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家用电器

IC1的输出信号加到输出级场效应管TR2(IRF540)的栅极G

发布时间:2017/9/18 19:51:14 访问次数:790

    IC1的输出信号加到输出级场效应管TR2(IRF540)的栅极G。TR2接成源极跟随器, R2A45201BG压增益近似为1,但是它的电流输出能力大,从而弥补了IC1输出电流不够大的问题。TR2的源极接有TR1利TR3组成的恒流源。其恒流值就是单端A类输出管TR2的静态电流值。这里恒流源电流设定为160mA左右。该电流由TR3发射极(也即TR1基极)的取样电阻R8、R9设定。如果电流增大,TR1的基极电压上升,其集电极电流R7上的压降加大,从而使TR3的基极电压下降而使流过TR3的电流(即恒流电流或TR2的静态电流)减小。因此,

TR1和TR3组成的恒流源也叫反馈式恒流源,比一般单管恒流源具有更稳定的恒定电流值。

    A类工作的缺点是静态电流大.因而效率低(约30/),一个~90WA类功放的静态电流在1A以上,然而作为耳放的A类放大,160mA的静态电流换来没有交越失真的音质,而且TR2和TR3的静态功耗约2W,也不需要很大的散热器。看来,从追求良好的音质出发,耳放采用

A类放大输出是值得推荐的。

    从TR2的输出源极到IC1的输入经R6加有负反馈。R6的大小与耳机的阻抗和输人信号大小有关。耳机阻抗高、输入信号小,可适当增大R6。不过,R6过大(即增益过高),可能会引起高频不稳定。为此可与R6并联一个C12,容量取10pF足以达到目的,且对高频的频率

响应没有什么影响。

    IC1采用±15V电源,TR2采用±12V电源。前者的电源电压用得比后者高,是为了使后者得到充分的驱动(输出可达16Vp―p)。A类放大的供电要求比较高,必须进行充分的滤波和退耦。为此℃1和TR2的正负供电分别由4块稳压℃(IC2~IC5)进行稳压,并分别采用

较大电容量的电容器滤波退耦后供给。其中C2、C5尤其是C3、C4应尽量靠近IC1安装,以尽量降低电源的交流阻抗。

    IC1的输出信号加到输出级场效应管TR2(IRF540)的栅极G。TR2接成源极跟随器, R2A45201BG压增益近似为1,但是它的电流输出能力大,从而弥补了IC1输出电流不够大的问题。TR2的源极接有TR1利TR3组成的恒流源。其恒流值就是单端A类输出管TR2的静态电流值。这里恒流源电流设定为160mA左右。该电流由TR3发射极(也即TR1基极)的取样电阻R8、R9设定。如果电流增大,TR1的基极电压上升,其集电极电流R7上的压降加大,从而使TR3的基极电压下降而使流过TR3的电流(即恒流电流或TR2的静态电流)减小。因此,

TR1和TR3组成的恒流源也叫反馈式恒流源,比一般单管恒流源具有更稳定的恒定电流值。

    A类工作的缺点是静态电流大.因而效率低(约30/),一个~90WA类功放的静态电流在1A以上,然而作为耳放的A类放大,160mA的静态电流换来没有交越失真的音质,而且TR2和TR3的静态功耗约2W,也不需要很大的散热器。看来,从追求良好的音质出发,耳放采用

A类放大输出是值得推荐的。

    从TR2的输出源极到IC1的输入经R6加有负反馈。R6的大小与耳机的阻抗和输人信号大小有关。耳机阻抗高、输入信号小,可适当增大R6。不过,R6过大(即增益过高),可能会引起高频不稳定。为此可与R6并联一个C12,容量取10pF足以达到目的,且对高频的频率

响应没有什么影响。

    IC1采用±15V电源,TR2采用±12V电源。前者的电源电压用得比后者高,是为了使后者得到充分的驱动(输出可达16Vp―p)。A类放大的供电要求比较高,必须进行充分的滤波和退耦。为此℃1和TR2的正负供电分别由4块稳压℃(IC2~IC5)进行稳压,并分别采用

较大电容量的电容器滤波退耦后供给。其中C2、C5尤其是C3、C4应尽量靠近IC1安装,以尽量降低电源的交流阻抗。

相关IC型号
R2A45201BG
暂无最新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PCB布线要点
    整机电路图见图4。将电路画好、检查无误之后就开始进行电...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