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通信网络

EPON设备互通性

发布时间:2008/8/28 0:00:00 访问次数:1245

  1 引言

  pon系统(包括bpon、epon、gpon等)采用无源光传输介质,具有系统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业务透明性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固定宽带接入的发展趋势。epon在无源光网络的体系架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协议,具有协议简单、成本低、业务能力强等优点。自epon概念提出以来,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ieee的efma(第一公里以太网联盟)于2004年6月发布了epon的技术规范ieee 802.3ah,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相关的芯片和设备均已推出,也有一定的应用。

  从xdsl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经验来看,实现epon网络终端的开放性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促进其应用,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环境,是技术发展的趋势。因此,能否实现异厂商olt和onu的互通,是衡量epon技术是否成熟的关键。从目前来看,异厂商的olt与onu(特别是异芯片厂商的olt和onu)互通尚难实现。因此,尽快确定影响互通的因素,设定互通的目标,提出解决的办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加快epon和ftth产业的发展,推动epon互通进程,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进行了epon芯片级互通性的测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文主要根据此次epon芯片级互通性测试的结果,探讨影响epon系统互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互通问题的方法。

  2 epon互通的3个层次

  如图1所示,ieee 802.3ah对epon系统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pmd(物理介质相关)子层、rs(调和子层)、mac控制子层、oam子层等)制定了相关规范,对动态带宽分配、终端设备的认证、服务质量(qos)保证、业务层功能(如组播、voip和tdm业务的承载、vlan等)、指配和管理等方面均未做描述。而就具体的设备实现而言,这些功能都是必需的。因此,该标准尚无法保证epon设备的互通性。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ieee 802.3ah在个别问题上也存在不完善或者模糊之处,在某些问题上未做详细的规定或者是可选的,都会导致各厂商在理解和实现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互通性问题。

  图1 ieee 802.3ah描述的epon协议参考模型

  考虑网络设备的实现和实际业务需求,可以将epon的互通性问题分为3个层次:传输层的互通、业务层的互通和管理层的互通,必须实现这3个层次的互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epon系统互通。

  2.1传输层的互通

  传输层的互通主要指在ieee 802.3ah标准体系下,在iso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实现不同厂商的olt和onu之间的以太网业务的互操作,主要包括pmd、pma(物理介质接入)、pcs(物理编码子层)、rs、mac、mpcp(多点控制协议)等子层的互通。另外,dba(动态带宽分配)、加密、fec(前向纠错)等功能也属于传输层的功能。传输层的互通是其他一切互通工作的基础。没有传输层的互通,其他层次的互通无从谈起。但对于电信级的网络来讲,传输层的互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能够实现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综合业务接入功能和所需的网络管理功能。

  2.2业务层的互通

  业务层的互通主要是指为正常开展各种业务(数据、语音、视频等)所必须的协议的一致性和功能上的互操作。业务层的互通是与运营商的业务模式相关的,不同的业务模式对epon的互通性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讲,除普通上网业务、ftp、网络游戏等普通数据业务外,epon系统还要能够提供语音、视频(如iptv、视讯电话等)甚至tdm业务,并且要能够保证多业务接入环境下的qos。针对特定的业务,可能有不同的实现协议和具体参数,这种实现上的差异性会导致互通问题。在多业务综合接入环境下,如何实现qos保证也是影响业务层互通的因素之一。为实现业务层的互通,需要定义更清晰的业务层功能需求和实现标准。[br]2.3管理层的互通

  管理层的互通是指通过某olt厂商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对异厂商的onu进行正常的认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oam功能。ieee 802.3ah第57条款定义了以太网的oam子层功能,但也仅仅是规范了oam功能发现、链路状态监控和诊断、链路失效和缺陷的定位机制等链路层的oam功能,对其他方面和更高层的管理功能尚未规范,如对onu的认证、对业务层的管理等。另外,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测试发现,一些厂商对于oampdu的某些字节含义的理解也存在错误。这都将导致oam互通性方面的问题。

  3 影响epon互通性的因素

  导致目前市场上epon设备无法互通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现有规范覆盖范围比较有限、各厂商对协议理解上的分歧以及实现方式上的差异。下面对影响epon互通性的一些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协议已有明确定义,而由于厂家对协议理解上的错误和具体实现方面的失误(如preamble的crc-8计算错误、mpcpdu的“mode&llid”字节的处理、oampdu消息中“flag”字节的值等)导致的互通性问题,本文不做详细阐述。

