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ADSL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451
从2006年初开始,中国电信宣布开始全面采购和部署adsl2/2+宽带接入设备,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接入带宽以及解决远距离用户难以开通宽带业务的问题,为即将到来的iptv、网络游戏等高带宽业务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至此,新一代adsl技术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开始为普通大众所知晓。
2 第二代adsl技术的提出
在adsl2/2+技术之前,运营商大量部署并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遵循itu-t g.992.1标准的adsl技术,它也被称为第一代adsl技术,正在为全球超过1亿用户所使用。但第一代adsl技术随着运营商网络部署的扩大以及用户业务量的逐渐增加,在业务开展、网络维护等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例如:较低的下行传输速率难以满足流媒体等高带宽业务的需求;线路诊断能力较弱,在线路开通前难以快速确定线路质量;单一的atm传送模式难以适应网络ip化的发展趋势。这些不良现状,促使技术界对第一代adsl技术的传输性能、抗线路损伤和射频干扰能力、线路诊断、运行维护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先后推出了新一代adsl技术:遵循itu-t g.992.3/g.992.4标
|
3 adsl2/2+技术特点
第二代adsl技术与第一代adsl技术相比,除提高了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外,主要在线路相关功能方面有大幅增强。
(1)更高的传输速率
第一代adsl(adsl1)工作在25khz到1.1mhz的频段,可以提供下行6~8mbit/s的传输速率,最远传送距离可以达到4km。
adsl2使用与adsl1相同的工作频段。通过提高调制效率、减小帧开销、提高编码增益、采用更高级的信号处理算法等措施,adsl2系统的传输性能,特别是在长距离、有桥接头、受射频干扰(rfi)等情况下的传输性能有了进一步改善。g.992.1标准规定adsl1下行速率至少为 6mbit/s,上行速率至少为640kbit/s;而g.992.3标准要求adsl2至少支持下行8mbit/s、上行800kbit/s的传输速率。
adsl2+在adsl2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将工作频段从1.1mhz扩展至2.2mhz,相应地,最大子载波数目也由256增加至512个,传输性能比adsl1/adsl2有明显提高:下行最大传输速率可达25mbit/s,上行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mbit/s。
(2)更长的传输距离
虽然g.992.1标准要求adsl1在4km时下行速率应达到576kbit/s以上,但在实际线路开通时,由于线缆质量、串扰噪声等原因,用户线路长度超过3km后,线路实际开通速率很难达到512kbit/s以上,因此运营商利用adsl1技术开通的用户基本上都在3km以内,线路长度超过3km的用户业务很难开通,即使开通,线路速率也很难达到运营商512kbit/s的承诺带宽。
根据g.992.5标准要求,通过优化发送功率谱模板,adsl2+在4km时下行速率仍能达到1.2mbit/s以上,远远高于adsl1的速率能力。从部分adsl2+设备的实际线路开通情况看,在超过3km的实际线路上,下行开通速率至少在800kbit/s以上,可以满足运营商 512kbit/s的承诺带宽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远距离用户的业务开通问题。
(3)增强的线路诊断功能
adsl2系统可在初始化过程中及结束后,通过诊断模式下的单端测试(selt,用户端线路开路,由局端设备独自完成测试工作)和双端测试(delt,由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在诊断模式下共同完成测试工作),提供对信道频响函数、线路长度、线路噪声、线路衰减、信噪比等重要参数的测量功能,还可在业务运行过程中提供对上述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能力。这为运营商提供了强大的线路诊断手段和能力。
(4)新增的功率管理功能
第一代adsl不论是否有数据传输设备发送功率始终相同,总是处在满功率传输状态,而adsl2/2+根据传输速率大小的不同,分别有3种不同的功率模式:满功率模式、低功耗模式和休眠模式。正常工作时,设备处于满功率模式;在用户没有进行数据传输的间隔,设备会快速进入低功耗状态,当用户再次进行数据传输时,设备会快速返回至满功率模式;当用户在一段限定时间内一直没有数据传输,设备会进一步降低发射功率并进入睡眠模式,此时,物理层链路仍然连接,但是没有有效数据传送,当再次有数据传输要求时,设备通过快速训练进入满功率模式。新增的功率状态管理功能可以大大降低功耗,降低设备散热要求,可以更好地适应“永远在线”的应用方式。
5)其它新特点
