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逻辑器件在“战火”中前进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667
可编程逻辑器件领域的战火越烧越旺。得益于其灵活性和使整机产品快速上市的优势,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和创新趋势明显加快,我们最近经常讨论的structure asic (结构化asic)或platform asic(平台asic)、混合式fpga/asic架构、可编程soc等器件和概念都是围绕着可编程能力展开的新一轮战火。
我个人认为目前新竞争者对于fpga/cpld的地位还并没有造成根本性的威胁。一方面,传统的大型可编程逻辑器件公司,利用其专利保护在该领域的领先性;其次,新的进入者在品牌建立、器件品种、客户培育以及对相关支持工具,如软件的支持程度仍处在探索阶段;三是altera、xilinx等公司在传统的可编程架构上不断强化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功能,如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开发支持特定功能的ip、推出低成本应用器件等;四是可编程逻辑器件呈现出在中、高端强化性能,在低端产品线降低成本的全方位出击方式。
在iic-china 2005期间我与到访中国的altera公司总裁和ceo john danne 交换了对可编程器件领域发展前景和技术动态的看法。
首先,danne认为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经历了在通信领域的广泛认同以后,“价格的下降将使可编程逻辑器件进入到多个领域中,包括显示器、平板电视、汽车、医疗设备、工业控制设备等,”danne表示,“正如我们多次提到的,低成本可编程器件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具特性化的产品。altera在这些领域的销售额已经占到20%以上,而且这个比例在未来还会进一步提高。”各可编程逻辑器件厂商明显加大了对低价格器件的推出力度:altera的max ii cpld系列的最新产品epm2210是一个例子,具有2,210个逻辑单元;xilinx也推出了2美元的spartan-3e器件。
第二,中、高端可编程逻辑器件正在不断强化其数据处理的能力。初期的主要动作在于在器件中集成了软或硬处理器内核,现在已经开始有厂商在可编程器件中集成dsp内核。相对于其它优点来说,fpga/cpld的处理速度和功耗等指标仍然是有待突破的主要领域。“altera目前主要采用软内核,优点是具备更大的灵活性,”danne表示,“从提高速度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在一个fpga中同时安装多个软内核来有效数据提高处理速度。”按照altera的高层人士介绍,目前在一个fpga中可以实现10个nios软内核处理器,并已有用户开始应用到3g的信号处理通道中。
第三,竞争成为可编程器件领域目前的热门话题,正如我所用的一个词汇“战火”。目前,参与到该领域竞争的一个热点产品是structure asic(或称为platform asic),其在asic的基础上集成了可编程配置部分,价格目前介于fpga和标准单元asic之间。“但是,structure asic等器件没有完全回避最后可能还要形成asic的过程,”danne分析到,“fpga直接转到hardcopy省略了nre等费用。甚至hardcopy曾被eetimes的一位编辑称为structure asic的雏形,而且不再需要像asic一样做重复的工程验证。”structure asic在没有应用在批量产品之前,成本仍然相对较高,但又达不到fpga所具备的灵活性。
第四,新型工艺正在不断被可编程逻辑厂商所采用。按照danne的介绍,altera正在进入到65nm、低k工艺,“同时,我们会采用新型材料。”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可编程逻辑器件正处于其鼎盛期,竞争的大环境也在促进集成更多功能,性能不断提高的fpga/cpld器件不断出现。相信工程师们与我一样希望看到更多创新产品的出现,无论是改进型器件还是全新器件。当然,在期待和决定采用新型架构的同时,要关注技术的成熟度和可持续性。从半导体的发展历史上看,适应主流应用潮流的技术和架构都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将有一种新型可编程器件与fpga/cpld并驾齐驱。 |
可编程逻辑器件领域的战火越烧越旺。得益于其灵活性和使整机产品快速上市的优势,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和创新趋势明显加快,我们最近经常讨论的structure asic (结构化asic)或platform asic(平台asic)、混合式fpga/asic架构、可编程soc等器件和概念都是围绕着可编程能力展开的新一轮战火。
我个人认为目前新竞争者对于fpga/cpld的地位还并没有造成根本性的威胁。一方面,传统的大型可编程逻辑器件公司,利用其专利保护在该领域的领先性;其次,新的进入者在品牌建立、器件品种、客户培育以及对相关支持工具,如软件的支持程度仍处在探索阶段;三是altera、xilinx等公司在传统的可编程架构上不断强化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功能,如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开发支持特定功能的ip、推出低成本应用器件等;四是可编程逻辑器件呈现出在中、高端强化性能,在低端产品线降低成本的全方位出击方式。
在iic-china 2005期间我与到访中国的altera公司总裁和ceo john danne 交换了对可编程器件领域发展前景和技术动态的看法。
首先,danne认为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经历了在通信领域的广泛认同以后,“价格的下降将使可编程逻辑器件进入到多个领域中,包括显示器、平板电视、汽车、医疗设备、工业控制设备等,”danne表示,“正如我们多次提到的,低成本可编程器件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具特性化的产品。altera在这些领域的销售额已经占到20%以上,而且这个比例在未来还会进一步提高。”各可编程逻辑器件厂商明显加大了对低价格器件的推出力度:altera的max ii cpld系列的最新产品epm2210是一个例子,具有2,210个逻辑单元;xilinx也推出了2美元的spartan-3e器件。
第二,中、高端可编程逻辑器件正在不断强化其数据处理的能力。初期的主要动作在于在器件中集成了软或硬处理器内核,现在已经开始有厂商在可编程器件中集成dsp内核。相对于其它优点来说,fpga/cpld的处理速度和功耗等指标仍然是有待突破的主要领域。“altera目前主要采用软内核,优点是具备更大的灵活性,”danne表示,“从提高速度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在一个fpga中同时安装多个软内核来有效数据提高处理速度。”按照altera的高层人士介绍,目前在一个fpga中可以实现10个nios软内核处理器,并已有用户开始应用到3g的信号处理通道中。
第三,竞争成为可编程器件领域目前的热门话题,正如我所用的一个词汇“战火”。目前,参与到该领域竞争的一个热点产品是structure asic(或称为platform asic),其在asic的基础上集成了可编程配置部分,价格目前介于fpga和标准单元asic之间。“但是,structure asic等器件没有完全回避最后可能还要形成asic的过程,”danne分析到,“fpga直接转到hardcopy省略了nre等费用。甚至hardcopy曾被eetimes的一位编辑称为structure asic的雏形,而且不再需要像asic一样做重复的工程验证。”structure asic在没有应用在批量产品之前,成本仍然相对较高,但又达不到fpga所具备的灵活性。
第四,新型工艺正在不断被可编程逻辑厂商所采用。按照danne的介绍,altera正在进入到65nm、低k工艺,“同时,我们会采用新型材料。”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可编程逻辑器件正处于其鼎盛期,竞争的大环境也在促进集成更多功能,性能不断提高的fpga/cpld器件不断出现。相信工程师们与我一样希望看到更多创新产品的出现,无论是改进型器件还是全新器件。当然,在期待和决定采用新型架构的同时,要关注技术的成熟度和可持续性。从半导体的发展历史上看,适应主流应用潮流的技术和架构都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将有一种新型可编程器件与fpga/cpld并驾齐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