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全球HIGH-POWER RECTIFIER 产业发展逆境与市场成长动力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398
虽然高功率整流二极管(High-Power Rectifier,High-Power Power Diode)的功能属于交流电的市电转换电子系统产品,所需要的电子系统产品都需要装载,因此即使处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产业大环境下,市场需求水准依然保有一定的规模,可谓极具吸引力,但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困境。
产业挑战
全球高功率整流二极管产业发展至今已有120多年,根据工研院经资中心的调查,现阶段产业遭遇的主要发展瓶颈如下:
(1)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每年平均单价下降幅度达4%由于电子系统产品不仅规格种类推陈出新,并且走向低价格化,高功率整流二极管为满足其需求,产品种类相当多,且市场平均单价在下游电子系统产品厂商施予降价压力下,也呈现缓步下滑的局面,其中占市场需求大宗的一般标准型产品,因本身的制程技术及信息计算机为主的主要应用产品日趋成熟,价格亦日趋下滑,如图一,期间虽然2000年因下游电子系统产品市场需求热络,使得市场平均单价得以在每颗0.08美元的价位稳住,但2001年之后,一方面由于00年过度增产造成的高水位存货,另一方面,则因全球电子产业景气开始衰退,高功率整流二极管产品价格因此又再度呈现持续下跌走势,依据调查,近10年年平均复合成长率下降幅度约达4%,因此,近年来投入此产业的厂商多半须从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透过制程及产品设计方面的改良,以降低制造费用及原材料成本),或针对特定区隔市场(例如SPS、LCD模块、手机Charger、DSC、游戏机-Game Console等)开发高附加价值新产品,藉以获得较高利润,进而弥补因市场平均价格下跌所带来的获利空间缩小。
(2)电源IC影响力日增,产品替代效应逐渐增强
近几年来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IC)技术快速演进,虽然电子系统产品尤其是手机等可携式电子产品的许多电子零组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被动组件)功能也逐渐被整合并IC化,然而身为主动组件的高功率整流二极管因具有功率消耗比例相当高,且具有承受高电压及高电流的功能,故并不适合设计在IC内也不容易被IC所取代,特别是使用在高电流、高压、高频场合的高功率整流二极管产品方面尤然,预期短期内(5年内)IC相关产品的影响力尚不会对其造成重大威胁,长期来说,随着IC价位日渐下滑及材料、制程技术逐渐提升,其影响力将呈现增强的局面。
(3)一般厂商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投入不积极,未来可能步入垄断型市场
由于占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一般标准型高功率整流二极管及其应用市场(例如信息领域)已分别进入产品及产业成熟阶段,未来市场及获利成长空间有限,加上近几年来全球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无法带动新兴潜力应用市场高速成长,使得国际大厂以外的多数高功率整流二极管厂商,在使用新材料、新制程的产品研究开发资源投入方面,便显得非常保守,这也使得该类产品在市场上仅能进行价格战,未来几年,在全球景气不确定的情况下,此方面的议题恐怕不是短期内即可解决的,预期国际大厂外的厂商,会因同类产品水准差异小,价格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而基于部分产品及关键技术进入障碍仍高。因此,无创新技术及研发能力的厂商,只有加速被淘汰的命运,因此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未来产业可能步入国际大厂垄断的局面。
产业成长动力
(1)信息领域是主要市场、通讯领域成长幅度最大
全球高功率整流二极管的应用市场(包括信息、工业、消费性电子、汽车及通讯等五大领域),就2002年而言,以信息电子所占比例最高,达22.5%,其次是工业电子及消费性电子的的应用比例分别达21.9%及21.6%,如图二所示,至2005年,以通讯、消费性电子及汽车电子产品应用的发展最为可期,特别是通讯领域(包括无线通讯及有线通讯相关产品),因受惠于近年来无线通讯产品需求的带动,应用比例由2000年的14.8%将成长至2005年的17.5%,是成长幅度最大的应用市场,其次是消费性电子产品将在2005年达到22.5%的应用比例,至于汽车电子方面的应用,也由19.6%小幅成长至19.9%。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下游电子系统产品市场逐年扩大之际,应用比例不成长反呈衰退走势的是工业电子及信息电子,就信息电子方面的应用比例,虽然至2005年呈现一路下滑的趋势,不过从各年度的表现而看,仍占有最大的应用比例,且均在20%以上,其影响力虽然呈现逐渐微弱的情况,但仍是主要市场。
(2)使用于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型及萧特基型高功率整流二极管市场急速成长
近几年来在全球电子系统产品往轻薄短小发展的趋势下,可携式电子产品在功能更为强大的新产品持续推出、不断的刺激消费者购买欲下,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从2001年全球电子市场一片不景气中,台式计算机尝到近20年来首度的负成长,但可携式电子产品(尤其是DSC、IA等新兴电子产品)依然屹力不倒地呈现快速成长局面,可以证明,新的市场需求自然带动包括高功
