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的半导体产业-南京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527
有“虎踞龙盘”之称的南京市,其开发区定位于以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人才为支撑的经济园。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南京开发区已成为海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和创业的宝地,世界上有 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项目进园区落户,投资总额超过40亿美元,到位外资超过10亿美元,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96个,世界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已有16家进园区。
电子产业以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台湾统宝光电为主流的电子产业;截至2002年底,园区电子企业200多家,营业额181.5亿元。2003年上半年,南京新批协议外资6.5亿美元。在半导体产业,南京高新半导体公司的成立,填补了南京芯片制造的空白,中电科技集团第五十五所以生产GaAs(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著称,并准备在新港开发区引进一条高档液晶模块生产线,使55所在液晶这一领域的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至7000万元的规模。东南大学国家级专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射频与光集成电路研所和南京微盟公司等是南京比较著名的设计公司。南京江宁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将是:以IT产业、研发中心和高科技龙头项目为重点,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一流的新基地,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江苏最大的开发区。
“长三角”江苏近年来外商投资的高速增长态势表明,中国加入WTO的“利好”所激发的新一波投资热潮已见端倪。2003年以来,江苏地区还出现台资、日资、韩资共同组团投资的新趋势。目前江苏新一轮外资涌入出现“六个转向”。
■从分散投入转向组团式投入
在吴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第一次出现了以组团式落户的14家IT行业的配套企业。通过以“台”引“台”,以“小”引“大”,以“大”带“小”等方式,又陆续引进了多个组团式投入的外资企业。目前,区内已有台商独资企业120多家,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43家。
■从一般加工组装项目转向产业基地型项目
目前外商投资非常重视长远发展和规划,已普遍由一般的加工组装转向产业基地的建设。如吴江开发区,目前93%的外资企业从事IT产业,自我配套率达90%以上。如果再与周边的一些 IT企业相衔接,配套水平可达98%以上。较为完善的配套水平,形成了新的“马太效应”,更加促进了IT产业的大范围集聚。在无锡新区,时常可以看到比邻相挨的索尼、松下、夏普、日立、住友、丸红、洋马、村田、麦克赛尔、CMK、ALPS等一批日本跨国公司,在此的投资已进入基地化阶段,平均投资规模超过了5000万美元。
■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
据了解,目前投资昆山的外资企业大部分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产品档次高、技术含量高,管理水平高,投资领域相对集中,其中电子信息企业有400多家,已投资45亿美元。
■从中小企业为主转向跨国公司为主
中国入世后,一些跨国集团加快在“长三角”投资圈地,纷纷在这一带的中心城市构建其亚洲的研发和制造中心。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领域前来江苏投资的意愿更加显著。截止目前,200多家跨国公司在江苏投资了 500多个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30多家。
■从直接投资办厂转向更多地采用企业并购
利用跨国并购方式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外资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组改造,推动企业资产重组,使更多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借助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销售网络等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眼下,江苏省正积极筹划向位于世界前列的跨国公司主动推介一批企业,吸引外资参股、控股,并积极引导国外各类投资基金参与企业并购。
■从集中于制造业领域转向更加关注服务业领域
在昆山,目前已有一批服务性、功能性项目如东方首席电子商务中心和首次获批的两家台湾银行之一彰化银行昆山办事处等已先后运作或筹建。我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必将成为利用外资竞争的一大焦点。
着眼于在新一轮利用外资热潮中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长三角”的江苏半导体产业更加注重并完善产业配套环境,构筑产业链延伸的高平台。顺应外资进入方式的变化,积极调整招商引资策略,不断改进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我们热盼着,这一片富有传奇和魅力的土地,将是海内外半导体产业投资的最佳“乐园”。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在开往春天的快车上,江苏用“芯”编织着绿色的春天。
有“虎踞龙盘”之称的南京市,其开发区定位于以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人才为支撑的经济园。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南京开发区已成为海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和创业的宝地,世界上有 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项目进园区落户,投资总额超过40亿美元,到位外资超过10亿美元,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96个,世界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已有16家进园区。
电子产业以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台湾统宝光电为主流的电子产业;截至2002年底,园区电子企业200多家,营业额181.5亿元。2003年上半年,南京新批协议外资6.5亿美元。在半导体产业,南京高新半导体公司的成立,填补了南京芯片制造的空白,中电科技集团第五十五所以生产GaAs(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著称,并准备在新港开发区引进一条高档液晶模块生产线,使55所在液晶这一领域的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至7000万元的规模。东南大学国家级专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射频与光集成电路研所和南京微盟公司等是南京比较著名的设计公司。南京江宁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将是:以IT产业、研发中心和高科技龙头项目为重点,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一流的新基地,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江苏最大的开发区。
“长三角”江苏近年来外商投资的高速增长态势表明,中国加入WTO的“利好”所激发的新一波投资热潮已见端倪。2003年以来,江苏地区还出现台资、日资、韩资共同组团投资的新趋势。目前江苏新一轮外资涌入出现“六个转向”。
■从分散投入转向组团式投入
在吴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第一次出现了以组团式落户的14家IT行业的配套企业。通过以“台”引“台”,以“小”引“大”,以“大”带“小”等方式,又陆续引进了多个组团式投入的外资企业。目前,区内已有台商独资企业120多家,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43家。
■从一般加工组装项目转向产业基地型项目
目前外商投资非常重视长远发展和规划,已普遍由一般的加工组装转向产业基地的建设。如吴江开发区,目前93%的外资企业从事IT产业,自我配套率达90%以上。如果再与周边的一些 IT企业相衔接,配套水平可达98%以上。较为完善的配套水平,形成了新的“马太效应”,更加促进了IT产业的大范围集聚。在无锡新区,时常可以看到比邻相挨的索尼、松下、夏普、日立、住友、丸红、洋马、村田、麦克赛尔、CMK、ALPS等一批日本跨国公司,在此的投资已进入基地化阶段,平均投资规模超过了5000万美元。
■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
据了解,目前投资昆山的外资企业大部分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产品档次高、技术含量高,管理水平高,投资领域相对集中,其中电子信息企业有400多家,已投资45亿美元。
■从中小企业为主转向跨国公司为主
中国入世后,一些跨国集团加快在“长三角”投资圈地,纷纷在这一带的中心城市构建其亚洲的研发和制造中心。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领域前来江苏投资的意愿更加显著。截止目前,200多家跨国公司在江苏投资了 500多个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30多家。
■从直接投资办厂转向更多地采用企业并购
利用跨国并购方式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外资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组改造,推动企业资产重组,使更多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借助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销售网络等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眼下,江苏省正积极筹划向位于世界前列的跨国公司主动推介一批企业,吸引外资参股、控股,并积极引导国外各类投资基金参与企业并购。
■从集中于制造业领域转向更加关注服务业领域
在昆山,目前已有一批服务性、功能性项目如东方首席电子商务中心和首次获批的两家台湾银行之一彰化银行昆山办事处等已先后运作或筹建。我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必将成为利用外资竞争的一大焦点。
着眼于在新一轮利用外资热潮中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长三角”的江苏半导体产业更加注重并完善产业配套环境,构筑产业链延伸的高平台。顺应外资进入方式的变化,积极调整招商引资策略,不断改进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我们热盼着,这一片富有传奇和魅力的土地,将是海内外半导体产业投资的最佳“乐园”。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在开往春天的快车上,江苏用“芯”编织着绿色的春天。
上一篇:TPMS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