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35kV及以下线路一般不采用全线装设避雷线?
发布时间:2019/3/20 21:38:45 访问次数:8489
为什么35kV及以下线路一般不采用全线装设避雷线?
对于110kV及以上高压线路,大多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如果发生一相对地闪络,则很容易引起跳闸而中断供电,因此,为防止线路上频繁发生雷击跳闸,要求全线架设避雷线。采用避雷线与降低塔脚电阻相配合,在雷击时能起到大幅度降压的作用。这对于110kV及以上高压线路的水泥杆或铁塔线路,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而且所需增加的费用,一般不超过这种线路造价的10%。但是,随着电压等级的降低,线路的绝缘水平也随之逐步下降,避雷线的保护效果也逐步降低。事实上即使对35kV线路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根据耐雷水平相关计算公式可知对耐雷水平的提高效果也不明显,还会使线路造价显著增加。
对于35kV及以下线路,大多为中性点不接地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虽然也有单相对地闪络,但由于消弧线圈和自动重合闸的使用,单相落雷接地故障将被消弧线圈所消除,雷击后造成的闪络大多能自行恢复绝缘性能,所以并不致引起频繁的跳闸。对于35kV的铁塔或水泥杆线路,加装避雷线意义不大,但却仍然需要逐塔接地。因为这时若一相因雷击闪络接地后,它实际上就起到了避雷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其他两相的进一步闪络,而系统中的消弧线圈又能有效地排除单相接地故障。
故35kV线路即使不采用全线装设避雷线,由于建弧率小,单位遮断次数还是较低的,防雷效果还是较满意的。为了减少投资,一般对35kV线路只在变电所进线的1~2km装设避雷线和管型避雷器,以防止直击雷,限制进人到变电所的雷电流幅值和降低侵入波陡度。对于10kV线路,装避雷线更没有实用意义。因为10kV线路的绝缘水平更低,尽管避雷线可以降压,却不足以降低到线路绝缘水平所能耐受的程度,在经济上更不合算,因此除在重雷区采用木横担以利用木质绝缘外,一般地区采用瓷质绝缘即可。另外自动重合闸的普遍使用也使线路跳闸率大大降低。
为什么35kV及以下线路一般不采用全线装设避雷线?
对于110kV及以上高压线路,大多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如果发生一相对地闪络,则很容易引起跳闸而中断供电,因此,为防止线路上频繁发生雷击跳闸,要求全线架设避雷线。采用避雷线与降低塔脚电阻相配合,在雷击时能起到大幅度降压的作用。这对于110kV及以上高压线路的水泥杆或铁塔线路,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而且所需增加的费用,一般不超过这种线路造价的10%。但是,随着电压等级的降低,线路的绝缘水平也随之逐步下降,避雷线的保护效果也逐步降低。事实上即使对35kV线路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根据耐雷水平相关计算公式可知对耐雷水平的提高效果也不明显,还会使线路造价显著增加。
对于35kV及以下线路,大多为中性点不接地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虽然也有单相对地闪络,但由于消弧线圈和自动重合闸的使用,单相落雷接地故障将被消弧线圈所消除,雷击后造成的闪络大多能自行恢复绝缘性能,所以并不致引起频繁的跳闸。对于35kV的铁塔或水泥杆线路,加装避雷线意义不大,但却仍然需要逐塔接地。因为这时若一相因雷击闪络接地后,它实际上就起到了避雷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其他两相的进一步闪络,而系统中的消弧线圈又能有效地排除单相接地故障。
故35kV线路即使不采用全线装设避雷线,由于建弧率小,单位遮断次数还是较低的,防雷效果还是较满意的。为了减少投资,一般对35kV线路只在变电所进线的1~2km装设避雷线和管型避雷器,以防止直击雷,限制进人到变电所的雷电流幅值和降低侵入波陡度。对于10kV线路,装避雷线更没有实用意义。因为10kV线路的绝缘水平更低,尽管避雷线可以降压,却不足以降低到线路绝缘水平所能耐受的程度,在经济上更不合算,因此除在重雷区采用木横担以利用木质绝缘外,一般地区采用瓷质绝缘即可。另外自动重合闸的普遍使用也使线路跳闸率大大降低。
热门点击
- 红外发光二极管
- 为什么35kV及以下线路一般不采用全线装设避
- BAV99是一种开关二极管
- 晶体管 ST BU508AF
-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lGBT)
- iso124p产品说明
-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光敏三极管
- 三相五线制与三相四线制相比,多了哪些优点?
- 驻极体式话筒的检测
- 什么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分层分布式结构集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智能型ICL7135
-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