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存 储 器

通信仍然是制约配电自动化应用的瓶颈

发布时间:2019/8/17 20:47:35 访问次数:1148

   通信问题。MBRD360T4G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信系统,就之前的建设情况来看,通信仍然是制约配电自动化应用的瓶颈。以往多采用点对点串行通信方式,需要通过配电子站转发终端数据,通信速率低,且配置和管理维护工作量大,下一步应采用网络通信方式,实现终端与主站之间透明传输,同时实现终端之间对等数据交换,以支持分布式智能控制功能。

   系统的功能、设计存在缺陷。如设各选择不当,盲目求新,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考虑;结构设计上缺乏统筹考虑,如主站功能与控制端功能不兼容;管理机制不完善,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技术、轻管理,重系统、轻客户”的传统弊端等。

   数据的科学管理问题。配电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应注意遵循IEC619铌、IEC61970与EC61850等国际标准,不选用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更不能贪图方便或以“有特色”和所谓“创新”为由,另起炉灶自行定义私有的数据接口标准,否则,将会为今后新应用的集成和更广泛的信息共享埋下“地雷”。

    信息孤岛问题。当前用户往往拥有多个信息系统,它们类型多样,但往往由于兼容性不高,常出现相互之间很难实现信息共享的问题。由此带来的信息孤岛导致了重复投资、数据来源不一致、管理维护I作量大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限制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很多功能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在今后的建设中,有必要基于标准总线技术,打通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络,充分发挥信息的多方共享、高度集成和深度挖掘利用的能力。

    终端电源问题。无论直接取照明用电还是采取取电CT方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馈线终端一般采用蓄电池储电,寿命在3~5年,电池的维护工作量很大,有必要研究新的储能技术,如超级电容技术、光伏储能等,以满足实际应用。


   通信问题。MBRD360T4G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信系统,就之前的建设情况来看,通信仍然是制约配电自动化应用的瓶颈。以往多采用点对点串行通信方式,需要通过配电子站转发终端数据,通信速率低,且配置和管理维护工作量大,下一步应采用网络通信方式,实现终端与主站之间透明传输,同时实现终端之间对等数据交换,以支持分布式智能控制功能。

   系统的功能、设计存在缺陷。如设各选择不当,盲目求新,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考虑;结构设计上缺乏统筹考虑,如主站功能与控制端功能不兼容;管理机制不完善,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技术、轻管理,重系统、轻客户”的传统弊端等。

   数据的科学管理问题。配电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应注意遵循IEC619铌、IEC61970与EC61850等国际标准,不选用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更不能贪图方便或以“有特色”和所谓“创新”为由,另起炉灶自行定义私有的数据接口标准,否则,将会为今后新应用的集成和更广泛的信息共享埋下“地雷”。

    信息孤岛问题。当前用户往往拥有多个信息系统,它们类型多样,但往往由于兼容性不高,常出现相互之间很难实现信息共享的问题。由此带来的信息孤岛导致了重复投资、数据来源不一致、管理维护I作量大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限制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很多功能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在今后的建设中,有必要基于标准总线技术,打通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络,充分发挥信息的多方共享、高度集成和深度挖掘利用的能力。

    终端电源问题。无论直接取照明用电还是采取取电CT方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馈线终端一般采用蓄电池储电,寿命在3~5年,电池的维护工作量很大,有必要研究新的储能技术,如超级电容技术、光伏储能等,以满足实际应用。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循线机器人是机器人入门和
    循线机器人是机器人入门和比赛最常用的控制方式,E48S...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