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增值税争端案:一场没有悬念的诉讼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688
在中美芯片纠纷中,中国第一次作为主角显示了对WTO规则的深刻理解,真正的智慧在于过程: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让步以获得利益。 中美芯片争端尘埃落定。这是入世三年来,中国第一次被起诉到WTO。但芯片争端案并不像通常WTO机制下的诉讼那样走完了争端解决的所有程序,而是在第一阶段的双边磋商中就达成了谅解,中方决定分时段修改和实施新规定,美方主动撤诉。
其实,这是中美两国政府在WTO机制下玩的一场双赢游戏,对于游戏结果双方都心知肚明,各得其所。
中美之间的芯片争端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末,美国半导体协会就致函当时的外经贸部,指称我国的《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政策》(俗称国务院“18号文”)是对进口商的歧视。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后不久,美国又再次质疑18号文的芯片增值税退税政策违背了WTO国民待遇原则。而这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的通知》(70号文)鼓励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将18号文中规定的税负由6%下调为3%。2002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半导体研讨会上,中美双方包括官员和行业协会第一次进行了面对面的辩论。
中美两国政府层面的正式磋商始于2003年,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在世贸组织的中国入世情况评估程序中反复提到了芯片退税问题。这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由财政部、税务部、商务部等六部委成立了课题组,研究在不违背WTO机制下保护芯片工业的对策。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今年3月23日,就在中美两国高层在一系列双边会议上进行磋商的时候,美国“突然”向WTO起诉中国。
布什政府的政治牌
布什政府的“突然起诉”意味深长。在之前的谈判中,中美已经就芯片退税问题做了3年多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六部委课题组的调研报告也出台了近一年,可以说双方政府对于解决芯片争端已经有了接近的谈判底线,磋商完全可以达成共识。
芯片争端对于布什政府最大的意义在于拉拢选票。目前布什政府受对手攻击最多的就是高达270万的失业人口,美国舆论把重要的原因归结为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包括总统候选人克里在内的民主党人严厉批评政府没有更积极地利用世贸组织对付中国。
布什政府弃谈判而发动诉讼,是为了用高姿态响应对手的责难。通过WTO诉讼解决争端不是他们的本意,因为一旦中国政府进行强烈抗辩,经过世贸组织的专家组调查,并由争端解决机构最终作出决定最少也要一年时间,就算到时候美国赢了官司,大选早已结束,对于布什政府而言判决已经没有太大意义。而且放着即将到来的谈判成果不要,重新开始一场结局未卜的诉讼,显然不明智。
布什总统现在需要在大选中赢分。首先,发动一场诉讼满足了美国舆论和民众的心理期望,显示政府的强硬态度。其次,他对在7月这个最敏感的时间里获得对中国的“胜利”早已胸有成竹,作为协议代价,他当然也会在其他方面给予中国一些补偿。最后,中国的“让步”会让美国半导体业界及时为布什政府投上一票。
中国政府:醉翁之意不在酒
对中国政府而言,诉讼也不失为最佳选择。
或许中国政府在谈判中的醉翁之意并不在18号文。18号文对于国内芯片企业现实的好处并不多,中芯国际张汝京明确表示,退税政策的取消对中芯国际今年的影响仅仅是减少170万美元的进帐,而且国内芯片企业大多很难达到实际税负超过3%的标杆,今年年初信产部公布获得这一资格的国内芯片企业事实上仅有20家。去年我国退税的总金额只有1亿元人民币,并且享受该优惠政策的企业中有一半是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外资企业。
18号文真正的意义在于表达政府鼓励芯片产业的态度,吸引全球的芯片投资,发展中国芯片产业。这一目的已然达到。18号文已经不适应中国芯片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修改18号文不仅是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更是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的要求。磋商甫一结束就传出消息:发改委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在未来每年投入至少10亿元人民币来扶持我国的芯片产业,这至少是目前投资金额的10倍。中国政府的后一招棋也许早已准备好了。
中国政府真正想要的是通过芯片争端谈判获得更多的东西。中国在谈判中是有砝码的。全国律协WTO专门委员会秘书长黄文俊指出,从法律角度说,美国人用国民待遇原则起诉18号文的官司值得一打。他也是为吴仪副总理率团谈判提供法律意见的专家之一。他说,按照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等税负达到3%时再实行即征即退不同于按照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
