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展望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375
简单来看,电子类产品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点几,从1999年的9670亿美元,到2004年五年增长40%左右。一年大概增长8%。现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成长率大概是3%、4%,可以看出,电子类产品的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的两倍多一点。电子类中很重要的成份半导体从154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3370亿美元左右,大概增长120%。比照电子类的40%,全球的经济环境主要是亚太经济复苏了,日本经济也在复苏的过程,但是石油价格的攀升有可能影响未来的发展,美国的股票市场最近也受到一些冲击。但是电子产品消费的热潮没有退,这主要是新一代的产品带动的,即网络和电讯产品。这种情况下半导体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强的。而且各个大的集成电路厂还在增加投资。如三菱、日电、索尼、富士通,这些日本的厂代表着日本的复苏,对大局有很重要的影响。
展望2000年电子产品的市场,电子设备市场增加7%左右,这就涉及到个人电脑、通讯市场和电子类消费产品。PC与无线通讯的增长,主要是无线通讯占25%,半导体增长27%左右,闪存增长相当地快达110%。半导体有不同的市场区隔,会导致不同的发展。全球半导体的储备量情况大概是个人电脑半导体所占的比重开始下降。因为网络时代涉及到一个产业转型的问题,整个作业方式跟以前不一样。集成电路元器件的增长,分几大类,闪存增长刚才讲过,已经成长100%多了,动态存储器、专用电路也成长得相当快。但是从单位方面,就是从一颗一颗的元器件销售量的增长可以看到闪存增长比较快 ,50%左右。
整个产业界最近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动态储存器需求跟产能的对比,估计从2000年下半年要开始缺货。这个统计表是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六、七月的时候做出来的,目前尽管油价跟世界经济可能走向疲软,但是2000年到2001年动态储存器要开始缺货,这代表它的价格还是要开始上涨。半导体产能的利用率增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整个产业界的动态。它的产能超过设计的100%,比如当初说要出三万片,现在可能已经出到三万二千片已经处于相当饱和的状态。如果要增加全球的产能的话,就得要有新的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半导体厂家的盈利越来越创历史的新高,这表示半导体业的集成电路生产厂有能力进行新一轮的投资。
现在转到投资这个问题了。投资的支出,2000年是550亿美元,台湾就110亿左右,占20%,韩国占10%,亚太其他地区包括东南亚、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只占7%左右,美国是35%,日本20%,欧洲只有8%左右。2000年,半导体厂投资支出比1999年增加了70%左右。前15位投资者,第一名是英特尔,台积电是第二名;联电是第六名。上面是我们公司内部的预测。大家的预测是到2000年都还是相当的强劲,但是到2001年会放缓到30%左右。这并不代表投资是负成长,而是投资的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的情况,2000年新厂有13个,2001年有16个,整个的产能增长还是相当快的。关于12英寸芯片厂的投资情况,到2003年估计会有15家。另外有9家引导线会建立起来,到2003年之前,我们预测国内也会有12英寸芯片厂。
过去因为是个人电脑的推动,但是从去年开始就已显示,是国际互联网在推动新经济体系,即嵌入式的微处理器和闪存。另外,在2004、2005年动态存贮器会被闪存追上。因为我们是做设备,这两个厂对我们来讲都是一样要服务、要照顾的,但是就半导体的生产厂来讲,很多就会考虑要生产闪存。因为这样的演进,它的竞争角度也不一样了。半导体的制造商在80年代是以资金为主的,销售收入是根据你的产能来的,90年代就强调效率的问题,目前来讲,已经是资金、生产效率和速度决定一切了。华虹NEC当初在中国投产的时候,大概是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破土到生产。入市的时机是作为一切竞争条件的基础,这一点来讲,对于我们生产半导体设备来讲也是一样,因为半导体的生产厂、集成电路的生产厂是我们的客户,它们的速度快就表示所有生产设备制造者的速度要快。另外,生产半导体的整个制造链里头,从设备的角度来讲,参与的力度要加强了。过去从技术到集成到制造,是半导体公司在做,就是所谓IC集成电路厂在做,现在从设备开始从技术到集成,都是由设备制造商在供应。拿应用材料公司来讲,我们今天不但是设备、工艺技术,而且我们有非常多的工艺集成的一些所谓整个模块(margin),整个集成起来就供应出去了。一般来讲是走这样一个趋势的,这也是一个从价值演进来讲没有办法避免的。所以重点是生产工厂的优化,而不是单独的供应步骤。成功的运作需要更新。需要更深程度的合作伙伴关系,全球的半导体产量大概百分之七、八十是集中在二、三十家的大厂。所以所谓战略伙伴关系变得非常重要。拿生产设备来讲,首先是应用材料公司,第二名是东京电子,其他是尼康,然后是ASML。可以看到,这也跟半导体产业越来越多的整合有关系。从第一名到第二名业绩可以相差一半左右,今年我们公司的营业额要达到110个亿到120个亿美金,比去年增长一倍多。
