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通信网络

用于基础通信设备的“Active ORing”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08/9/4 0:00:00 访问次数:561

  引言

  --- 实现备用电源的传统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二极管进行“或操作(oring)”。图1是用二极管进行“或操作”的电路图。可以把它用到一个典型的 -48v系统中。虽然“或操作”是实现备用电源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它的一些明显的缺点是现代的高档系统所不能容忍的,这促使人们去发展“有源或操作(active oring)”的方法,在本文中将介绍这个方法。

  用二极管实现“或操作”的方法

  如图1所示,用二极管实现“或操作”的传统方法只不过是在每一个-48v输入电源中插进去一只二极管。“或操作”二极管的作用是把出故障的输入电源同系统的其他部分切断。这样,备用电源就能够把供电的任务接过来,成为主电源,为系统供电。如果这个“或操作”的功能还不能胜任这个工作,系统的输入电源仍然是短路的,那么这个系统最后也就会停下来。在正常工作时,这个二极管是正向偏置的,它处于正常导通状态。但是如果来自电源a的输入电源出现故障,电流就会沿着相反的方向从起“或操作”作用的二极管中流过,但是这只二极管不会让电流向着相反的方向流动,于是系统与短路的电源之间就会切断,而后就由电源b为系统供给电力。在二极管起“或操作”作用时遇到的问题是系统的效率变得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处理更大的功率损失成为热设计的一个大问题。不仅如此,功率总是在增大,要保持系统的效率很高,就更加困难。二极管在导通时,它上面存在一个并不低的正向压降,于是产生相当大的功率损失,尤其是在电流增大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或操作”的情况并不是很多,只有在输入电源出现故障时才起这个作用。在其他时间里,这只二极管是工作在导通状态,它产生固定数量的功率损失,会降低系统的效率,造成系统产生相当多的热量,这个功率损失是应该尽量避免的。通常,一个150w的系统需要一个to-220封装的二极管,它是通孔安装的元件,装在系统电路板上。此外,系统还需要用散热器来降低器件中半导体结的温度。按照一般的经验,在起“或操作”作用的二极管的功率损失达到大约2w或更大的情况下,要用通孔安装的元件,并且要使用散热器,在功率损失低于2w时,需要使用一只表面贴装的d2pak封装元件。通孔安装的器件是插在电路板的孔中,散热器要用手工安装。这种办法占用的体积很大,电路板上电源使用的面积便减少了。

  由于随着功率增高人们要求系统有更高的效率,而且也一直需要尺寸较小的解决办法,用二极管实现的“或操作”这个方法的效果受到了限制。现在需要一个新的“或操作”解决方案,它的速度要很快,要具有二极管的保护性能,同时还能起同步整流器的导通作用。

  “有源或操作”

  改进传统的二极管“或操作”功能的一个适用方法,是使用一只mosfet晶体管来代替它,如图2所示。由于mosfet晶体管属于有源器件,要在栅极上加一个驱动信号它才会导通或关断,所以需要在外面用集成电路来控制。使用mosfet晶体管,可以显著地降低正向导通损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尺寸很小的表面贴装mosfet晶体管,往往采用尺寸很小的so-8或者directfet封装器件和功率从150w到300w以上、用于-48v的应用系统。然而在“有源或操作”这个解决办法中,关键的要求是mosfet晶体管的关断速度。这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当mosfet晶体管在导通时,电流是可以双向流动的。上文已经讲过,如果有一个输入电源出现故障,电流会改变方向,在使用mosfet晶体管的情况下,电流可以沿着相反的方向流动。在这时,输入电压将开始下降,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所使用的“有源或操作”解决办法的性能很差,出现短路的输入会把备用电源的电压拉下来。所以,对于一个有效的“有源或操作”解决办法,集成电路要监测系统的状态,在输入电源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它应该对反向电流迅速做出反应,并且尽可能快地将mosfet晶体管关断。

  完成“有源或操作”的集成电路是一种高速控制器,其中包含一个mosfet晶体管驱动器。这个集成电路的输出电压就是推动mosfet晶体管的电压,它是根据集成电路输入端的电压差的极性来确定的。“有源或操作”集成电路的输入端inn和inp是接在mosfet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连续地测量mosfet晶体管上的电压。如果有一路输入电源出现故障,mosfet晶体管中的电流便迅速地改变方向。当mosfet晶体管中的电流改变方向时,电压将开始升高,而极性相反,当电压超过集成电路中偏移电压设定值时,便将mosfet晶体管关断。在使用国际整流器公司新的ir5001s型“有源或操作”控制器和驱动器时,m

