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EMI、D类音频放大器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548
低emi调制结构
max9700/max9712利用独特的调制结构以d类效率提供ab类放大器的性能,占用很小电路板空间。max9712可为8w负载提供500mw的功率,max9700能够为8w负载提供高达1.2w的功率。放大器内部有两路比较器对其输入进行监视,并将互补输入电压与锯齿波进行比较。当锯齿波输入幅度超出相应的比较器输入电压时,比较器输出翻转。当输入电压增大或减小时,第一个跳变的比较器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增加,而另一个比较器跳变后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为ton。对于一定的输入信号电平,比较器输出是一个脉宽调制的方波信号,周期由锯齿波振荡器的频率决定,pwm信号控制h桥驱动器,打开或者关闭状态相反的一对mosfet,使得扬声器两端的净电压(vout+ - vout-)随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有效采集音频输入。放大器的动态范围由噪声幅度和锯齿波信号幅度决定。
工作模式
max9700/max9712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固定频率调制(ffm)模式和扩频调制(ssm)模式。ffm模式下可通过sync引脚选择频率,sync=gnd时开关频率为1.1mhz、sync = float时开关频率为1.45mhz。另外,在sync引脚上施加800khz~2mhz的外部ttl时钟,可以使放大器与系统时钟同步(提供完全同步的系统)或将开关谐波的频谱成分分配到不敏感的频段。sync = vdd时放大器工作在ssm模式,在ssm模式下,开关频率在中心频率(1.22mhz)附近随机变化?20khz。调制方案不变,但锯齿波的频率随周期改变,此时能量分散到随频率增长的整个频宽上,而不是将大量频谱能量集中在开关频率的倍频处。在高于几mhz的频带上,emi等效于宽带频谱的白噪声,与传统方案相比,扩频模式使辐射指标改善5db。
无滤波调制
max9700/max9712采用特有的调制方案,可以省去传统d类放大器所需的lc滤波器,既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元件数,又节省了电路板空间和系统成本。当max9700/max9712输入端没有信号时,输出开关波形如图1所示。由于放大器采用差分方式驱动扬声器,两路输出互相抵消,于是扬声器两端空闲模式下的净电压为0,降低了功耗。另外,因为max9712的输出频率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扬声器的带宽,由开关频率引起的音频线圈的偏移非常小,利用扬声器线圈自身的电感和扬声器与人耳的天然滤波作用即可从方波输出中恢复音频成分。为获得最佳效果,也可以用一个大于10mh的电感与扬声器串联。
效率问题
d类放大器的效率由输出级晶体管的工作时间决定。在d类放大器中,输出晶体管如同一个电流调整开关,所消耗的额外功率可以忽略不计,任何与d类输出级有关的功率损耗主要是由mosfet导通电阻与消耗静态电流产生的i×r损耗。d类放大器在加上负载后其输出失调电压不会明显增大静态电流,这是d类放大器功率转换的结果。例如,在ab类器件中,8mv的直流失调电压通过8w负载会额外消耗1ma的电流。而对d类器件来说,8mv的直流失调电压通过8w负载时仅额外消耗8mw的功率。线性放大器理论上的最佳效率为78%,不过该效率仅出现在输出功率的峰值处。标准工作电平(典型的音乐再生电平)下,效率会下降到30%以下,然而,在相同条件下,max9700则可保持80%以上的效率(见图2)。
为了进一步节省功率,max9700/max9712还提供了关断模式,关断模式下电流损耗仅0.1ma,可有效降低功耗、延长电池寿命。此外,放大器内部提供完备的噪声抑制功能,可以在启动与关断时消除瞬态噪声。关断时,h桥为高阻态;启动或上电时,输入放大器为静音状态,内部回路将调制器偏置电压设置到正确的电平,避免在随后启动h桥时产生咔嗒声和噼噗声。启动35ms后,软启动电路解除输入放大器的静音状态。
应用
典型应用电路
max9700/max9712采用差分输入结构,兼容于许多编解码器(codec),并提供比单端输入放大器更佳的噪声抑制能力。在蜂窝电话等装置中,来自射频发送器的高频信号会通过放大器输入端的引线注入。该信号以共模噪声的形式出现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差分输入放大器对两个输入端的差模信号进行放大,作用在输入端的任何共模信号都将被抵消掉。当然,这些放大器也可以配置为单端
低emi调制结构
