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测试与控制自动化
发布时间:2008/8/27 0:00:00 访问次数:563
发光二极管(led)常被用于各种现代电子设计与系统中,以提供影像显示与状态检视的功能。在机板日趋复杂之际,厂商纷纷寻求更多的测试功能,来检验每个组件。而这将会使得边界扫瞄测试(boundary scan test;bst)演进到加入具备完整功能的内建自我测试(build-in self test;bist)技术。业者面临的挑战在于至今仍有一些组件的自动测试功能有限,必须依赖人工测试或目测来侦测故障状况。这类led可制造出1美元成本的零组件,应用在售价达1万美元的线路卡或系统中,因此,零组件品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以及对整体产品品质的观感。
led测试瓶颈
led的故障通常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当led在插入前置面板显示器或其它狭小空间时,因组件故障、电路板组装问题以及机械组装破损,会造成电子开路与短路。第二种则是当邻近led在被激化至相同状态时,其色彩与亮度会出现不一致的状况。利用bst检验线路的连续性,就能在其它组件中找出第一种故障形态。但在独立型led中,内建bst功能并不是一种可行的作法,制造工程师只好以目测方式来检验led。目测的检验流程是由技术人员观察led状态,之后再回报所有组件都正常无误。这种重复性的作业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因此检验更加复杂,以确保技术人员没有分心出错。对于测试人员与业者而言,这种测试流程都不是一种有效率、具有附加价值的方法。
(图一) 一般led发光电路示意图
在寻找led测试的替代方法之前,有必要检视led在正常系统运作下的运作程序。基本而言,当施加电压让二极管进入偏压状态时,led就会发光,如(图一)(a)所示。由于二极管的反应属于非线性模式,因此通常会在电路中加入一个限流电阻器,以确保不会超过驱动针脚的电流上限。一般而言,单色led通常是由一个驱动器所控制,并连结至一个针脚上,另一根针脚则接地(gnd)。这种设计可使得一个针脚就可以控制一个led。要显示多种颜色,只要加入其它颜色的led,并将其输入端连结至其它针脚即可。
简易led测试解决方案
图一(b)显示一个双色led组态,使用一个共同的接地端,并连结不同的驱动器。在同一空间内结合两个或更多不同颜色led会发生的情况之一便是若两个led同时被激化,其所呈现的混色则取决于两个led所显示的颜色。另一种建置双埠双色led的方法,则是把两个组态过的led以头接尾的方式连结,任一方的发光状态则取决于进入偏压状态的另一方led。若需要显示混色,情况就变得更复杂,系统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在两种激化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如此肉眼才不会看到切换时的闪烁,而让混色呈现单一颜色状态,如图一(c)所示。在以下的讨论中,将介绍这种双色led,因为它代表最复杂的状况,而且也涵盖了其它种类的建置方法。
(图二) 连接比较器的双色led电路
观察(图二)中led的运作,若针脚1与针脚2输入相同的电压(通常为 vcc 或gnd),不会有任何电流产生,而电路中所有点都会测得相同的电压。当两个针脚的电压高低不同时,双色led就会产生偏压,测量点的电压就会成为一个diode(通常为0.7伏特),会高于或低于针脚2的电压。若能测量到此点的电压,led的状态就能确定,也能发展出涵盖各个led的自动化测试机制;并且可藉此辨识出led在制造与测试过程中大部份的故障状况。就最基本的层面而言,若每个led连结至一个比较器,并选择合适的设定点作为比较器的输入来源,led就能进行测试流程。在这种测试中,测试器处在完全被动的状态,因此,led控制器必须把led放在适合的电子状态中。
此外,由于理想状况是led在各种不同的状态下受测(受激化后显示不同颜色或是关闭),因此比较器的设定点最好能够加以调整。但这需要用到更多的组件,机板研发人员也须增加耗电量。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零组件数量过高,因为每个led需要自己专属的比较器,或某种形态的多任务机制来提高led的涵盖率,但另一方面却须减少零组件数量。此外,还须面临控制所有设定点的复杂作业,以确保在适当的设定点中检查到正确的数值。
整合度略高的解决方案可使用多种a/d模拟数字转换器,并透过多任务机制对所有测试点进行采样,将结果汇整成处理元素的格式。这些信息可用来研判其所测出的电压值,对于处于测试中的现有led组态而言是否合适。虽然这种方法可减少零组件数量,但仍需要多个组件来执行作业,以及处理从测试点所撷取到的数据。而整合度更高的系统,则是运用一个具备多种模拟功能的微控制器。这种方式能把a/d采样以及处理功能整合至单一组件。
实际的测试流程则类似其它机板测试,其中可能发生组装(机板与机箱)错误。单一测试模式仅能检验出激态led是不足以确保运作正常,因此业界必须
