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Gs单相接地故障选段研究
发布时间:2019/8/28 21:17:19 访问次数:7871
NUGs单相接地故障选段研究
NUGS单相接地后允许运行1~2h,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却会威胁另外两相的绝缘,因此应能尽快查找到单相接地区段并加以排除。基于"U的选段方法主要有3种:
(l)每时断开故障线路法
以图⒎12为例分析,断开变电站开关Ql,在30s内合上,并对单相接地故障信号进行观察;若合间后立即有单相接地故障信号,为b段单相接地;若合间后30s有单相接地故障信号,为o段单相接地;若合闸后ωs有单相接地故障信号,为d段单相接地。
(2)电容电流差值法
以图⒎12为例,当d区间发生接地故障时,如图⒎12中虚线所示,则Q4、Q5开关都将不会有故障电流流过,而只有Q1、Q2、Q3开关有故障电流流过,且流过Ql、Q2、Q3开关的零序电流从小到大依次是:fQl<气<fQ3,两两之间相差一个区间的对地电容电流数值。
(3)零序电流定值法
从原理上讲,发生单相接地后,各开关处流过的零序电流都会有所变化,因而可通过零序电流超过某一定值,来确定故障区段。以上3种方法都有其缺陷,分析如下:短时断开故障线路法是以短时停电为代价的,这影响了供电可靠性,阻碍馈线自动化的实现;电容电流差值法理论上虽相差一电容电流,似乎可依据电流大小来判断,然而由于这一电容电流差值甚小,实际中它们在数值上是很难分清大小的,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在实际运行中正确选段;零序电流定值法往往也是不可靠的,这是因为如果负荷三相不平衡的话,也会造成很大的零序电流,导致误动。
针对以上种种选段方法的缺陷,下面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基于FTU的突变量选段方法。
对于辐射状网,判断故障区段,可根据馈线沿线各开关是否流过故障电流来进行判断。假设馈线上出现单一的故障,显然故障区段应当位于从电源侧到末梢方向最后一个经历了故障电流的开关和第一个未经历故障电流的开关之间的区段,进而得到故障选段的实用判据为:接地区段可以定为最后一个有零序电流突变的开关和第一个没有零序电流突变的开关之间的区域。
各"U将单相接地故障前后各开关零序电流值上报给配网自动化控制中心,通过对比分析,就可以准确的确定哪些开关经历了突然增大的零序电流,哪些开关的零序电流基本未发生变化,从而判断出单相接地位置的可能区段。
NUGs单相接地故障选段研究
NUGS单相接地后允许运行1~2h,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却会威胁另外两相的绝缘,因此应能尽快查找到单相接地区段并加以排除。基于"U的选段方法主要有3种:
(l)每时断开故障线路法
以图⒎12为例分析,断开变电站开关Ql,在30s内合上,并对单相接地故障信号进行观察;若合间后立即有单相接地故障信号,为b段单相接地;若合间后30s有单相接地故障信号,为o段单相接地;若合闸后ωs有单相接地故障信号,为d段单相接地。
(2)电容电流差值法
以图⒎12为例,当d区间发生接地故障时,如图⒎12中虚线所示,则Q4、Q5开关都将不会有故障电流流过,而只有Q1、Q2、Q3开关有故障电流流过,且流过Ql、Q2、Q3开关的零序电流从小到大依次是:fQl<气<fQ3,两两之间相差一个区间的对地电容电流数值。
(3)零序电流定值法
从原理上讲,发生单相接地后,各开关处流过的零序电流都会有所变化,因而可通过零序电流超过某一定值,来确定故障区段。以上3种方法都有其缺陷,分析如下:短时断开故障线路法是以短时停电为代价的,这影响了供电可靠性,阻碍馈线自动化的实现;电容电流差值法理论上虽相差一电容电流,似乎可依据电流大小来判断,然而由于这一电容电流差值甚小,实际中它们在数值上是很难分清大小的,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在实际运行中正确选段;零序电流定值法往往也是不可靠的,这是因为如果负荷三相不平衡的话,也会造成很大的零序电流,导致误动。
针对以上种种选段方法的缺陷,下面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基于FTU的突变量选段方法。
对于辐射状网,判断故障区段,可根据馈线沿线各开关是否流过故障电流来进行判断。假设馈线上出现单一的故障,显然故障区段应当位于从电源侧到末梢方向最后一个经历了故障电流的开关和第一个未经历故障电流的开关之间的区段,进而得到故障选段的实用判据为:接地区段可以定为最后一个有零序电流突变的开关和第一个没有零序电流突变的开关之间的区域。
各"U将单相接地故障前后各开关零序电流值上报给配网自动化控制中心,通过对比分析,就可以准确的确定哪些开关经历了突然增大的零序电流,哪些开关的零序电流基本未发生变化,从而判断出单相接地位置的可能区段。
上一篇:考虑到NUGS输电线路一般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