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其它综合

为什么要建立SMT实验室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710

1:什么是smt?
2:smt的特点和目前的发展动态?
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使用smt?
4:高校建立smt实验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smt实验室所需要的设备!

一:什么是smt?

1:smt概述
smt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形式,译成表面安装技术。美国是smt 的发明地,1963年世界出现第一只表面贴装元器件和飞利蒲公司推出第一块表面贴装集成电路以来,smt已由初期主要应用在军事,航空,航天等尖端产品和投资类产品逐渐广泛应用到计算机,通讯,军事,工业自动化,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各行各业。smt发展非常迅猛。进入80年代smt技术已成为国际上最热门的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被誉为电子组装技术一次革命。
2:smt组成:
主要由表面贴装元器件(smc/smd),贴装技术,贴装设备三部分。
2.1:表面贴装元器件(smc/smd)
2.1.1:表面贴装元器件(smc/smd)说明:
smc: surface mount components,主要是指一些有源的表面贴装元件;
smd: surface mount device,主要是指一些无源的表面贴装元件;
2.1.2:smc/smd的发展趋势
(1):smc――片式元件向小、薄型发展。其尺寸从1206(3.2mm*1.6mm)向0805(2.0mm*1.25mm)-0603(1.6mm*0.8mm)-0402(1.0mm*0.5mm)-0201(0.6mm*0.3mm)发展。
(2)smd――表面组装器件向小型、薄型和窄引脚间距发展。引脚中心距从1.27向0.635mm-0.5mm-0.4mm及0.3mm发展。
(3)出现了新的封装形式bga(球栅阵列,ball grid arrag)、csp(ubga)和filp chip(倒装芯片)。由于qfp(四边扁平封装器件受smt工艺的限制,0.3mm的引脚间距已经是极限值。而bga的引脚是球形的,均匀地分布在芯片的底部。bga和qfp相比最突出的优点首先是i/o数的封装面积比高,节省了pcb面积,提高了组装密度。其次是引脚间距较大,有1.5mm、1.27mm和1.00mm,组装难度下降,加工窗口更大。例:31mm *31mmr bga 引脚间距为1.5mm时,有400个焊球(i/o);引脚间距为1.0mm时,有900个焊球(i/o)。同样是31mm*31mm的qfp-208,引脚间距为0.5mm时,只有208条引脚。
bga无论在性能和价格上都有竞争力,已经在高(i/o)数的器件封装中起主导作用。
(4)窄间距技术(fpt)是smt发展的必然趋势
fpt是指将引脚间距在0.635-0.3mm之间的smd和长*宽小于等于1.6mm*0.8mm的smc组装在pcb上的技术。由于计算机、通信、航空航天等电子技术飞速展,促使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smc越来越小,smd的引脚间距也越来越窄。目前,0.635mm和0.5mm引脚间距的qfp已成为工业和军用电子装备中的通信器件。
2.2:smt贴装技术介绍:
2.2.1:smt组装工艺类型:
单面/双面表面贴装、单面混合贴装、双面混合贴装。
2.2.2: 焊接方式分类:
波峰焊接--插装件(dip)的焊接和部分贴片(smc/smd)的焊接。
再流焊接--加热方式有红外线、红外加热风组合、全热风加热等。
2.2.3:印制电路板:
基板材料--玻璃纤维、陶瓷、金属板。
电路板设计--图形设计、布线、间隙设定、拼版、sdm焊盘设计和布局、
2.2:smt贴装设备:
丝印机、点胶机、贴片机、回流焊、波峰焊、检测系统、维修系统

二:smt的特点和目前的发展动态
1、smt的特点:
1.1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
1.2 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
1.3 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1.4 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1.5 降低成本达30%~50%。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
2、smt的发展动态:
smt(表面组装技术)是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经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迅速发展,已进入成熟期。smt已经成为一个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跨多学科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最新几年,smt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已经成为电子组装技术的主流。
smt是无需对印制板钻插装孔,直接将处式元器件或适合于表面组装的微型元件器贴、焊到印制或其他基板表面规定位置上的装联技术。
由于各种片式元器件的几何尺寸和占空间体积比插装元器件小得多,这种组装形式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耐振动、抗冲击、高频特性好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采用双面贴装时,组装密度的5倍以左右,从而使印制板面积节约了60%-70%,重量减轻90%以上。
smt在投资类电子产品、军事装备领域、计算机、通信设备、彩电调谐器、录像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数码摄象机、袖珍式高档多波段收音机、随身听、mp3、传呼机和手机等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生产中都得到广泛应用。smt是电子装联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已成为世界电子整机组装技术的主流。
smt是从厚、薄膜混合电路演变发展而来的。
美国是世界上smd和smt最早起源的国家,并一直重视在投资类电子产

1:什么是smt?
2:smt的特点和目前的发展动态?
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使用smt?
4:高校建立smt实验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smt实验室所需要的设备!

