在1m位的产品出现之前,还出现了更快的页写入方式等,将脉冲缩短到了0.2ms的程度,写脉冲宽度一直减小到使用至今的50μs,是最初50ms脉冲的千分之一。

  据此,与昔日的64k位的eprom相比,目前使用的4m位的eprom写人时间实在是缩短了许多。

  eprom写人方式与写人时间粗略的推测如表所示。

表 uv-eprom写入方式的变迁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uv-eprom编程的关键在于向浮置栅中注人的电荷,与读操作相比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为此一直在进行着写人方式的改善。

  从很早期到64k位的eprom时期,经常使用的是50ms的固定脉冲方式,这是每写人一个地址(1字节)就赋予50ms的写脉冲的方式。即使在64k(8k×8)位的情况下也需8k×50ms,即410s的时间。如此简单的处理就需要5分钟以上的时间,显然对于稍微复杂的处理根本不具有实用性。

  之后,高速的写人方式出现。这种写入方式是在赋予1ms左右的较短的写脉冲的同时,确认数据是否被写入,然后在确认已写人的时刻向下一个地址移动。这种写人方式出现后,写入时间被一下缩短到十分之一的程度。接着,在1m位的产品出现之前,还出现了更快的页写入方式等,将脉冲缩短到了0.2ms的程度,写脉冲宽度一直减小到使用至今的50μs,是最初50ms脉冲的千分之一。

  据此,与昔日的64k位的eprom相比,目前使用的4m位的eprom写人时间实在是缩短了许多。

  eprom写人方式与写人时间粗略的推测如表所示。

表 uv-eprom写入方式的变迁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放大器
    为了在听音乐时不影响家人,我萌生了做一台耳机放大器的想...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