虽然高功率整流二极管(High-Power Rectifier,High-Power Power Diode)的功能属于交流电的市电转换电子系统产品,所需要的电子系统产品都需要装载,因此即使处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产业大环境下,市场需求水准依然保有一定的规模,可谓极具吸引力,但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困境。
产业挑战
全球高功率整流二极管产业发展至今已有120多年,根据工研院经资中心的调查,现阶段产业遭遇的主要发展瓶颈如下:
(1)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每年平均单价下降幅度达4%由于电子系统产品不仅规格种类推陈出新,并且走向低价格化,高功率整流二极管为满足其需求,产品种类相当多,且市场平均单价在下游电子系统产品厂商施予降价压力下,也呈现缓步下滑的局面,其中占市场需求大宗的一般标准型产品,因本身的制程技术及信息计算机为主的主要应用产品日趋成熟,价格亦日趋下滑,如图一,期间虽然2000年因下游电子系统产品市场需求热络,使得市场平均单价得以在每颗0.08美元的价位稳住,但2001年之后,一方面由于00年过度增产造成的高水位存货,另一方面,则因全球电子产业景气开始衰退,高功率整流二极管产品价格因此又再度呈现持续下跌走势,依据调查,近10年年平均复合成长率下降幅度约达4%,因此,近年来投入此产业的厂商多半须从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透过制程及产品设计方面的改良,以降低制造费用及原材料成本),或针对特定区隔市场(例如SPS、LCD模块、手机Charger、DSC、游戏机-Game Console等)开发高附加价值新产品,藉以获得较高利润,进而弥补因市场平均价格下跌所带来的获利空间缩小。
(2)电源IC影响力日增,产品替代效应逐渐增强
近几年来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IC)技术快速演进,虽然电子系统产品尤其是手机等可携式电子产品的许多电子零组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被动组件)功能也逐渐被整合并IC化,然而身为主动组件的高功率整流二极管因具有功率消耗比例相当高,且具有承受高电压及高电流的功能,故并不适合设计在IC内也不容易被IC所取代,特别是使用在高电流、高压、高频场合的高功率整流二极管产品方面尤然,预期短期内(5年内)IC相关产品的影响力尚不会对其造成重大威胁,长期来说,随着IC价位日渐下滑及材料、制程技术逐渐提升,其影响力将呈现增强的局面。
(3)一般厂商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投入不积极,未来可能步入垄断型市场
由于占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一般标准型高功率整流二极管及其应用市场(例如信息领域)已分别进入产品及产业成熟阶段,未来市场及获利成长空间有限,加上近几年来全球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无法带动新兴潜力应用市场高速成长,使得国际大厂以外的多数高功率整流二极管厂商,在使用新材料、新制程的产品研究开发资源投入方面,便显得非常保守,这也使得该类产品在市场上仅能进行价格战,未来几年,在全球景气不确定的情况下,此方面的议题恐怕不是短期内即可解决的,预期国际大厂外的厂商,会因同类产品水准差异小,价格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而基于部分产品及关键技术进入障碍仍高。因此,无创新技术及研发能力的厂商,只有加速被淘汰的命运,因此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未来产业可能步入国际大厂垄断的局面。
产业成长动力
(1)信息领域是主要市场、通讯领域成长幅度最大
全球高功率整流二极管的应用市场(包括信息、工业、消费性电子、汽车及通讯等五大领域),就2002年而言,以信息电子所占比例最高,达22.5%,其次是工业电子及消费性电子的的应用比例分别达21.9%及21.6%,如图二所示,至2005年,以通讯、消费性电子及汽车电子产品应用的发展最为可期,特别是通讯领域(包括无线通讯及有线通讯相关产品),因受惠于近年来无线通讯产品需求的带动,应用比例由2000年的14.8%将成长至2005年的17.5%,是成长幅度最大的应用市场,其次是消费性电子产品将在2005年达到22.5%的应用比例,至于汽车电子方面的应用,也由19.6%小幅成长至19.9%。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下游电子系统产品市场逐年扩大之际,应用比例不成长反呈衰退走势的是工业电子及信息电子,就信息电子方面的应用比例,虽然至2005年呈现一路下滑的趋势,不过从各年度的表现而看,仍占有最大的应用比例,且均在20%以上,其影响力虽然呈现逐渐微弱的情况,但仍是主要市场。
(2)使用于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型及萧特基型高功率整流二极管市场急速成长
近几年来在全球电子系统产品往轻薄短小发展的趋势下,可携式电子产品在功能更为强大的新产品持续推出、不断的刺激消费者购买欲下,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从2001年全球电子市场一片不景气中,台式计算机尝到近20年来首度的负成长,但可携式电子产品(尤其是DSC、IA等新兴电子产品)依然屹力不倒地呈现快速成长局面,可以证明,新的市场需求自然带动包括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