和adsl1相比,ads
从2006年初开始,中国电信宣布开始全面采购和部署adsl2/2+宽带接入设备,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接入带宽以及解决远距离用户难以开通宽带业务的问题,为即将到来的iptv、网络游戏等高带宽业务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至此,新一代adsl技术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开始为普通大众所知晓。
2 第二代adsl技术的提出
在adsl2/2+技术之前,运营商大量部署并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遵循itu-t g.992.1标准的adsl技术,它也被称为第一代adsl技术,正在为全球超过1亿用户所使用。但第一代adsl技术随着运营商网络部署的扩大以及用户业务量的逐渐增加,在业务开展、网络维护等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例如:较低的下行传输速率难以满足流媒体等高带宽业务的需求;线路诊断能力较弱,在线路开通前难以快速确定线路质量;单一的atm传送模式难以适应网络ip化的发展趋势。这些不良现状,促使技术界对第一代adsl技术的传输性能、抗线路损伤和射频干扰能力、线路诊断、运行维护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先后推出了新一代adsl技术:遵循itu-t g.992.3/g.992.4标
|
3 adsl2/2+技术特点
第二代adsl技术与第一代adsl技术相比,除提高了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外,主要在线路相关功能方面有大幅增强。
(1)更高的传输速率
第一代adsl(adsl1)工作在25khz到1.1mhz的频段,可以提供下行6~8mbit/s的传输速率,最远传送距离可以达到4km。
adsl2使用与adsl1相同的工作频段。通过提高调制效率、减小帧开销、提高编码增益、采用更高级的信号处理算法等措施,adsl2系统的传输性能,特别是在长距离、有桥接头、受射频干扰(rfi)等情况下的传输性能有了进一步改善。g.992.1标准规定adsl1下行速率至少为 6mbit/s,上行速率至少为640kbit/s;而g.992.3标准要求adsl2至少支持下行8mbit/s、上行800kbit/s的传输速率。
adsl2+在adsl2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将工作频段从1.1mhz扩展至2.2mhz,相应地,最大子载波数目也由256增加至512个,传输性能比adsl1/adsl2有明显提高:下行最大传输速率可达25mbit/s,上行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mbit/s。
(2)更长的传输距离
虽然g.992.1标准要求adsl1在4km时下行速率应达到576kbit/s以上,但在实际线路开通时,由于线缆质量、串扰噪声等原因,用户线路长度超过3km后,线路实际开通速率很难达到512kbit/s以上,因此运营商利用adsl1技术开通的用户基本上都在3km以内,线路长度超过3km的用户业务很难开通,即使开通,线路速率也很难达到运营商512kbit/s的承诺带宽。
根据g.992.5标准要求,通过优化发送功率谱模板,adsl2+在4km时下行速率仍能达到1.2mbit/s以上,远远高于adsl1的速率能力。从部分adsl2+设备的实际线路开通情况看,在超过3km的实际线路上,下行开通速率至少在800kbit/s以上,可以满足运营商 512kbit/s的承诺带宽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远距离用户的业务开通问题。
(3)增强的线路诊断功能
adsl2系统可在初始化过程中及结束后,通过诊断模式下的单端测试(selt,用户端线路开路,由局端设备独自完成测试工作)和双端测试(delt,由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在诊断模式下共同完成测试工作),提供对信道频响函数、线路长度、线路噪声、线路衰减、信噪比等重要参数的测量功能,还可在业务运行过程中提供对上述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能力。这为运营商提供了强大的线路诊断手段和能力。
(4)新增的功率管理功能
第一代adsl不论是否有数据传输设备发送功率始终相同,总是处在满功率传输状态,而adsl2/2+根据传输速率大小的不同,分别有3种不同的功率模式:满功率模式、低功耗模式和休眠模式。正常工作时,设备处于满功率模式;在用户没有进行数据传输的间隔,设备会快速进入低功耗状态,当用户再次进行数据传输时,设备会快速返回至满功率模式;当用户在一段限定时间内一直没有数据传输,设备会进一步降低发射功率并进入睡眠模式,此时,物理层链路仍然连接,但是没有有效数据传送,当再次有数据传输要求时,设备通过快速训练进入满功率模式。新增的功率状态管理功能可以大大降低功耗,降低设备散热要求,可以更好地适应“永远在线”的应用方式。
5)其它新特点
和adsl1相比,ads
上一篇:PON在宽带光接入网络中的应用
上一篇:六阵元智能天线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