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原子的大部分靠近晶圆表面
发布时间:2018/2/10 20:36:43 访问次数:409
第4个问题由掺杂区的物埋或数学特性引出.杂质原子的大部分靠近晶圆表面。PCA9554D这使得大部分电流会在杂质主要分布的表面区附近流动。遗憾的是,这个区域(晶圆内和表面)与沾污干扰或电流退化区相同。先进器件所需的,在晶圆表面具有特定杂质梯度的特殊阱区无法由扩散技术来实现。这些阱区使高性能晶体管得以实现(见第16章)。
离子注入克服了扩散的限制,同时也提供了额外的优势。讽刺的是,虽然离子注入工艺是现代掺杂I:艺,但该技术却有一个很长的历史。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根据物理学家罗伯特·范·格拉夫( Robert Van Graff)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普林斯顿(Princeton)早期的工作,制造出厂机器。l954年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ely)(是的,那个Shockely)提出一项关于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离子注入机的专利i6。
离子注入过程中没有侧向扩散,工艺在接近室温下进行,杂质原子被置于晶圆表面的下面,同时使得宽范围浓度的掺杂成为可能。有离子注入,可以对晶圆内掺杂的位置和数量进行更好的控制。另外,光刻胶和薄金属层与通常的二氧化硅层一样可以作为掺杂的掩膜。基于这些优点,先进电路的主要掺杂步骤部采用由离子注入完成就不足为奇了。
第4个问题由掺杂区的物埋或数学特性引出.杂质原子的大部分靠近晶圆表面。PCA9554D这使得大部分电流会在杂质主要分布的表面区附近流动。遗憾的是,这个区域(晶圆内和表面)与沾污干扰或电流退化区相同。先进器件所需的,在晶圆表面具有特定杂质梯度的特殊阱区无法由扩散技术来实现。这些阱区使高性能晶体管得以实现(见第16章)。
离子注入克服了扩散的限制,同时也提供了额外的优势。讽刺的是,虽然离子注入工艺是现代掺杂I:艺,但该技术却有一个很长的历史。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根据物理学家罗伯特·范·格拉夫( Robert Van Graff)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普林斯顿(Princeton)早期的工作,制造出厂机器。l954年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ely)(是的,那个Shockely)提出一项关于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离子注入机的专利i6。
离子注入过程中没有侧向扩散,工艺在接近室温下进行,杂质原子被置于晶圆表面的下面,同时使得宽范围浓度的掺杂成为可能。有离子注入,可以对晶圆内掺杂的位置和数量进行更好的控制。另外,光刻胶和薄金属层与通常的二氧化硅层一样可以作为掺杂的掩膜。基于这些优点,先进电路的主要掺杂步骤部采用由离子注入完成就不足为奇了。
热门点击
- 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DAC的性能指标
- 光学系统的视场
- 施密特触发器在波形变换、整形等方面的基本应用
- 用锁相环构成FM解调器
- DAC的选择要点
- 晶体管混频实验
- 光学传递函数
- 大惯性负载变频器的选择
- 半导体材料的独特性质之一是它们的导电性和导电
推荐技术资料
-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开
- 传媒博物馆开馆仪式隆童举行。教育都i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