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48协议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8/8/18 0:00:00 访问次数:89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数据通信和ip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ip网络由于其简单和开放,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已有专家预测,未来的各项电信业务将统一在ip网络上。传统电话网将不可避免地过渡到以数据业务特别是ip业务为中心的融合的ngn(下一代网络)。ngn将以ip网络为核心,通过以tcp/ip为基础的分组交换网络,承载起包括话音在内的所有通信类业务。
1 ngn网络体系和软交换技术
ngn以分组交换网为核心,以传送话音、数据、多媒体综合业务为目标,可以完成实时应用或非实时应用。它与现有各种网络进行互通,并逐渐走向融合和统一,兼容现有的电信业务和internet服务,并为快速提供新的业务创造有利环境。
目前,业界对ngn体系结构按功能从垂直方向上分为边缘层、核心层、控制层和业务层4层,各层之间通过标准的开放接口互连,并通过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实现与现有通信网络的互连和互通。
在这4个层次中,控制层可以看作是核心,目前主要是采用软交换方式来实现。与现有的各种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互连互通则依靠各种mg(媒体网关)。
这4个层次的具体功能如下:
1)边缘层
该层的主要功能是将各种传统网络(pstn、isdn、in、h.323、internet、专网等)和各种用户终端接入核心分组传送网,对用户业务进行集中、汇聚和传送,同时通过各种媒体网关实现ngn与现有电路交换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各种宽带、窄带、移动、固定用户的接入。主要网络部件为tg(中继网关)、sg(信令网关)、ag(接入网关)和iad(集成接入部件)等。
2)核心层
该层是能够提供qos(服务质量)保证的数据承载网,主要功能是完成业务信息的高速交换和传送。该层的主要网络部件为宽带交换机、高速路由器、高速光传送网等数据交换和传输设备。
3)控制层
该层是整个网络的智能心脏,是一个集中的控制平台。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终端用户端到端的呼叫/会话控制、接入协议适配、互连互通和资源管理等功能,从而实现网络业务的控制和融合。该层的主要网络功能为软交换、mgc(媒体网关控制器)、呼叫代理、呼叫控制器、呼叫服务器等。
4)应用层
该层是ngn业务与服务的支撑环境,除提供传统智能业务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开放的、功能强大的api(应用编程接口),供第三方业务开发者调用,以便迅速开发出新的业务。该层在垂直方向上由应用和中间件两部分组成。其中,应用部分的主要网络部件为各种as(应用服务器),如aaa(认证、鉴权、计费) 服务器、ps(策略服务器)和oss(运营支撑系统)等,提供各种业务的控制逻辑,完成增值业务和相应的服务处理。中间件包括鉴权、计费、目录、安全、浏览、查找、导航、格式转换等软件组件。
软交换技术的思路是将业务、呼叫控制、媒体控制进行分离。软交换设备位于分层后的呼叫控制层,与媒体层的网关交互作用,接收终端的相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连接控制。mg的主要功能是将一种网络中的媒体转换成另一种网络所要求的媒体格式。例如:mg能够在电路交换网的承载通道和分组网的媒体流之间进行转换。tg是在电路交换网与分组网络之间的网关,用来终结大量的数字电路。ag是将模拟线与分组网络相连的网关。
软交换设备内部主要分为资源管理功能、mg接人功能、呼叫控制功能、互连互通功能、业务提供功能等功能模块。与外部接口全部采用标准协议,例如,与sg的接口采用sigtran(ss7/ip)协议;与aaa服务器的接口采用radius协议;与应用服务器的接口采用sip协议;与网管服务器的接口采用snmp协议;与h.523网络的互通采用h.323协议族;与mg(tg、ag)的接口采用h.248协议;软交换之间的呼叫或软交换设备与sip终端的呼叫采用sip协议。
通过这种分离,软交换网络体系具有了很多优点,一个软交换设备可以同时控制多个mg,系统的可扩充性得到了提高;其次,具体的媒体流的转换由相应的mg完成,有利于设备的单一性和可靠性;当一个软交换设备故障时,可以由其他软交换设备来代替完成mg的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冗余度;最后,软交换设备和mg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控制,有利于不同设备的厂家开展竞争和合作。
2 h.248协议在ngn中的应用
2.1 h.248协议结构
h.248/megaco协议(mg控制协议),简称h.248协议,是ietf、itu-t制定的一个非对等协议,用在mgc和mg之间的通信。主要功能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业务承载连接模型,将呼叫和承载连接进行分离,通过对各种业务网关(tg、ag、rg(注册网关))等的管理,实现分组网络和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做的业务互通。