现在我们来看看国
简单来看,电子类产品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点几,从1999年的9670亿美元,到2004年五年增长40%左右。一年大概增长8%。现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成长率大概是3%、4%,可以看出,电子类产品的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的两倍多一点。电子类中很重要的成份半导体从154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3370亿美元左右,大概增长120%。比照电子类的40%,全球的经济环境主要是亚太经济复苏了,日本经济也在复苏的过程,但是石油价格的攀升有可能影响未来的发展,美国的股票市场最近也受到一些冲击。但是电子产品消费的热潮没有退,这主要是新一代的产品带动的,即网络和电讯产品。这种情况下半导体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强的。而且各个大的集成电路厂还在增加投资。如三菱、日电、索尼、富士通,这些日本的厂代表着日本的复苏,对大局有很重要的影响。
展望2000年电子产品的市场,电子设备市场增加7%左右,这就涉及到个人电脑、通讯市场和电子类消费产品。PC与无线通讯的增长,主要是无线通讯占25%,半导体增长27%左右,闪存增长相当地快达110%。半导体有不同的市场区隔,会导致不同的发展。全球半导体的储备量情况大概是个人电脑半导体所占的比重开始下降。因为网络时代涉及到一个产业转型的问题,整个作业方式跟以前不一样。集成电路元器件的增长,分几大类,闪存增长刚才讲过,已经成长100%多了,动态存储器、专用电路也成长得相当快。但是从单位方面,就是从一颗一颗的元器件销售量的增长可以看到闪存增长比较快 ,50%左右。
整个产业界最近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动态储存器需求跟产能的对比,估计从2000年下半年要开始缺货。这个统计表是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六、七月的时候做出来的,目前尽管油价跟世界经济可能走向疲软,但是2000年到2001年动态储存器要开始缺货,这代表它的价格还是要开始上涨。半导体产能的利用率增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整个产业界的动态。它的产能超过设计的100%,比如当初说要出三万片,现在可能已经出到三万二千片已经处于相当饱和的状态。如果要增加全球的产能的话,就得要有新的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半导体厂家的盈利越来越创历史的新高,这表示半导体业的集成电路生产厂有能力进行新一轮的投资。
现在转到投资这个问题了。投资的支出,2000年是550亿美元,台湾就110亿左右,占20%,韩国占10%,亚太其他地区包括东南亚、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只占7%左右,美国是35%,日本20%,欧洲只有8%左右。2000年,半导体厂投资支出比1999年增加了70%左右。前15位投资者,第一名是英特尔,台积电是第二名;联电是第六名。上面是我们公司内部的预测。大家的预测是到2000年都还是相当的强劲,但是到2001年会放缓到30%左右。这并不代表投资是负成长,而是投资的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的情况,2000年新厂有13个,2001年有16个,整个的产能增长还是相当快的。关于12英寸芯片厂的投资情况,到2003年估计会有15家。另外有9家引导线会建立起来,到2003年之前,我们预测国内也会有12英寸芯片厂。
过去因为是个人电脑的推动,但是从去年开始就已显示,是国际互联网在推动新经济体系,即嵌入式的微处理器和闪存。另外,在2004、2005年动态存贮器会被闪存追上。因为我们是做设备,这两个厂对我们来讲都是一样要服务、要照顾的,但是就半导体的生产厂来讲,很多就会考虑要生产闪存。因为这样的演进,它的竞争角度也不一样了。半导体的制造商在80年代是以资金为主的,销售收入是根据你的产能来的,90年代就强调效率的问题,目前来讲,已经是资金、生产效率和速度决定一切了。华虹NEC当初在中国投产的时候,大概是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破土到生产。入市的时机是作为一切竞争条件的基础,这一点来讲,对于我们生产半导体设备来讲也是一样,因为半导体的生产厂、集成电路的生产厂是我们的客户,它们的速度快就表示所有生产设备制造者的速度要快。另外,生产半导体的整个制造链里头,从设备的角度来讲,参与的力度要加强了。过去从技术到集成到制造,是半导体公司在做,就是所谓IC集成电路厂在做,现在从设备开始从技术到集成,都是由设备制造商在供应。拿应用材料公司来讲,我们今天不但是设备、工艺技术,而且我们有非常多的工艺集成的一些所谓整个模块(margin),整个集成起来就供应出去了。一般来讲是走这样一个趋势的,这也是一个从价值演进来讲没有办法避免的。所以重点是生产工厂的优化,而不是单独的供应步骤。成功的运作需要更新。需要更深程度的合作伙伴关系,全球的半导体产量大概百分之七、八十是集中在二、三十家的大厂。所以所谓战略伙伴关系变得非常重要。拿生产设备来讲,首先是应用材料公司,第二名是东京电子,其他是尼康,然后是ASML。可以看到,这也跟半导体产业越来越多的整合有关系。从第一名到第二名业绩可以相差一半左右,今年我们公司的营业额要达到110个亿到120个亿美金,比去年增长一倍多。
现在我们来看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