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单片机在蓄电池剩余电量测试仪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7/9/10 0:00:00 访问次数:1814
摘要:利用一代AVR单片机(AT90S8515)实现蓄电池剩余电量在线测量。该方法通过实时测量蓄电池内阻,推算出剩余电量。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单片机 在线测量 蓄电池 剩余电量
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已在计算机网络、通主、电力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蓄电沁的荷电量与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密切相关,蓄电池剩余电量睦高,系统可靠性越高,否则反之。对于一些重要的用电领域,例如信息处理中心,如果能在既不消耗蓄电池的能量,又不影响用电设备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实现蓄电池剩余电量的在线监测,将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近几年随着IT产业的迅速发展,电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剩余电量精确预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预测蓄电池剩余电量的常见方法有:密度法、开路电压法、放电法、内阻法。前三种方法测量精度较低且不适合密封蓄电池的在线测量,故较难实用。内阻法对被测蓄电池的影响很小,且蓄电池完全充电(充满)和完全放电(放完)时,其内阻相差2-4倍左右,因此,用内阻法预测蓄电池剩余电量有较高的精度,正逐步得到实际应用。
1 内阻法测量原理
1.1 蓄电池等效模型
蓄电池交流待效阻抗Z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R1、R2为正、负电极的极化电阻;
C1、C2为正、负电极和极化电容;
L为引线电感;
Rn为电池欧姆电阻。
蓄电池欧姆电阻Rn表征了电池的荷电程度。便为了简化测量通常从等效阻抗Z中仅分离纯电阻R(R由RΩ、R1、R2构成),R和RΩ之间呈线性关系, 故可用R间接地表征电池荷电程度。
1. 2 四线法内阻测量
由于蓄电池内阻很小,一般为uΩ-Ωm级,因此测量线的阻抗就变得不可忽略,为此采用四线法测量,即将驱动电流回路和感应电压电路分开。内阻四线法测量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中R2为取样电阻。
测量蓄电池内阻的方法是:在蓄电池的两端施加一恒定的交流音频电流源is,然后检测电池两端电压Vo,以及is和V0两者之间的夹角θ。三者之间关系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Z=Vo/io
R=Zcosθ
R即为我们需要获取的蓄池内阻。
1.3 剩余电量的测量原理
研究表明,电池的内阻与荷电程度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0.88左右),通过测量电池内阻可较准确地预测其剩余电量。蓄电池内阻与剩余电量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
具本实施的方法是:将蓄电池充满电(以12V蓄电池为例,充电至13.8V,浮充电流至10mA。)然后以0.1C放电率对电池放电,记录放电过程中内阴与电量的大小。当蓄电池放
摘要:利用一代AVR单片机(AT90S8515)实现蓄电池剩余电量在线测量。该方法通过实时测量蓄电池内阻,推算出剩余电量。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单片机 在线测量 蓄电池 剩余电量
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已在计算机网络、通主、电力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蓄电沁的荷电量与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密切相关,蓄电池剩余电量睦高,系统可靠性越高,否则反之。对于一些重要的用电领域,例如信息处理中心,如果能在既不消耗蓄电池的能量,又不影响用电设备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实现蓄电池剩余电量的在线监测,将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近几年随着IT产业的迅速发展,电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剩余电量精确预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预测蓄电池剩余电量的常见方法有:密度法、开路电压法、放电法、内阻法。前三种方法测量精度较低且不适合密封蓄电池的在线测量,故较难实用。内阻法对被测蓄电池的影响很小,且蓄电池完全充电(充满)和完全放电(放完)时,其内阻相差2-4倍左右,因此,用内阻法预测蓄电池剩余电量有较高的精度,正逐步得到实际应用。
1 内阻法测量原理
1.1 蓄电池等效模型
蓄电池交流待效阻抗Z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R1、R2为正、负电极的极化电阻;
C1、C2为正、负电极和极化电容;
L为引线电感;
Rn为电池欧姆电阻。
蓄电池欧姆电阻Rn表征了电池的荷电程度。便为了简化测量通常从等效阻抗Z中仅分离纯电阻R(R由RΩ、R1、R2构成),R和RΩ之间呈线性关系, 故可用R间接地表征电池荷电程度。
1. 2 四线法内阻测量
由于蓄电池内阻很小,一般为uΩ-Ωm级,因此测量线的阻抗就变得不可忽略,为此采用四线法测量,即将驱动电流回路和感应电压电路分开。内阻四线法测量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中R2为取样电阻。
测量蓄电池内阻的方法是:在蓄电池的两端施加一恒定的交流音频电流源is,然后检测电池两端电压Vo,以及is和V0两者之间的夹角θ。三者之间关系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Z=Vo/io
R=Zcosθ
R即为我们需要获取的蓄池内阻。
1.3 剩余电量的测量原理
研究表明,电池的内阻与荷电程度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0.88左右),通过测量电池内阻可较准确地预测其剩余电量。蓄电池内阻与剩余电量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
具本实施的方法是:将蓄电池充满电(以12V蓄电池为例,充电至13.8V,浮充电流至10mA。)然后以0.1C放电率对电池放电,记录放电过程中内阴与电量的大小。当蓄电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