一:什么是smt?

1:smt概述
smt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形式,译成表面安装技术。美国是smt 的发明地,1963年世界出现第一只表面贴装元器件和飞利蒲公司推出第一块表面贴装集成电路以来,smt已由初期主要应用在军事,航空,航天等尖端产品和投资类产品逐渐广泛应用到计算机,通讯,军事,工业自动化,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各行各业。smt发展非常迅猛。进入80年代smt技术已成为国际上最热门的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被誉为电子组装技术一次革命。
2:smt组成:
主要由表面贴装元器件(smc/smd),贴装技术,贴装设备三部分。
2.1:表面贴装元器件(smc/smd)
2.1.1:表面贴装元器件(smc/smd)说明:
smc: surface mount components,主要是指一些有源的表面贴装元件;
smd: surface mount device,主要是指一些无源的表面贴装元件;
2.1.2:smc/smd的发展趋势
(1):smc――片式元件向小、薄型发展。其尺寸从1206(3.2mm*1.6mm)向0805(2.0mm*1.25mm)-0603(1.6mm*0.8mm)-0402(1.0mm*0.5mm)-0201(0.6mm*0.3mm)发展。
(2)smd――表面组装器件向小型、薄型和窄引脚间距发展。引脚中心距从1.27向0.635mm-0.5mm-0.4mm及0.3mm发展。
(3)出现了新的封装形式bga(球栅阵列,ball grid arrag)、csp(ubga)和filp chip(倒装芯片)。由于qfp(四边扁平封装器件受smt工艺的限制,0.3mm的引脚间距已经是极限值。而bga的引脚是球形的,均匀地分布在芯片的底部。bga和qfp相比最突出的优点首先是i/o数的封装面积比高,节省了pcb面积,提高了组装密度。其次是引脚间距较大,有1.5mm、1.27mm和1.00mm,组装难度下降,加工窗口更大。例:31mm *31mmr bga 引脚间距为1.5mm时,有400个焊球(i/o);引脚间距为1.0mm时,有900个焊球(i/o)。同样是31mm*31mm的qfp-208,引脚间距为0.5mm时,只有208条引脚。
bga无论在性能和价格上都有竞争力,已经在高(i/o)数的器件封装中起主导作用。
(4)窄间距技术(fpt)是smt发展的必然趋势
fpt是指将引脚间距在0.635-0.3mm之间的smd和长*宽小于等于1.6mm*0.8mm的smc组装在pcb上的技术。由于计算机、通信、航空航天等电子技术飞速展,促使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smc越来越小,smd的引脚间距也越来越窄。目前,0.635mm和0.5mm引脚间距的qfp已成为工业和军用电子装备中的通信器件。
2.2:smt贴装技术介绍:
2.2.1:smt组装工艺类型:
单面/双面表面贴装、单面混合贴装、双面混合贴装。
2.2.2: 焊接方式分类:
波峰焊接--插装件(dip)的焊接和部分贴片(smc/smd)的焊接。
再流焊接--加热方式有红外线、红外加热风组合、全热风加热等。
2.2.3:印制电路板:
基板材料--玻璃纤维、陶瓷、金属板。
电路板设计--图形设计、布线、间隙设定、拼版、sdm焊盘设计和布局、
2.2:smt贴装设备:
丝印机、点胶机、贴片机、回流焊、波峰焊、检测系统、维修系统

二:smt的特点和目前的发展动态
1、smt的特点:
1.1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
1.2 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
1.3 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1.4 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1.5 降低成本达30%~50%。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
2、smt的发展动态:
smt(表面组装技术)是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经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迅速发展,已进入成熟期。smt已经成为一个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跨多学科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最新几年,smt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已经成为电子组装技术的主流。
smt是无需对印制板钻插装孔,直接将处式元器件或适合于表面组装的微型元件器贴、焊到印制或其他基板表面规定位置上的装联技术。
由于各种片式元器件的几何尺寸和占空间体积比插装元器件小得多,这种组装形式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耐振动、抗冲击、高频特性好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采用双面贴装时,组装密度的5倍以左右,从而使印制板面积节约了60%-70%,重量减轻90%以上。
smt在投资类电子产品、军事装备领域、计算机、通信设备、彩电调谐器、录像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数码摄象机、袖珍式高档多波段收音机、随身听、mp3、传呼机和手机等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生产中都得到广泛应用。smt是电子装联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已成为世界电子整机组装技术的主流。
smt是从厚、薄膜混合电路演变发展而来的。
美国是世界上smd和smt最早起源的国家,并一直重视在投资类电子产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