  引言

  --- 实现备用电源的传统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二极管进行“或操作(oring)”。图1是用二极管进行“或操作”的电路图。可以把它用到一个典型的 -48v系统中。虽然“或操作”是实现备用电源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它的一些明显的缺点是现代的高档系统所不能容忍的,这促使人们去发展“有源或操作(active oring)”的方法,在本文中将介绍这个方法。

  用二极管实现“或操作”的方法

  如图1所示,用二极管实现“或操作”的传统方法只不过是在每一个-48v输入电源中插进去一只二极管。“或操作”二极管的作用是把出故障的输入电源同系统的其他部分切断。这样,备用电源就能够把供电的任务接过来,成为主电源,为系统供电。如果这个“或操作”的功能还不能胜任这个工作,系统的输入电源仍然是短路的,那么这个系统最后也就会停下来。在正常工作时,这个二极管是正向偏置的,它处于正常导通状态。但是如果来自电源a的输入电源出现故障,电流就会沿着相反的方向从起“或操作”作用的二极管中流过,但是这只二极管不会让电流向着相反的方向流动,于是系统与短路的电源之间就会切断,而后就由电源b为系统供给电力。在二极管起“或操作”作用时遇到的问题是系统的效率变得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处理更大的功率损失成为热设计的一个大问题。不仅如此,功率总是在增大,要保持系统的效率很高,就更加困难。二极管在导通时,它上面存在一个并不低的正向压降,于是产生相当大的功率损失,尤其是在电流增大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或操作”的情况并不是很多,只有在输入电源出现故障时才起这个作用。在其他时间里,这只二极管是工作在导通状态,它产生固定数量的功率损失,会降低系统的效率,造成系统产生相当多的热量,这个功率损失是应该尽量避免的。通常,一个150w的系统需要一个to-220封装的二极管,它是通孔安装的元件,装在系统电路板上。此外,系统还需要用散热器来降低器件中半导体结的温度。按照一般的经验,在起“或操作”作用的二极管的功率损失达到大约2w或更大的情况下,要用通孔安装的元件,并且要使用散热器,在功率损失低于2w时,需要使用一只表面贴装的d2pak封装元件。通孔安装的器件是插在电路板的孔中,散热器要用手工安装。这种办法占用的体积很大,电路板上电源使用的面积便减少了。

  由于随着功率增高人们要求系统有更高的效率,而且也一直需要尺寸较小的解决办法,用二极管实现的“或操作”这个方法的效果受到了限制。现在需要一个新的“或操作”解决方案,它的速度要很快,要具有二极管的保护性能,同时还能起同步整流器的导通作用。

  “有源或操作”

  改进传统的二极管“或操作”功能的一个适用方法,是使用一只mosfet晶体管来代替它,如图2所示。由于mosfet晶体管属于有源器件,要在栅极上加一个驱动信号它才会导通或关断,所以需要在外面用集成电路来控制。使用mosfet晶体管,可以显著地降低正向导通损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尺寸很小的表面贴装mosfet晶体管,往往采用尺寸很小的so-8或者directfet封装器件和功率从150w到300w以上、用于-48v的应用系统。然而在“有源或操作”这个解决办法中,关键的要求是mosfet晶体管的关断速度。这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当mosfet晶体管在导通时,电流是可以双向流动的。上文已经讲过,如果有一个输入电源出现故障,电流会改变方向,在使用mosfet晶体管的情况下,电流可以沿着相反的方向流动。在这时,输入电压将开始下降,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所使用的“有源或操作”解决办法的性能很差,出现短路的输入会把备用电源的电压拉下来。所以,对于一个有效的“有源或操作”解决办法,集成电路要监测系统的状态,在输入电源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它应该对反向电流迅速做出反应,并且尽可能快地将mosfet晶体管关断。

  完成“有源或操作”的集成电路是一种高速控制器,其中包含一个mosfet晶体管驱动器。这个集成电路的输出电压就是推动mosfet晶体管的电压,它是根据集成电路输入端的电压差的极性来确定的。“有源或操作”集成电路的输入端inn和inp是接在mosfet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连续地测量mosfet晶体管上的电压。如果有一路输入电源出现故障,mosfet晶体管中的电流便迅速地改变方向。当mosfet晶体管中的电流改变方向时,电压将开始升高,而极性相反,当电压超过集成电路中偏移电压设定值时,便将mosfet晶体管关断。在使用国际整流器公司新的ir5001s型“有源或操作”控制器和驱动器时,m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的焊接
    整机电路简单,用洞洞板搭线比较方便。EM8621实际采...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