max9700/max9712利用独特的调制结构以d类效率提供ab类放大器的性能,占用很小电路板空间。max9712可为8w负载提供500mw的功率,max9700能够为8w负载提供高达1.2w的功率。放大器内部有两路比较器对其输入进行监视,并将互补输入电压与锯齿波进行比较。当锯齿波输入幅度超出相应的比较器输入电压时,比较器输出翻转。当输入电压增大或减小时,第一个跳变的比较器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增加,而另一个比较器跳变后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为ton。对于一定的输入信号电平,比较器输出是一个脉宽调制的方波信号,周期由锯齿波振荡器的频率决定,pwm信号控制h桥驱动器,打开或者关闭状态相反的一对mosfet,使得扬声器两端的净电压(vout+ - vout-)随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有效采集音频输入。放大器的动态范围由噪声幅度和锯齿波信号幅度决定。
工作模式
max9700/max9712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固定频率调制(ffm)模式和扩频调制(ssm)模式。ffm模式下可通过sync引脚选择频率,sync=gnd时开关频率为1.1mhz、sync = float时开关频率为1.45mhz。另外,在sync引脚上施加800khz~2mhz的外部ttl时钟,可以使放大器与系统时钟同步(提供完全同步的系统)或将开关谐波的频谱成分分配到不敏感的频段。sync = vdd时放大器工作在ssm模式,在ssm模式下,开关频率在中心频率(1.22mhz)附近随机变化?20khz。调制方案不变,但锯齿波的频率随周期改变,此时能量分散到随频率增长的整个频宽上,而不是将大量频谱能量集中在开关频率的倍频处。在高于几mhz的频带上,emi等效于宽带频谱的白噪声,与传统方案相比,扩频模式使辐射指标改善5db。
无滤波调制
max9700/max9712采用特有的调制方案,可以省去传统d类放大器所需的lc滤波器,既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元件数,又节省了电路板空间和系统成本。当max9700/max9712输入端没有信号时,输出开关波形如图1所示。由于放大器采用差分方式驱动扬声器,两路输出互相抵消,于是扬声器两端空闲模式下的净电压为0,降低了功耗。另外,因为max9712的输出频率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扬声器的带宽,由开关频率引起的音频线圈的偏移非常小,利用扬声器线圈自身的电感和扬声器与人耳的天然滤波作用即可从方波输出中恢复音频成分。为获得最佳效果,也可以用一个大于10mh的电感与扬声器串联。
效率问题
d类放大器的效率由输出级晶体管的工作时间决定。在d类放大器中,输出晶体管如同一个电流调整开关,所消耗的额外功率可以忽略不计,任何与d类输出级有关的功率损耗主要是由mosfet导通电阻与消耗静态电流产生的i×r损耗。d类放大器在加上负载后其输出失调电压不会明显增大静态电流,这是d类放大器功率转换的结果。例如,在ab类器件中,8mv的直流失调电压通过8w负载会额外消耗1ma的电流。而对d类器件来说,8mv的直流失调电压通过8w负载时仅额外消耗8mw的功率。线性放大器理论上的最佳效率为78%,不过该效率仅出现在输出功率的峰值处。标准工作电平(典型的音乐再生电平)下,效率会下降到30%以下,然而,在相同条件下,max9700则可保持80%以上的效率(见图2)。
为了进一步节省功率,max9700/max9712还提供了关断模式,关断模式下电流损耗仅0.1ma,可有效降低功耗、延长电池寿命。此外,放大器内部提供完备的噪声抑制功能,可以在启动与关断时消除瞬态噪声。关断时,h桥为高阻态;启动或上电时,输入放大器为静音状态,内部回路将调制器偏置电压设置到正确的电平,避免在随后启动h桥时产生咔嗒声和噼噗声。启动35ms后,软启动电路解除输入放大器的静音状态。
应用
典型应用电路
max9700/max9712采用差分输入结构,兼容于许多编解码器(codec),并提供比单端输入放大器更佳的噪声抑制能力。在蜂窝电话等装置中,来自射频发送器的高频信号会通过放大器输入端的引线注入。该信号以共模噪声的形式出现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差分输入放大器对两个输入端的差模信号进行放大,作用在输入端的任何共模信号都将被抵消掉。当然,这些放大器也可以配置为单端
上一篇:专业IP设计商—IDM的发展趋势
热门点击
- 安森美半导体公司推出的电源管理芯片NCP10
- 芯片封装工艺流程图
- 芯片测试
- 铅酸蓄电池容量恢复器
- 创惟新型USB摄像头控制芯片耗电不到90mA
- CSR无线蓝牙芯片量产 提供顶级音效质量
- Zensys的Z-Wave芯片ZW0301集
- Silicon Labs发表完全集成式AM/
- Maxim推出低功耗、单链路、10/22位串
- 汽车发动机超温报警器
推荐技术资料
- 单片机版光立方的制作
- N视频: http://v.youku.comN_sh...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