一个h.248消息可以分为几层,,第1层可以看做是消息头和若干个事务组成,事务可以是事务请求(transaction req),也可以是事务应答(transaction reply)。每一个事务又可以看做是事务头和若干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数据通信和ip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ip网络由于其简单和开放,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已有专家预测,未来的各项电信业务将统一在ip网络上。传统电话网将不可避免地过渡到以数据业务特别是ip业务为中心的融合的ngn(下一代网络)。ngn将以ip网络为核心,通过以tcp/ip为基础的分组交换网络,承载起包括话音在内的所有通信类业务。
1 ngn网络体系和软交换技术
ngn以分组交换网为核心,以传送话音、数据、多媒体综合业务为目标,可以完成实时应用或非实时应用。它与现有各种网络进行互通,并逐渐走向融合和统一,兼容现有的电信业务和internet服务,并为快速提供新的业务创造有利环境。
目前,业界对ngn体系结构按功能从垂直方向上分为边缘层、核心层、控制层和业务层4层,各层之间通过标准的开放接口互连,并通过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实现与现有通信网络的互连和互通。
在这4个层次中,控制层可以看作是核心,目前主要是采用软交换方式来实现。与现有的各种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互连互通则依靠各种mg(媒体网关)。
这4个层次的具体功能如下:
1)边缘层
该层的主要功能是将各种传统网络(pstn、isdn、in、h.323、internet、专网等)和各种用户终端接入核心分组传送网,对用户业务进行集中、汇聚和传送,同时通过各种媒体网关实现ngn与现有电路交换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各种宽带、窄带、移动、固定用户的接入。主要网络部件为tg(中继网关)、sg(信令网关)、ag(接入网关)和iad(集成接入部件)等。
2)核心层
该层是能够提供qos(服务质量)保证的数据承载网,主要功能是完成业务信息的高速交换和传送。该层的主要网络部件为宽带交换机、高速路由器、高速光传送网等数据交换和传输设备。
3)控制层
该层是整个网络的智能心脏,是一个集中的控制平台。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终端用户端到端的呼叫/会话控制、接入协议适配、互连互通和资源管理等功能,从而实现网络业务的控制和融合。该层的主要网络功能为软交换、mgc(媒体网关控制器)、呼叫代理、呼叫控制器、呼叫服务器等。
4)应用层
该层是ngn业务与服务的支撑环境,除提供传统智能业务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开放的、功能强大的api(应用编程接口),供第三方业务开发者调用,以便迅速开发出新的业务。该层在垂直方向上由应用和中间件两部分组成。其中,应用部分的主要网络部件为各种as(应用服务器),如aaa(认证、鉴权、计费) 服务器、ps(策略服务器)和oss(运营支撑系统)等,提供各种业务的控制逻辑,完成增值业务和相应的服务处理。中间件包括鉴权、计费、目录、安全、浏览、查找、导航、格式转换等软件组件。
软交换技术的思路是将业务、呼叫控制、媒体控制进行分离。软交换设备位于分层后的呼叫控制层,与媒体层的网关交互作用,接收终端的相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连接控制。mg的主要功能是将一种网络中的媒体转换成另一种网络所要求的媒体格式。例如:mg能够在电路交换网的承载通道和分组网的媒体流之间进行转换。tg是在电路交换网与分组网络之间的网关,用来终结大量的数字电路。ag是将模拟线与分组网络相连的网关。
软交换设备内部主要分为资源管理功能、mg接人功能、呼叫控制功能、互连互通功能、业务提供功能等功能模块。与外部接口全部采用标准协议,例如,与sg的接口采用sigtran(ss7/ip)协议;与aaa服务器的接口采用radius协议;与应用服务器的接口采用sip协议;与网管服务器的接口采用snmp协议;与h.523网络的互通采用h.323协议族;与mg(tg、ag)的接口采用h.248协议;软交换之间的呼叫或软交换设备与sip终端的呼叫采用sip协议。
通过这种分离,软交换网络体系具有了很多优点,一个软交换设备可以同时控制多个mg,系统的可扩充性得到了提高;其次,具体的媒体流的转换由相应的mg完成,有利于设备的单一性和可靠性;当一个软交换设备故障时,可以由其他软交换设备来代替完成mg的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冗余度;最后,软交换设备和mg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控制,有利于不同设备的厂家开展竞争和合作。
2 h.248协议在ngn中的应用
2.1 h.248协议结构
h.248/megaco协议(mg控制协议),简称h.248协议,是ietf、itu-t制定的一个非对等协议,用在mgc和mg之间的通信。主要功能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业务承载连接模型,将呼叫和承载连接进行分离,通过对各种业务网关(tg、ag、rg(注册网关))等的管理,实现分组网络和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做的业务互通。
一个h.248消息可以分为几层,,第1层可以看做是消息头和若干个事务组成,事务可以是事务请求(transaction req),也可以是事务应答(transaction reply)。每一个事务又可以看做是事务头和若干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
上一篇:深入理解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
上一篇:基于GPRS技术实现移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