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AG口及其对Flash的在线编程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594
摘要:通过jtag实现对flash在线编程。首先,介绍jtag的定义、结构及引脚的定义,并阐述jtag状态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jtag口的边界扫描寄存器,给出实现jtag在线写flash的电路,和如何通过jtag实现flash的编程及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jtag flash 在线编程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在一些高端的掌上设备中,都使用了flash芯片,如compaq的ipaq、联想的天祺系列等产品。但对于研发人员来说,在开发阶段需要大量的程序调试,就意味着要对flash进行擦除和改写的工作,因此,如何对flash进行在线编程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一种通过jtag对flash进行的在线编程方法。
1 jtag简介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是1985年制定的检测pcb和ic芯片的一个标准,1990年被修改后成为ieee的一个标准,即ieee1149.1-1990。通过这个标准,可对具有jtag口芯片的硬件电路进行边界扫描和故障检测。
图1 tap控制器的状态机框图
具有jtag口的芯片都有如下jtag引脚定义:
tck——测试时钟输入;
tdi——测试数据输入,数据通过tdi输入jtag口;
tdo——测试数据输出,数据通过tdo从jtag口输出;
tms——测试模式选择,tms用来设置jtag口处于某种特定的测试模式。
可选引脚trst——测试复位,输入引脚,低电平有效。
含有jtag口的芯片种类较多,如cpu、dsp、cpld等。
jtag内部有一个状态机,称为tap控制器。tap控制器的状态机通过tck和tms进行状态的改变,实现数据和指令的输入。图1为tap控制器的状态机框图。
2 jtag芯片的边界扫描寄存器
jtag标准定义了一个串行的移位寄存器。寄存器的每一个单元分配给ic芯片的相应引脚,每一个独立的单元称为bsc(boundary-scan cell)边界扫描单元。这个串联的bsc在ic内部构成jtag回路,所有的bsr(boundary-scan register)边界扫描寄存器通过jtag测试激活,平时这些引脚保持正常的ic功能。图2为具有jtag口的ic内部bsr单元与引脚的关系。
3 jtag在线写flash的硬件电路设计和与pc的连接方式
以含jtag接口的strongarm sa1110为例,flash为intel 28f128j32 16mb容量。sa1110的jtag的tck、tdi、tms、tdo分别接pc并口的2、3、4、11线上,通过程序将对jtag口的控制指令和目标代码从pc的并口写入jtag的bsr中。在设计pcb时,必须将sa1110的数据线和地址线及控制线与flash的地线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相连。因sa1110的数据线、地址线及控制线的引脚上都有其相应bsc,只要用jtag指令将数据、地址及控制信号送到其bsc中,就可通过bsc对应的引脚将信号送给flash,实现对flash的操作。jtag的系统板设计和连线关系如图3所示。
4 通过使用tap状态机的指令实行对flash的操作
通过tck、tms的设置,可将jtag设置为接收指令或数据状态。jtag常用指令如下:
sample/preload——用此指令采样bsc内容或将数据写入bsc单元;
extest——当执行此指令时,bsc的内容通过引脚送到其连接的相应芯片的引脚,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指令实现在线写flash的;
bypass——此指令将一个一位寄存器轩于bsc的移位回路中,即仅有一个一位寄存器处于tdi和tdo之间。
在pcb电路设计好后,即可用程序先将对jtag的控制指令,通过tdi送入jtag控制器的指令寄存器中。再通过tdi将要写flash的地址、数据及控制线信号入bsr中,并将数据锁存到bsc中,用extest指令通过bsc将写入flash。
5 软件编程
在线写flash的程序用turbo c编写。程序使用pc的并行口,将程序通过含有jtag的芯片写入flash芯片。程序先对pc的并口初始化,对jtag口复位和测试,并读flash,判断是否加锁。如加锁,必须先解锁,方可进行操作。写flash之前,必须对其先擦除。将jtag芯片设置在extest
