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忠钰: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协调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346
2003年我国集成电路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亿块大关,达到134.1亿块,比2002年同期增长39.3%;销售额达到351.4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0.9%。如以1999年集成电路产销量为计算基数,我国则是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集成电路累计增长率为441.1%,翻了两番多,呈现产销两旺的景象,其发展速度之快,从全球范围来看都是罕见的。
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目前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的评价和对未来前景的判断,不同分析机构和专业人士有不同的说法。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水平和当前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分析。
我国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了包括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分立器件以及半导体支撑业等相对配套的产业链。但相对我国信息产业来说,我国半导体产业还相当弱小,基础比较差,产业技术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低,还是幼稚产业,正处于由小到大的成长阶段。因此他用“两点论”来评价半导体产业现在的发展水平:一方面,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总销售额仅占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1.87%,国内市场占有率不到20%;一方面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晶圆制造加工水平已达0.18微米-0.13微米,芯片设计已经具备千万门的能力,我国自主开发的第二代ID芯片投入使用,数字电视/HDTV芯片、手机配套芯片、宽带LAN芯片、音/视频和多媒体芯片、CPU/DSP基础芯片的研发不断取得突破,另一方面,核心技术仍然主要依靠引进,自主设计开发的芯片多数尚未投入规模生产;一方面,在资本运作上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准备上市的企业覆盖整个产业链,上市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多数企业规模小,资本运作能力仍然比较弱。
在分析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时,他又用了一个“两”来阐述,一是产业链各环节不配套,特别是上游的设备材料业严重滞后;二是能够形成量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产品十分缺乏。这是目前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两大问题。
在促进产业持续协调发展问题上,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政策、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的有机结合。强调当前最要紧的是整合产业链和加快自主知识产权芯片的开发量产,而其基础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中国具有人才资源的潜在优势,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加快人才的培养。除了院校培养之外,要加强与境外机构的合作培养,要争取从境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也要从实践中锻炼提高,实施人才本土化。
而对于具体的产业发展的策略来讲,重中之重是在移动通信、数码家电、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中,要走与整机联动发展的道路,使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与整机厂形成一条龙配套,把IC产业融合于整机厂供应链中。
对于此次行业协会主办的IC CHINA2004,他指出重点是注重务实与创新,举办的目的就是为产业链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一个平台,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能有利于解决产业链不配套这个阻碍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转自 中国电子元器件网)
2003年我国集成电路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亿块大关,达到134.1亿块,比2002年同期增长39.3%;销售额达到351.4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0.9%。如以1999年集成电路产销量为计算基数,我国则是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集成电路累计增长率为441.1%,翻了两番多,呈现产销两旺的景象,其发展速度之快,从全球范围来看都是罕见的。
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目前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的评价和对未来前景的判断,不同分析机构和专业人士有不同的说法。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水平和当前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分析。
我国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了包括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分立器件以及半导体支撑业等相对配套的产业链。但相对我国信息产业来说,我国半导体产业还相当弱小,基础比较差,产业技术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低,还是幼稚产业,正处于由小到大的成长阶段。因此他用“两点论”来评价半导体产业现在的发展水平:一方面,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总销售额仅占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1.87%,国内市场占有率不到20%;一方面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晶圆制造加工水平已达0.18微米-0.13微米,芯片设计已经具备千万门的能力,我国自主开发的第二代ID芯片投入使用,数字电视/HDTV芯片、手机配套芯片、宽带LAN芯片、音/视频和多媒体芯片、CPU/DSP基础芯片的研发不断取得突破,另一方面,核心技术仍然主要依靠引进,自主设计开发的芯片多数尚未投入规模生产;一方面,在资本运作上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准备上市的企业覆盖整个产业链,上市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多数企业规模小,资本运作能力仍然比较弱。
在分析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时,他又用了一个“两”来阐述,一是产业链各环节不配套,特别是上游的设备材料业严重滞后;二是能够形成量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产品十分缺乏。这是目前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两大问题。
在促进产业持续协调发展问题上,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政策、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的有机结合。强调当前最要紧的是整合产业链和加快自主知识产权芯片的开发量产,而其基础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中国具有人才资源的潜在优势,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加快人才的培养。除了院校培养之外,要加强与境外机构的合作培养,要争取从境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也要从实践中锻炼提高,实施人才本土化。
而对于具体的产业发展的策略来讲,重中之重是在移动通信、数码家电、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中,要走与整机联动发展的道路,使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与整机厂形成一条龙配套,把IC产业融合于整机厂供应链中。
对于此次行业协会主办的IC CHINA2004,他指出重点是注重务实与创新,举办的目的就是为产业链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一个平台,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能有利于解决产业链不配套这个阻碍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转自 中国电子元器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