发光二极管(led)常被用于各种现代电子设计与系统中,以提供影像显示与状态检视的功能。在机板日趋复杂之际,厂商纷纷寻求更多的测试功能,来检验每个组件。而这将会使得边界扫瞄测试(boundary scan test;bst)演进到加入具备完整功能的内建自我测试(build-in self test;bist)技术。业者面临的挑战在于至今仍有一些组件的自动测试功能有限,必须依赖人工测试或目测来侦测故障状况。这类led可制造出1美元成本的零组件,应用在售价达1万美元的线路卡或系统中,因此,零组件品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以及对整体产品品质的观感。
led测试瓶颈
led的故障通常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当led在插入前置面板显示器或其它狭小空间时,因组件故障、电路板组装问题以及机械组装破损,会造成电子开路与短路。第二种则是当邻近led在被激化至相同状态时,其色彩与亮度会出现不一致的状况。利用bst检验线路的连续性,就能在其它组件中找出第一种故障形态。但在独立型led中,内建bst功能并不是一种可行的作法,制造工程师只好以目测方式来检验led。目测的检验流程是由技术人员观察led状态,之后再回报所有组件都正常无误。这种重复性的作业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因此检验更加复杂,以确保技术人员没有分心出错。对于测试人员与业者而言,这种测试流程都不是一种有效率、具有附加价值的方法。
(图一) 一般led发光电路示意图
在寻找led测试的替代方法之前,有必要检视led在正常系统运作下的运作程序。基本而言,当施加电压让二极管进入偏压状态时,led就会发光,如(图一)(a)所示。由于二极管的反应属于非线性模式,因此通常会在电路中加入一个限流电阻器,以确保不会超过驱动针脚的电流上限。一般而言,单色led通常是由一个驱动器所控制,并连结至一个针脚上,另一根针脚则接地(gnd)。这种设计可使得一个针脚就可以控制一个led。要显示多种颜色,只要加入其它颜色的led,并将其输入端连结至其它针脚即可。
简易led测试解决方案
图一(b)显示一个双色led组态,使用一个共同的接地端,并连结不同的驱动器。在同一空间内结合两个或更多不同颜色led会发生的情况之一便是若两个led同时被激化,其所呈现的混色则取决于两个led所显示的颜色。另一种建置双埠双色led的方法,则是把两个组态过的led以头接尾的方式连结,任一方的发光状态则取决于进入偏压状态的另一方led。若需要显示混色,情况就变得更复杂,系统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在两种激化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如此肉眼才不会看到切换时的闪烁,而让混色呈现单一颜色状态,如图一(c)所示。在以下的讨论中,将介绍这种双色led,因为它代表最复杂的状况,而且也涵盖了其它种类的建置方法。
(图二) 连接比较器的双色led电路
观察(图二)中led的运作,若针脚1与针脚2输入相同的电压(通常为 vcc 或gnd),不会有任何电流产生,而电路中所有点都会测得相同的电压。当两个针脚的电压高低不同时,双色led就会产生偏压,测量点的电压就会成为一个diode(通常为0.7伏特),会高于或低于针脚2的电压。若能测量到此点的电压,led的状态就能确定,也能发展出涵盖各个led的自动化测试机制;并且可藉此辨识出led在制造与测试过程中大部份的故障状况。就最基本的层面而言,若每个led连结至一个比较器,并选择合适的设定点作为比较器的输入来源,led就能进行测试流程。在这种测试中,测试器处在完全被动的状态,因此,led控制器必须把led放在适合的电子状态中。
此外,由于理想状况是led在各种不同的状态下受测(受激化后显示不同颜色或是关闭),因此比较器的设定点最好能够加以调整。但这需要用到更多的组件,机板研发人员也须增加耗电量。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零组件数量过高,因为每个led需要自己专属的比较器,或某种形态的多任务机制来提高led的涵盖率,但另一方面却须减少零组件数量。此外,还须面临控制所有设定点的复杂作业,以确保在适当的设定点中检查到正确的数值。
整合度略高的解决方案可使用多种a/d模拟数字转换器,并透过多任务机制对所有测试点进行采样,将结果汇整成处理元素的格式。这些信息可用来研判其所测出的电压值,对于处于测试中的现有led组态而言是否合适。虽然这种方法可减少零组件数量,但仍需要多个组件来执行作业,以及处理从测试点所撷取到的数据。而整合度更高的系统,则是运用一个具备多种模拟功能的微控制器。这种方式能把a/d采样以及处理功能整合至单一组件。
实际的测试流程则类似其它机板测试,其中可能发生组装(机板与机箱)错误。单一测试模式仅能检验出激态led是不足以确保运作正常,因此业界必须
上一篇:工控主板和工控液晶屏选用实例
上一篇:等离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热门点击
- 基于机器视觉的BGA连接器焊球检测
- 工控主板和工控液晶屏选用实例
- VAV空调系统工程实施方案比较
- ZW—12/630型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改进
- 伺服电机原理
- 用单片机和CPLD实现步进电机的控制
- 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模糊逻辑系统设计
- LED测试与控制自动化
- 机械式视觉系统及其子系统
- 变频器在循环水泵中的应用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