  3.1物理层的互通性

  在物理

  1 引言

  pon系统(包括bpon、epon、gpon等)采用无源光传输介质,具有系统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业务透明性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固定宽带接入的发展趋势。epon在无源光网络的体系架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协议,具有协议简单、成本低、业务能力强等优点。自epon概念提出以来,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ieee的efma(第一公里以太网联盟)于2004年6月发布了epon的技术规范ieee 802.3ah,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相关的芯片和设备均已推出,也有一定的应用。

  从xdsl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经验来看,实现epon网络终端的开放性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促进其应用,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环境,是技术发展的趋势。因此,能否实现异厂商olt和onu的互通,是衡量epon技术是否成熟的关键。从目前来看,异厂商的olt与onu(特别是异芯片厂商的olt和onu)互通尚难实现。因此,尽快确定影响互通的因素,设定互通的目标,提出解决的办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加快epon和ftth产业的发展,推动epon互通进程,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进行了epon芯片级互通性的测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文主要根据此次epon芯片级互通性测试的结果,探讨影响epon系统互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互通问题的方法。

  2 epon互通的3个层次

  如图1所示,ieee 802.3ah对epon系统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pmd(物理介质相关)子层、rs(调和子层)、mac控制子层、oam子层等)制定了相关规范,对动态带宽分配、终端设备的认证、服务质量(qos)保证、业务层功能(如组播、voip和tdm业务的承载、vlan等)、指配和管理等方面均未做描述。而就具体的设备实现而言,这些功能都是必需的。因此,该标准尚无法保证epon设备的互通性。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ieee 802.3ah在个别问题上也存在不完善或者模糊之处,在某些问题上未做详细的规定或者是可选的,都会导致各厂商在理解和实现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互通性问题。

  图1 ieee 802.3ah描述的epon协议参考模型

  考虑网络设备的实现和实际业务需求,可以将epon的互通性问题分为3个层次:传输层的互通、业务层的互通和管理层的互通,必须实现这3个层次的互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epon系统互通。

  2.1传输层的互通

  传输层的互通主要指在ieee 802.3ah标准体系下,在iso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实现不同厂商的olt和onu之间的以太网业务的互操作,主要包括pmd、pma(物理介质接入)、pcs(物理编码子层)、rs、mac、mpcp(多点控制协议)等子层的互通。另外,dba(动态带宽分配)、加密、fec(前向纠错)等功能也属于传输层的功能。传输层的互通是其他一切互通工作的基础。没有传输层的互通,其他层次的互通无从谈起。但对于电信级的网络来讲,传输层的互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能够实现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综合业务接入功能和所需的网络管理功能。

  2.2业务层的互通

  业务层的互通主要是指为正常开展各种业务(数据、语音、视频等)所必须的协议的一致性和功能上的互操作。业务层的互通是与运营商的业务模式相关的,不同的业务模式对epon的互通性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讲,除普通上网业务、ftp、网络游戏等普通数据业务外,epon系统还要能够提供语音、视频(如iptv、视讯电话等)甚至tdm业务,并且要能够保证多业务接入环境下的qos。针对特定的业务,可能有不同的实现协议和具体参数,这种实现上的差异性会导致互通问题。在多业务综合接入环境下,如何实现qos保证也是影响业务层互通的因素之一。为实现业务层的互通,需要定义更清晰的业务层功能需求和实现标准。[br]2.3管理层的互通

  管理层的互通是指通过某olt厂商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对异厂商的onu进行正常的认证、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oam功能。ieee 802.3ah第57条款定义了以太网的oam子层功能,但也仅仅是规范了oam功能发现、链路状态监控和诊断、链路失效和缺陷的定位机制等链路层的oam功能,对其他方面和更高层的管理功能尚未规范,如对onu的认证、对业务层的管理等。另外,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测试发现,一些厂商对于oampdu的某些字节含义的理解也存在错误。这都将导致oam互通性方面的问题。

  3 影响epon互通性的因素

  导致目前市场上epon设备无法互通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现有规范覆盖范围比较有限、各厂商对协议理解上的分歧以及实现方式上的差异。下面对影响epon互通性的一些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协议已有明确定义,而由于厂家对协议理解上的错误和具体实现方面的失误(如preamble的crc-8计算错误、mpcpdu的“mode&llid”字节的处理、oampdu消息中“flag”字节的值等)导致的互通性问题,本文不做详细阐述。

  3.1物理层的互通性

  在物理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的焊接
    整机电路简单,用洞洞板搭线比较方便。EM8621实际采...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