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台DRAM厂大幅调节生产线产能分配控制标准型DRAM低幅成长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412

虽然全球DRAM价格走势呈现跌多涨少趋势,市场对未来DRAM价格走势也审慎以对,但据台湾DRAM大厂对2004年总产能规划进度,可明显看出台湾DRAM厂商的产能成长幅度,将远高于全球总产能成长幅度,然在标准型DRAM产出部分,将与全球DRAM厂的平均水准相当。换言之,台湾DRAM厂目前正不断积极调节旗下DRAM产能,估计2004年台湾DRAM厂标准型DRAM产出量成长率平均仅约30%,而这样标准与过去业界动辄高达50~60%成长率,明显要降低许多。

    由于近来全球DRAM产业低迷,DRAM厂对频频下跌的合约价及现货价感到忧心,唯恐DRAM价一再破底,重蹈过去每颗不到1美元的窘境,加上原本市场推测,2004年台湾DRAM厂产出量成长幅度将相当惊人,其中,甚至有台厂2004年产出成长率将高达90%以上,将可能造成DRAM产业再次面临崩盘危机。

    台湾DRAM厂对此指出,2004年投片量多数确定会增加,加上无论8吋厂或12吋厂的制程技术,也均有突破性发展,因此,整体产能成长幅度将十分可观,也将远高于其余国际DRAM颗粒厂平均标准。

    力晶指出,就2003年12吋厂加上8吋厂总产能将达1.8~1.9亿颗(256Mb单位计算),进入2004年后整体产能提升,预计将由现在近2亿颗,快速拉高至3.6亿颗左右,也就是说,2004年力晶产能成长幅度将高达近90%。至于茂德,到2003年底结束前,产出量约2.2亿颗,2004年则因其8吋与12吋厂多数改采0.12微米制程技术,加上其现有12吋厂投片量到2004年确定将达1.8万片,估计总产出量达到3.1~3.2亿颗,成长幅度约45%。南亚科2003年总产能估计约2亿颗,2004年产能成长主要来自于2座8吋厂制程技术的提升,到2004年中,2座8吋厂约有85%产能将全数改由0.11微米投片,2004年12吋厂产出几乎挂零,但8吋厂制程大幅拉高,总产能由2亿颗成长至3亿颗,成长幅度约50%。

    以此预估,台湾DRAM颗粒厂产出成长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准,不过,若单就标准型DRAM颗粒产出成长幅度计算,台湾各DRAM颗粒厂将因8吋厂部份转做晶圆代工及12吋厂转做Flash产品影响,标准型DRAM颗粒产量成长幅度也仅30%,此一幅度与全球DRAM厂2004年DRAM颗粒厂产出成长平均幅度相差不多。

    据了解,力晶2004年将因其旗下8吋厂产能全数转做晶圆代工,部份12吋厂产能也将生产NAND型Flash,估计2004年标准型DRAM颗粒成长率约26%;南亚科2004年约有10%转做特殊型DRAM颗粒及晶圆代工,标准型DRAM颗粒成长率约在35%;茂德同样因特殊型DRAM颗粒需求量大增,标准型DRAM颗粒成长率也将达到30%;至于2家宣布渐退出DRAM颗粒的华邦电及世界先进,其标准型DRAM颗粒成长率则分别出现零成长及负成长。

    全球DRAM颗粒价将因全球DRAM厂标准型产能大幅降低产出,价格遭到破坏可能性也将随之降低不少,同时一并消除市场认为DRAM颗粒价将因台系DRAM厂大量开出产能,导致价格无法上扬的疑虑。

虽然全球DRAM价格走势呈现跌多涨少趋势,市场对未来DRAM价格走势也审慎以对,但据台湾DRAM大厂对2004年总产能规划进度,可明显看出台湾DRAM厂商的产能成长幅度,将远高于全球总产能成长幅度,然在标准型DRAM产出部分,将与全球DRAM厂的平均水准相当。换言之,台湾DRAM厂目前正不断积极调节旗下DRAM产能,估计2004年台湾DRAM厂标准型DRAM产出量成长率平均仅约30%,而这样标准与过去业界动辄高达50~60%成长率,明显要降低许多。

    由于近来全球DRAM产业低迷,DRAM厂对频频下跌的合约价及现货价感到忧心,唯恐DRAM价一再破底,重蹈过去每颗不到1美元的窘境,加上原本市场推测,2004年台湾DRAM厂产出量成长幅度将相当惊人,其中,甚至有台厂2004年产出成长率将高达90%以上,将可能造成DRAM产业再次面临崩盘危机。

    台湾DRAM厂对此指出,2004年投片量多数确定会增加,加上无论8吋厂或12吋厂的制程技术,也均有突破性发展,因此,整体产能成长幅度将十分可观,也将远高于其余国际DRAM颗粒厂平均标准。

    力晶指出,就2003年12吋厂加上8吋厂总产能将达1.8~1.9亿颗(256Mb单位计算),进入2004年后整体产能提升,预计将由现在近2亿颗,快速拉高至3.6亿颗左右,也就是说,2004年力晶产能成长幅度将高达近90%。至于茂德,到2003年底结束前,产出量约2.2亿颗,2004年则因其8吋与12吋厂多数改采0.12微米制程技术,加上其现有12吋厂投片量到2004年确定将达1.8万片,估计总产出量达到3.1~3.2亿颗,成长幅度约45%。南亚科2003年总产能估计约2亿颗,2004年产能成长主要来自于2座8吋厂制程技术的提升,到2004年中,2座8吋厂约有85%产能将全数改由0.11微米投片,2004年12吋厂产出几乎挂零,但8吋厂制程大幅拉高,总产能由2亿颗成长至3亿颗,成长幅度约50%。

    以此预估,台湾DRAM颗粒厂产出成长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准,不过,若单就标准型DRAM颗粒产出成长幅度计算,台湾各DRAM颗粒厂将因8吋厂部份转做晶圆代工及12吋厂转做Flash产品影响,标准型DRAM颗粒产量成长幅度也仅30%,此一幅度与全球DRAM厂2004年DRAM颗粒厂产出成长平均幅度相差不多。

    据了解,力晶2004年将因其旗下8吋厂产能全数转做晶圆代工,部份12吋厂产能也将生产NAND型Flash,估计2004年标准型DRAM颗粒成长率约26%;南亚科2004年约有10%转做特殊型DRAM颗粒及晶圆代工,标准型DRAM颗粒成长率约在35%;茂德同样因特殊型DRAM颗粒需求量大增,标准型DRAM颗粒成长率也将达到30%;至于2家宣布渐退出DRAM颗粒的华邦电及世界先进,其标准型DRAM颗粒成长率则分别出现零成长及负成长。

    全球DRAM颗粒价将因全球DRAM厂标准型产能大幅降低产出,价格遭到破坏可能性也将随之降低不少,同时一并消除市场认为DRAM颗粒价将因台系DRAM厂大量开出产能,导致价格无法上扬的疑虑。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