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手机病毒治本靠硬件 TI和ARM研发安全芯片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613
全球领先的手机芯片制造商德州仪器和设计商ARM日前发表联合声明表示,由于本月初已经发现了全球第一种手机病毒,双方目前已经结成战略联盟,共同致力于打造新一代的安全手机芯片。
ARM公司销售主管Dave Steer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确保安全的手机通信,双方决定从硬件方面加强手机自身的安全性。引用Steer的话就是:“将安全植入到手机硬件中”。
通常,手机是通过软件程序对用户身份或ID号进行加密的。但随着黑客对手机软件程序的日益了解,目前他们已经可以通过攻击PC机的方法来攻击手机。因此对手机通信安全构成了巨大潜在威胁。
手机ID号相当于手机服务的安全网关,如果手机意外落入他人之后,必将对手机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以欧洲市场为例,那里的手机盗窃、更改手机ID号,然后再转手的情况十分普遍。
从理论上而言,手机原始用户只要向服务商提供丢失手机的ID号,然后报停即可。但事实上如果他人通过程序将ID号篡改后,那么服务商也是爱莫能助。德州仪器的发言人指出,如果通过硬件来加密,那么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就相当低。
据悉,在双方发表该声明的二周前,全球第一个手机病毒“Cabir”已经光临了部分手机用户。该病毒主要利用手机的蓝牙功能进行传播。Steer表示,尽管“Cabir”没有大规模爆发,但随着手机病毒技术的日益成熟,将来的手机病毒一定不会像“Cabir”这样温柔。
(转自 中国半导体行业网)
全球领先的手机芯片制造商德州仪器和设计商ARM日前发表联合声明表示,由于本月初已经发现了全球第一种手机病毒,双方目前已经结成战略联盟,共同致力于打造新一代的安全手机芯片。
ARM公司销售主管Dave Steer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确保安全的手机通信,双方决定从硬件方面加强手机自身的安全性。引用Steer的话就是:“将安全植入到手机硬件中”。
通常,手机是通过软件程序对用户身份或ID号进行加密的。但随着黑客对手机软件程序的日益了解,目前他们已经可以通过攻击PC机的方法来攻击手机。因此对手机通信安全构成了巨大潜在威胁。
手机ID号相当于手机服务的安全网关,如果手机意外落入他人之后,必将对手机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以欧洲市场为例,那里的手机盗窃、更改手机ID号,然后再转手的情况十分普遍。
从理论上而言,手机原始用户只要向服务商提供丢失手机的ID号,然后报停即可。但事实上如果他人通过程序将ID号篡改后,那么服务商也是爱莫能助。德州仪器的发言人指出,如果通过硬件来加密,那么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就相当低。
据悉,在双方发表该声明的二周前,全球第一个手机病毒“Cabir”已经光临了部分手机用户。该病毒主要利用手机的蓝牙功能进行传播。Steer表示,尽管“Cabir”没有大规模爆发,但随着手机病毒技术的日益成熟,将来的手机病毒一定不会像“Cabir”这样温柔。
(转自 中国半导体行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