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知识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1235
1、问:为什么有些esd地线有阻抗而有些没有呢?
答:esd地线的目的是将一导电面连接到与电源地等电位的地方, “硬地”是用不具有附加电阻的地线直接连接到地的;电源地与公共点接点之间的电阻基本为0ω。“软地”是具有内部串联电阻的地线,典型值为1m,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限制当操作者暴露在110v和最大250v的环境中时可能产生的伤害电流。esd联合会aneos/esd s6.1—1991建议用“硬地”方式使esd台面或者地板垫子接地。
2、问:我常穿一只防静电鞋,但常被告之两脚都要穿,为什么?
答:防静电鞋仅在穿戴正确并且要与导电地板或消耗地连在一起时才起作用。行走是摩擦生电的一个极好的例子。若你正确使用防静电鞋,且与esd地板紧密连接,那么你身上的电荷泄入到地。因此,你与地之间构成的网络在电压上是相同的,但你一抬起穿有防静电鞋的脚,你就会再次充电,要么从你的衣服感应,要么因为摩擦和抬脚而产生摩擦电。若你穿有两只防静电鞋,你就会进一步大大减小比几伏电压高得多的净电荷的机会(典型值为2000—5000v),因为你处于接地状态时间延长了,所以建议在靠近运动物体时,务必穿一双防静电鞋。
3、问:需要在机器与地间连接1m电阻吗?
答:不需要。参照生产厂商在机器或设备方面接地的要求可知,1m电阻是用于保护人体的,参考以下的问题。旁注:将所有靠近esd敏感工作站的孤立导体接地都是有好处的。可使意外的电场或电荷积累减至最小。
4、问:1m电阻在半导体装配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假设1:我们正谈论esd控制问题;假设2:人体与半导体及带有半导体的器件接触 ,在防静电腕、防静电鞋、拉链、地线等地方均可发现1m串联电阻,其作用是限制可通过人体的电流量,保护人体安全。1m电阻的主要限定要求是:在250v交流有效值时,电流被限制到250微安,正好是大多数人的感知水平(神经系统发生反射的临界值)。电流在休表及体内物理感知的不同取决于人体大小、重量、水份、皮肤条件等。
5、问:内部含有电路板的装运箱是否需盖上盖子?这些装运箱是如何工作的?
答:一般需要盖上盖子,正确安装在装运箱上的盖子能对其内的电路板提供足够强的屏蔽,这些装运箱不仅能提供通常用途下的机械完整性,而且也能为内部提供esd安全性。若拿掉盖子,任何杂散电场都可以引起电路板上众多独立导体的充电,这些诱生电荷是esd的产生源。杂散电场的潜在源是很多的:人、衣物,未接地二轮车、显示器、家具、分隔间、任一非接地导体、任一绝缘体、电磁干扰等。在敞开的esd装运箱中的电路板,在用接地车运输时会经过(或暴露到)几个带电源(电场),也会使内部设备发生问题。
6、问:若脚垫和防静电腕连到一起,它们需连到大地吗?
答:不,只是所处理的设备应拔去插头且电气连接到esd地,只要导电部分(体表皮肤、esd脚垫、设备机壳、操作部件等)是等势的,esd(泄放电荷)就不会发生,大地很适合作基准电压,如果你确认所有导电部分都连到地,那么就保证了这些导电部分均处于相同的电位,一旦两导体间存在电势差,就会导致电荷泄放产生esd。
7、问;环境空气的相对温度是如何影响esd的?
答:相对湿度(rh)对表面积累电荷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相对湿度越高,零部件储存电荷的时间就越短,表面电荷减小(因为相对湿度增加)的方式可通过复合或传导,当相对湿度增加,空气的电导率也随之增加。但即使是在100%相对湿度时,电荷泄放速率的增加也不能取代适当的esd控制操作规程。
8、问:相对温度的百分比是需控制在某一特定值?若是,如何才能决定这一数值呢?
答:在空气逐渐干燥时(相对温度的百分比减小),产生静电的能力变化是确定且明显的。在相对湿度10%(很干燥的空气)时,在地毯上行走时,就能产生35kv的电荷,但在相对湿度55%时将锐减至7.5kv。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的最佳范围在25%—50%。一些清洁场所一般要求相对湿度在50%,由于存在对腐蚀和湿度的影响较敏感的器件,其他环境需要较低的相对湿度。在最佳湿度范围检验设备及esd抑制产品,有些esd抑制产品是与湿度有关的。
9、问:强磁场(比如磁铁)会引起esd吗?磁场与esd间有一些什么联系吗?
答:只要磁场源和物体都是静止的,就不会由于强磁场而产生esd。磁场波动或物体移过磁力线,则将感应出电流(假如物体是导电的)。完全暴露在脉动磁场中的孤立导体,将积累足够的电荷而引起esd问题,磁场也可从电磁噪声(emi)产生,如果没有正确地屏蔽,那么就将会在孤立的导体上感应电流(电荷),有些emi源是pc、esd、变压器、荧光灯等,在一般工作环境中,这些很可能是不太重要的骚扰源。
10、问:我们的电子装配车间有esd导电地板,使用esd专用接地鞋带,要求每个操作人员都要穿钢趾安全鞋。若不穿esd专用接地鞋带,则不能通过接地鞋带检测器。我
1、问:为什么有些esd地线有阻抗而有些没有呢?