在中美芯片纠纷中,中国第一次作为主角显示了对WTO规则的深刻理解,真正的智慧在于过程: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让步以获得利益。 中美芯片争端尘埃落定。这是入世三年来,中国第一次被起诉到WTO。但芯片争端案并不像通常WTO机制下的诉讼那样走完了争端解决的所有程序,而是在第一阶段的双边磋商中就达成了谅解,中方决定分时段修改和实施新规定,美方主动撤诉。
其实,这是中美两国政府在WTO机制下玩的一场双赢游戏,对于游戏结果双方都心知肚明,各得其所。
中美之间的芯片争端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末,美国半导体协会就致函当时的外经贸部,指称我国的《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政策》(俗称国务院“18号文”)是对进口商的歧视。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后不久,美国又再次质疑18号文的芯片增值税退税政策违背了WTO国民待遇原则。而这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的通知》(70号文)鼓励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将18号文中规定的税负由6%下调为3%。2002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半导体研讨会上,中美双方包括官员和行业协会第一次进行了面对面的辩论。
中美两国政府层面的正式磋商始于2003年,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在世贸组织的中国入世情况评估程序中反复提到了芯片退税问题。这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由财政部、税务部、商务部等六部委成立了课题组,研究在不违背WTO机制下保护芯片工业的对策。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今年3月23日,就在中美两国高层在一系列双边会议上进行磋商的时候,美国“突然”向WTO起诉中国。
布什政府的政治牌
布什政府的“突然起诉”意味深长。在之前的谈判中,中美已经就芯片退税问题做了3年多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六部委课题组的调研报告也出台了近一年,可以说双方政府对于解决芯片争端已经有了接近的谈判底线,磋商完全可以达成共识。
芯片争端对于布什政府最大的意义在于拉拢选票。目前布什政府受对手攻击最多的就是高达270万的失业人口,美国舆论把重要的原因归结为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包括总统候选人克里在内的民主党人严厉批评政府没有更积极地利用世贸组织对付中国。
布什政府弃谈判而发动诉讼,是为了用高姿态响应对手的责难。通过WTO诉讼解决争端不是他们的本意,因为一旦中国政府进行强烈抗辩,经过世贸组织的专家组调查,并由争端解决机构最终作出决定最少也要一年时间,就算到时候美国赢了官司,大选早已结束,对于布什政府而言判决已经没有太大意义。而且放着即将到来的谈判成果不要,重新开始一场结局未卜的诉讼,显然不明智。
布什总统现在需要在大选中赢分。首先,发动一场诉讼满足了美国舆论和民众的心理期望,显示政府的强硬态度。其次,他对在7月这个最敏感的时间里获得对中国的“胜利”早已胸有成竹,作为协议代价,他当然也会在其他方面给予中国一些补偿。最后,中国的“让步”会让美国半导体业界及时为布什政府投上一票。
中国政府:醉翁之意不在酒
对中国政府而言,诉讼也不失为最佳选择。
或许中国政府在谈判中的醉翁之意并不在18号文。18号文对于国内芯片企业现实的好处并不多,中芯国际张汝京明确表示,退税政策的取消对中芯国际今年的影响仅仅是减少170万美元的进帐,而且国内芯片企业大多很难达到实际税负超过3%的标杆,今年年初信产部公布获得这一资格的国内芯片企业事实上仅有20家。去年我国退税的总金额只有1亿元人民币,并且享受该优惠政策的企业中有一半是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外资企业。
18号文真正的意义在于表达政府鼓励芯片产业的态度,吸引全球的芯片投资,发展中国芯片产业。这一目的已然达到。18号文已经不适应中国芯片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修改18号文不仅是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更是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的要求。磋商甫一结束就传出消息:发改委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在未来每年投入至少10亿元人民币来扶持我国的芯片产业,这至少是目前投资金额的10倍。中国政府的后一招棋也许早已准备好了。
中国政府真正想要的是通过芯片争端谈判获得更多的东西。中国在谈判中是有砝码的。全国律协WTO专门委员会秘书长黄文俊指出,从法律角度说,美国人用国民待遇原则起诉18号文的官司值得一打。他也是为吴仪副总理率团谈判提供法律意见的专家之一。他说,按照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等税负达到3%时再实行即征即退不同于按照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