摘要:通过jtag实现对flash在线编程。首先,介绍jtag的定义、结构及引脚的定义,并阐述jtag状态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jtag口的边界扫描寄存器,给出实现jtag在线写flash的电路,和如何通过jtag实现flash的编程及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jtag flash 在线编程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在一些高端的掌上设备中,都使用了flash芯片,如compaq的ipaq、联想的天祺系列等产品。但对于研发人员来说,在开发阶段需要大量的程序调试,就意味着要对flash进行擦除和改写的工作,因此,如何对flash进行在线编程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一种通过jtag对flash进行的在线编程方法。
1 jtag简介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是1985年制定的检测pcb和ic芯片的一个标准,1990年被修改后成为ieee的一个标准,即ieee1149.1-1990。通过这个标准,可对具有jtag口芯片的硬件电路进行边界扫描和故障检测。
图1 tap控制器的状态机框图
具有jtag口的芯片都有如下jtag引脚定义:
tck——测试时钟输入;
tdi——测试数据输入,数据通过tdi输入jtag口;
tdo——测试数据输出,数据通过tdo从jtag口输出;
tms——测试模式选择,tms用来设置jtag口处于某种特定的测试模式。
可选引脚trst——测试复位,输入引脚,低电平有效。
含有jtag口的芯片种类较多,如cpu、dsp、cpld等。
jtag内部有一个状态机,称为tap控制器。tap控制器的状态机通过tck和tms进行状态的改变,实现数据和指令的输入。图1为tap控制器的状态机框图。
2 jtag芯片的边界扫描寄存器
jtag标准定义了一个串行的移位寄存器。寄存器的每一个单元分配给ic芯片的相应引脚,每一个独立的单元称为bsc(boundary-scan cell)边界扫描单元。这个串联的bsc在ic内部构成jtag回路,所有的bsr(boundary-scan register)边界扫描寄存器通过jtag测试激活,平时这些引脚保持正常的ic功能。图2为具有jtag口的ic内部bsr单元与引脚的关系。
3 jtag在线写flash的硬件电路设计和与pc的连接方式
以含jtag接口的strongarm sa1110为例,flash为intel 28f128j32 16mb容量。sa1110的jtag的tck、tdi、tms、tdo分别接pc并口的2、3、4、11线上,通过程序将对jtag口的控制指令和目标代码从pc的并口写入jtag的bsr中。在设计pcb时,必须将sa1110的数据线和地址线及控制线与flash的地线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相连。因sa1110的数据线、地址线及控制线的引脚上都有其相应bsc,只要用jtag指令将数据、地址及控制信号送到其bsc中,就可通过bsc对应的引脚将信号送给flash,实现对flash的操作。jtag的系统板设计和连线关系如图3所示。
4 通过使用tap状态机的指令实行对flash的操作
通过tck、tms的设置,可将jtag设置为接收指令或数据状态。jtag常用指令如下:
sample/preload——用此指令采样bsc内容或将数据写入bsc单元;
extest——当执行此指令时,bsc的内容通过引脚送到其连接的相应芯片的引脚,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指令实现在线写flash的;
bypass——此指令将一个一位寄存器轩于bsc的移位回路中,即仅有一个一位寄存器处于tdi和tdo之间。
在pcb电路设计好后,即可用程序先将对jtag的控制指令,通过tdi送入jtag控制器的指令寄存器中。再通过tdi将要写flash的地址、数据及控制线信号入bsr中,并将数据锁存到bsc中,用extest指令通过bsc将写入flash。
5 软件编程
在线写flash的程序用turbo c编写。程序使用pc的并行口,将程序通过含有jtag的芯片写入flash芯片。程序先对pc的并口初始化,对jtag口复位和测试,并读flash,判断是否加锁。如加锁,必须先解锁,方可进行操作。写flash之前,必须对其先擦除。将jtag芯片设置在ex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