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复用时CPLD设计变频系统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7/9/11 0:00:00 访问次数:497
摘要:简要介绍利用MaxplusII软件来实现VVVF控制SPWM变频调速的方法。设计中提出一种三相分时运算思路,详细阐明其具体实现方式。试验证明,CPLD应用于变频调速系统控制是非、常有效的,使用分时复用电路大大减少了CPLD使用逻辑门的数目。
关键词:三相分时运算 变频调速 可编程逻辑器件
变频调速的实现,目前一般利用CPU加片内外设的专用微处理器。但是,专用微处理器大量占用CPU,受时钟限制,很难实现高精度算法,且引脚I/O口有限。用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乃至仿真、验证、利用ISP(在系统编程)对硬件调试都非常方便,开发周期很短,且I/O口很多,可以随意设定,故用CPLD设计专用芯片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如果非大量应用可直接运用CPLD,价格也可以接受;大量应用可在此基础上设计制造专用芯片(ASIC)。本文研究VVVF变频调速实现的策略,详细介绍应用于该系统的一种分时时复用电路,用CPLD实现。
1 ALTERA公司MaxplusII软件简介
CPLD是可由用户进行编程(又称配置)实现所需逻辑功能的数字集成电路。MaxplusII可编程逻辑开发软件提供了一种与结构无关的设计环境,使应用ALTERA通用CPLD的设计得能方便地进行设计输入、快速处理和器件编程。MaxplusII提供了全面的逻辑设计能力,可将文本、图形和波形等设计输入方法任意组合建立起有层次的单器件或多器件设计。MaxplusII编译器(Compiler)完成最小化和逻辑综合,把设计装配成一个或多个器件并产生编程数据;还可进行设计校验,包括功能仿真、定时仿真、影响速度的关键路径的延时预测以及多系列器件交叉的多器件仿真。Compiler的Fitter(适配)模块应用试探法把经过综合的设计最恰当地用一个或多个器件实现。这种自动适配功能使设计者得以从冗长的布局与布线工作解脱出来。综上所述,以MaxplusII为EDA软件工具,周期短、集成度高、价格合适、可实现强大的逻辑功能。}
2 分时复用思路的实现
由于控制芯片需要输出三相六路SPWM脉冲信号,这就需要在每个载波周期查三解函数表。查三角函数表法取得所需三角函数值的电路结构两种:一种是建立三个相位互差120°的三角函数表,输出的SPWM波形脉冲的脉宽数据通过即时运算电路得到,三相数据分别计算,各占用一个查表电路;一种是通过一个三角函数表,输出的SPWM波形脉冲的脉宽数据通过分时函数表,输出的SPWM波形脉冲的脉宽数据通过分时运算电路得到,运算时间对输出波形不会有什么影响,内部的ROM空间要求也很小。
如果每相分别用独立的电路实现,将多耗费许多逻辑门,并且占用三个正弦表格。这在设计上是简单的,但在实际上却非常不合理。本文提出一种实现三相分时的思路,大大减少了逻辑数目,仅增加分时信号和信号分离电路,达到只占用一个正弦表格,并且只耗用一个计算电路的效果。试验证明,这种三相分时计算电路稳定、电路结构简单。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图1中D点为待分离的三相正弦数据经幅度调制后的瞬时值,由box1计算产生。在每一个载波周期,从三角波的发生到出现波峰的时刻计算并输出。Box1工作框图如图2所示。
时钟CLK在每个运算周期产生3次上升沿。该时钟图2的“count0_2”以3为模计数,计数值送三选一数据选择器,如图3所示。并列输入的三相数据16、516、266经过该电路变成时间上承接的数据result[9..0],这样送入的三相数据就实现了合成
摘要:简要介绍利用MaxplusII软件来实现VVVF控制SPWM变频调速的方法。设计中提出一种三相分时运算思路,详细阐明其具体实现方式。试验证明,CPLD应用于变频调速系统控制是非、常有效的,使用分时复用电路大大减少了CPLD使用逻辑门的数目。
关键词:三相分时运算 变频调速 可编程逻辑器件
变频调速的实现,目前一般利用CPU加片内外设的专用微处理器。但是,专用微处理器大量占用CPU,受时钟限制,很难实现高精度算法,且引脚I/O口有限。用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乃至仿真、验证、利用ISP(在系统编程)对硬件调试都非常方便,开发周期很短,且I/O口很多,可以随意设定,故用CPLD设计专用芯片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如果非大量应用可直接运用CPLD,价格也可以接受;大量应用可在此基础上设计制造专用芯片(ASIC)。本文研究VVVF变频调速实现的策略,详细介绍应用于该系统的一种分时时复用电路,用CPLD实现。
1 ALTERA公司MaxplusII软件简介
CPLD是可由用户进行编程(又称配置)实现所需逻辑功能的数字集成电路。MaxplusII可编程逻辑开发软件提供了一种与结构无关的设计环境,使应用ALTERA通用CPLD的设计得能方便地进行设计输入、快速处理和器件编程。MaxplusII提供了全面的逻辑设计能力,可将文本、图形和波形等设计输入方法任意组合建立起有层次的单器件或多器件设计。MaxplusII编译器(Compiler)完成最小化和逻辑综合,把设计装配成一个或多个器件并产生编程数据;还可进行设计校验,包括功能仿真、定时仿真、影响速度的关键路径的延时预测以及多系列器件交叉的多器件仿真。Compiler的Fitter(适配)模块应用试探法把经过综合的设计最恰当地用一个或多个器件实现。这种自动适配功能使设计者得以从冗长的布局与布线工作解脱出来。综上所述,以MaxplusII为EDA软件工具,周期短、集成度高、价格合适、可实现强大的逻辑功能。}
2 分时复用思路的实现
由于控制芯片需要输出三相六路SPWM脉冲信号,这就需要在每个载波周期查三解函数表。查三角函数表法取得所需三角函数值的电路结构两种:一种是建立三个相位互差120°的三角函数表,输出的SPWM波形脉冲的脉宽数据通过即时运算电路得到,三相数据分别计算,各占用一个查表电路;一种是通过一个三角函数表,输出的SPWM波形脉冲的脉宽数据通过分时函数表,输出的SPWM波形脉冲的脉宽数据通过分时运算电路得到,运算时间对输出波形不会有什么影响,内部的ROM空间要求也很小。
如果每相分别用独立的电路实现,将多耗费许多逻辑门,并且占用三个正弦表格。这在设计上是简单的,但在实际上却非常不合理。本文提出一种实现三相分时的思路,大大减少了逻辑数目,仅增加分时信号和信号分离电路,达到只占用一个正弦表格,并且只耗用一个计算电路的效果。试验证明,这种三相分时计算电路稳定、电路结构简单。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图1中D点为待分离的三相正弦数据经幅度调制后的瞬时值,由box1计算产生。在每一个载波周期,从三角波的发生到出现波峰的时刻计算并输出。Box1工作框图如图2所示。
时钟CLK在每个运算周期产生3次上升沿。该时钟图2的“count0_2”以3为模计数,计数值送三选一数据选择器,如图3所示。并列输入的三相数据16、516、266经过该电路变成时间上承接的数据result[9..0],这样送入的三相数据就实现了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