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08/5/26 0:00:00 访问次数:2866

        

    

    

    o 引言

    传统的用于电子设备前端的二极管整流器,作为一个谐波电流源,干扰电网线电压,产生向四周辐射和沿导线传播的电磁干扰,导致电源的利用效率下降。近几年来,为了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61000-3-2的谐波准则,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从早期的无源电路发展到现在的有源电路;从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发展到非线性控制方法,新的拓扑和技术不断涌现。本文归纳和总结了现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主要技术和发展趋势。

    

    1 功率因数(pf)的定义

    功率因数(pf)是指交流输入有功功率(p)与输入视在功率(s)的比值。即

    

    

    式中:i1为输入基波电流有效值;

    为输入电流失真系数;

    irms为输入电流有效值;

    cosφ为基波电压与基波电流之间的相移因数。

    可见pf由γ和cosφ决定。cosφ低,则表示用电电器设备的无功功率大,设备利用率低,导线、变压器绕组损耗大。γ值低,则表示输入电流谐波分量大,对电网造成污染,严重时,对三相四线制供电还会造成中线电位偏移,致使用电电器设备损坏。由于常规整流装置使用晶闸管或二极管,整流器件的导通角远小于180°,从而产生大量谐波电流成分,而谐波电流不做功,只有基波电流做功,功率因数很低。全桥整流器电压和电流波形图如图1所示。

    

    

    

    2 功率因数校正实现方法

    由式(1)可知,要提高功率因数有两个途径,即使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同相位;使输入电流正弦化。

    利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可以使交流输入电流波形完全跟踪交流输入电压波形,使输入电流波形呈纯正弦波,并且和输入电压同相位,此时整流器的负载可等效为纯电阻。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无源校正电路通常由大容量的电感、电容组成。虽然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得到的功率因数不如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高,但仍然可以使功率因数提高到o.7~0.8,因而在中小功率电源中被广泛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推广。它是在桥式整流器与输出电容滤波器之间加入一个功率变换电路,使功率因数接近1。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工作于高频开关状态,体积小、重量轻,比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效率高。本文主要讨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法。

    

    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分类

    3.l 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拓扑分类

    3.1.1 降压式

    因噪声大,滤波困难,功率开关管上电压应力大,控制驱动电平浮动,很少被采用。

    3.1.2 升/降压式

    须用二个功率开关管,有一个功率开关管的驱动控制信号浮动,电路复杂,较少采用。

    3.1.3 反激式

    输出与输入隔离,输出电压可以任意选择,采用简单电压型控制,适用于150w以下功率的应用场合。典型电路如图2所示。

    

    

    

    3.1.4 升压式(boost)

    简单电流型控制,户f值高,总谐波失真(thd)小,效率高,但是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典型电路如图3所示。适用于75~2000w功率范围的应用场合,应用最为广泛。它具有以下优点:电路中的电感l适用于电流型控制;由于升压型apfc的预调整作用在输出电容器c上保持高电压,所以电容器c体积小、储能大;在整个交流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内能保持很高的功率因数;当输入电流连续时,易于emi滤波;升压电感l能阻止快速的电压、电流瞬变,提高了电路工作可靠性。

    

    

    

    3.2 按输入电流的控制原理分类

    3.2.1 平均电流型

    工作频率固定,输入

        

    

    

    o 引言

    传统的用于电子设备前端的二极管整流器,作为一个谐波电流源,干扰电网线电压,产生向四周辐射和沿导线传播的电磁干扰,导致电源的利用效率下降。近几年来,为了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61000-3-2的谐波准则,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从早期的无源电路发展到现在的有源电路;从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发展到非线性控制方法,新的拓扑和技术不断涌现。本文归纳和总结了现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主要技术和发展趋势。

    

    1 功率因数(pf)的定义

    功率因数(pf)是指交流输入有功功率(p)与输入视在功率(s)的比值。即

    

    

    式中:i1为输入基波电流有效值;

    为输入电流失真系数;

    irms为输入电流有效值;

    cosφ为基波电压与基波电流之间的相移因数。

    可见pf由γ和cosφ决定。cosφ低,则表示用电电器设备的无功功率大,设备利用率低,导线、变压器绕组损耗大。γ值低,则表示输入电流谐波分量大,对电网造成污染,严重时,对三相四线制供电还会造成中线电位偏移,致使用电电器设备损坏。由于常规整流装置使用晶闸管或二极管,整流器件的导通角远小于180°,从而产生大量谐波电流成分,而谐波电流不做功,只有基波电流做功,功率因数很低。全桥整流器电压和电流波形图如图1所示。

    

    

    

    2 功率因数校正实现方法

    由式(1)可知,要提高功率因数有两个途径,即使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同相位;使输入电流正弦化。

    利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可以使交流输入电流波形完全跟踪交流输入电压波形,使输入电流波形呈纯正弦波,并且和输入电压同相位,此时整流器的负载可等效为纯电阻。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无源校正电路通常由大容量的电感、电容组成。虽然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得到的功率因数不如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高,但仍然可以使功率因数提高到o.7~0.8,因而在中小功率电源中被广泛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推广。它是在桥式整流器与输出电容滤波器之间加入一个功率变换电路,使功率因数接近1。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工作于高频开关状态,体积小、重量轻,比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效率高。本文主要讨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法。

    

    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分类

    3.l 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拓扑分类

    3.1.1 降压式

    因噪声大,滤波困难,功率开关管上电压应力大,控制驱动电平浮动,很少被采用。

    3.1.2 升/降压式

    须用二个功率开关管,有一个功率开关管的驱动控制信号浮动,电路复杂,较少采用。

    3.1.3 反激式

    输出与输入隔离,输出电压可以任意选择,采用简单电压型控制,适用于150w以下功率的应用场合。典型电路如图2所示。

    

    

    

    3.1.4 升压式(boost)

    简单电流型控制,户f值高,总谐波失真(thd)小,效率高,但是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典型电路如图3所示。适用于75~2000w功率范围的应用场合,应用最为广泛。它具有以下优点:电路中的电感l适用于电流型控制;由于升压型apfc的预调整作用在输出电容器c上保持高电压,所以电容器c体积小、储能大;在整个交流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内能保持很高的功率因数;当输入电流连续时,易于emi滤波;升压电感l能阻止快速的电压、电流瞬变,提高了电路工作可靠性。

    

    

    

    3.2 按输入电流的控制原理分类

    3.2.1 平均电流型

    工作频率固定,输入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Seeed Studio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