答:esd地线的目的是将一导电面连接到与电源地等电位的地方, “硬地”是用不具有附加电阻的地线直接连接到地的;电源地与公共点接点之间的电阻基本为0ω。“软地”是具有内部串联电阻的地线,典型值为1m,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限制当操作者暴露在110v和最大250v的环境中时可能产生的伤害电流。esd联合会aneos/esd s6.1—1991建议用“硬地”方式使esd台面或者地板垫子接地。
2、问:我常穿一只防静电鞋,但常被告之两脚都要穿,为什么?
答:防静电鞋仅在穿戴正确并且要与导电地板或消耗地连在一起时才起作用。行走是摩擦生电的一个极好的例子。若你正确使用防静电鞋,且与esd地板紧密连接,那么你身上的电荷泄入到地。因此,你与地之间构成的网络在电压上是相同的,但你一抬起穿有防静电鞋的脚,你就会再次充电,要么从你的衣服感应,要么因为摩擦和抬脚而产生摩擦电。若你穿有两只防静电鞋,你就会进一步大大减小比几伏电压高得多的净电荷的机会(典型值为2000—5000v),因为你处于接地状态时间延长了,所以建议在靠近运动物体时,务必穿一双防静电鞋。
3、问:需要在机器与地间连接1m电阻吗?
答:不需要。参照生产厂商在机器或设备方面接地的要求可知,1m电阻是用于保护人体的,参考以下的问题。旁注:将所有靠近esd敏感工作站的孤立导体接地都是有好处的。可使意外的电场或电荷积累减至最小。
4、问:1m电阻在半导体装配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假设1:我们正谈论esd控制问题;假设2:人体与半导体及带有半导体的器件接触 ,在防静电腕、防静电鞋、拉链、地线等地方均可发现1m串联电阻,其作用是限制可通过人体的电流量,保护人体安全。1m电阻的主要限定要求是:在250v交流有效值时,电流被限制到250微安,正好是大多数人的感知水平(神经系统发生反射的临界值)。电流在休表及体内物理感知的不同取决于人体大小、重量、水份、皮肤条件等。
5、问:内部含有电路板的装运箱是否需盖上盖子?这些装运箱是如何工作的?
答:一般需要盖上盖子,正确安装在装运箱上的盖子能对其内的电路板提供足够强的屏蔽,这些装运箱不仅能提供通常用途下的机械完整性,而且也能为内部提供esd安全性。若拿掉盖子,任何杂散电场都可以引起电路板上众多独立导体的充电,这些诱生电荷是esd的产生源。杂散电场的潜在源是很多的:人、衣物,未接地二轮车、显示器、家具、分隔间、任一非接地导体、任一绝缘体、电磁干扰等。在敞开的esd装运箱中的电路板,在用接地车运输时会经过(或暴露到)几个带电源(电场),也会使内部设备发生问题。
6、问:若脚垫和防静电腕连到一起,它们需连到大地吗?
答:不,只是所处理的设备应拔去插头且电气连接到esd地,只要导电部分(体表皮肤、esd脚垫、设备机壳、操作部件等)是等势的,esd(泄放电荷)就不会发生,大地很适合作基准电压,如果你确认所有导电部分都连到地,那么就保证了这些导电部分均处于相同的电位,一旦两导体间存在电势差,就会导致电荷泄放产生esd。
7、问;环境空气的相对温度是如何影响esd的?
答:相对湿度(rh)对表面积累电荷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相对湿度越高,零部件储存电荷的时间就越短,表面电荷减小(因为相对湿度增加)的方式可通过复合或传导,当相对湿度增加,空气的电导率也随之增加。但即使是在100%相对湿度时,电荷泄放速率的增加也不能取代适当的esd控制操作规程。
8、问:相对温度的百分比是需控制在某一特定值?若是,如何才能决定这一数值呢?
答:在空气逐渐干燥时(相对温度的百分比减小),产生静电的能力变化是确定且明显的。在相对湿度10%(很干燥的空气)时,在地毯上行走时,就能产生35kv的电荷,但在相对湿度55%时将锐减至7.5kv。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的最佳范围在25%—50%。一些清洁场所一般要求相对湿度在50%,由于存在对腐蚀和湿度的影响较敏感的器件,其他环境需要较低的相对湿度。在最佳湿度范围检验设备及esd抑制产品,有些esd抑制产品是与湿度有关的。
9、问:强磁场(比如磁铁)会引起esd吗?磁场与esd间有一些什么联系吗?
答:只要磁场源和物体都是静止的,就不会由于强磁场而产生esd。磁场波动或物体移过磁力线,则将感应出电流(假如物体是导电的)。完全暴露在脉动磁场中的孤立导体,将积累足够的电荷而引起esd问题,磁场也可从电磁噪声(emi)产生,如果没有正确地屏蔽,那么就将会在孤立的导体上感应电流(电荷),有些emi源是pc、esd、变压器、荧光灯等,在一般工作环境中,这些很可能是不太重要的骚扰源。
10、问:我们的电子装配车间有esd导电地板,使用esd专用接地鞋带,要求每个操作人员都要穿钢趾安全鞋。若不穿esd专用接地鞋带,则不能通过接地鞋带检测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