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在宽带光接入网络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476
1、pon技术
光纤接入网根据中继光器件的类型又可划分为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和有源光网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
在光接入网中,如果光配线网(odn)全部由无源器件组成,不含任何有源节点,这种光按入网就是pon,如图1所示。pon的架构主要是将光纤线路终端设备olt下行的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经由无源器件splitter(光分路器)分路传送给各用户终端设备onu/t。这样就大幅减少网络机房及设备维护的成本,更节省了大量光缆资源的建设成本。pon因而成为ftth最新热门技术。
pon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市场上的pon产品按采用的技术,主要分为apon/bpon(atm pon/宽带pon)、epon(以太网pon)和gpon(千兆比特pon)几种。
图1 pon结构
2、pon与传统网络的比较
|
(1)pon不需要在中心局和用户间安设有源器件,因此会节约更多的初始建设费用和不少的室外设施维护费。
(2)pon由于采用点到多点的接入模式,因此中心局到用户间铺设光纤的基建费用由用户们共同承担,可以提高网络建设投资的回报。与为每个用户都配置端到端光纤的方法相比,为相同数量客户提供业务的pon设备的体积更小,占用中心局的空间更少。
(3)pon同时支持传统业务(传统电话服务pots、模拟电视)和宽带业务(ip语音传输、iptv、宽带上网等)。
(4)pon支持所有住宅用户(使用pots、模拟电视和数据业务)和许多商业用户(使用t1/e1和以太网业务)共享一个接入网(包括物理层和协议层),不必使用不同的接入网分别为他们提供服务,因而减少了分散的接入网的数量。
3、几种pon技术及其比较
apon(也称为bpon)特点是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批准的atm体系结构。与以太网设备相比,atm交换机和atm终端设备相当昂贵。而且,现在因特网工作于tcp/ip协议,用户终端设备都是ip设备,采用atm技术必须将ip包拆分重新封装为atm信元,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的开销,浪费网络资源。
epon基于千兆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技术,国际标准ieee802.3ah在2004年正式发布,是一个由制造商驱动的解决案。
而gpon是一种按照消费者的准确需求设计、由运营商驱动的解决方案,标准化主要由fsan和itu-t来驱动。
与gpon技术相比,epon的技术门槛较低,核心芯片的设计难度也低,目前已经有不少芯片厂商加入epon芯片设计的阵营,产业链更成熟。
从技术理论上分析,gpon比epon更具优势。从实用性角度看,gpon由于芯片的原因,综合成本会高于epon设备。今后两年,随着gpon大规模的商用,gpon的成本将会与epon趋同。但如果只是单纯数据业务的接入,目前选择epon就足够了。
4、g/epon的应用模式
目前,g/epon应用在国内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应用模式还各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可将组网模式分为专线模式、小区模式与混合模式3种。
4.1 专线模式
这种模式是用户网络直接接入onu,由于g/epon完善的管理功能可以准确判断障碍点、动态调整带宽,用户可以得到较大的带宽和较高的服务质量保证,同时中间环节无源光器件的使用也减少了运营商的运维成本,提高了带宽利用率,节约了光缆资源和局端设备端口资源。这种模式适用于企业vpn组网、网吧、别墅区、高档住宅小区的接入。
4.2 小区模式
在不改变原有光缆网络拓扑结构的前提下,这种模式利用无源分光器替代了原有的级连设备,通过与以太网交换机、dslam、iad等接入设备的组合,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光缆资源及改造成本,优化了网络结构,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满足了用户的各种业务接入需求。这种模式适用
1、pon技术
光纤接入网根据中继光器件的类型又可划分为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和有源光网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
在光接入网中,如果光配线网(odn)全部由无源器件组成,不含任何有源节点,这种光按入网就是pon,如图1所示。pon的架构主要是将光纤线路终端设备olt下行的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经由无源器件splitter(光分路器)分路传送给各用户终端设备onu/t。这样就大幅减少网络机房及设备维护的成本,更节省了大量光缆资源的建设成本。pon因而成为ftth最新热门技术。
pon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市场上的pon产品按采用的技术,主要分为apon/bpon(atm pon/宽带pon)、epon(以太网pon)和gpon(千兆比特pon)几种。
图1 pon结构
2、pon与传统网络的比较
|
(1)pon不需要在中心局和用户间安设有源器件,因此会节约更多的初始建设费用和不少的室外设施维护费。
(2)pon由于采用点到多点的接入模式,因此中心局到用户间铺设光纤的基建费用由用户们共同承担,可以提高网络建设投资的回报。与为每个用户都配置端到端光纤的方法相比,为相同数量客户提供业务的pon设备的体积更小,占用中心局的空间更少。
(3)pon同时支持传统业务(传统电话服务pots、模拟电视)和宽带业务(ip语音传输、iptv、宽带上网等)。
(4)pon支持所有住宅用户(使用pots、模拟电视和数据业务)和许多商业用户(使用t1/e1和以太网业务)共享一个接入网(包括物理层和协议层),不必使用不同的接入网分别为他们提供服务,因而减少了分散的接入网的数量。
3、几种pon技术及其比较
apon(也称为bpon)特点是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批准的atm体系结构。与以太网设备相比,atm交换机和atm终端设备相当昂贵。而且,现在因特网工作于tcp/ip协议,用户终端设备都是ip设备,采用atm技术必须将ip包拆分重新封装为atm信元,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的开销,浪费网络资源。
epon基于千兆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技术,国际标准ieee802.3ah在2004年正式发布,是一个由制造商驱动的解决案。
而gpon是一种按照消费者的准确需求设计、由运营商驱动的解决方案,标准化主要由fsan和itu-t来驱动。
与gpon技术相比,epon的技术门槛较低,核心芯片的设计难度也低,目前已经有不少芯片厂商加入epon芯片设计的阵营,产业链更成熟。
从技术理论上分析,gpon比epon更具优势。从实用性角度看,gpon由于芯片的原因,综合成本会高于epon设备。今后两年,随着gpon大规模的商用,gpon的成本将会与epon趋同。但如果只是单纯数据业务的接入,目前选择epon就足够了。
4、g/epon的应用模式
目前,g/epon应用在国内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应用模式还各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可将组网模式分为专线模式、小区模式与混合模式3种。
4.1 专线模式
这种模式是用户网络直接接入onu,由于g/epon完善的管理功能可以准确判断障碍点、动态调整带宽,用户可以得到较大的带宽和较高的服务质量保证,同时中间环节无源光器件的使用也减少了运营商的运维成本,提高了带宽利用率,节约了光缆资源和局端设备端口资源。这种模式适用于企业vpn组网、网吧、别墅区、高档住宅小区的接入。
4.2 小区模式
在不改变原有光缆网络拓扑结构的前提下,这种模式利用无源分光器替代了原有的级连设备,通过与以太网交换机、dslam、iad等接入设备的组合,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光缆资源及改造成本,优化了网络结构,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满足了用户的各种业务接入需求。这种模式适用
上一篇:基于IP内核的多业务环网解决方案
上一篇:第二代ADSL技术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