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层的制备
发布时间:2017/5/31 21:07:55 访问次数:3300
埋层的制备
为了减少双极型晶体管收集区的串联电阻,并减少寄生plllD管的影响,在作为双极型晶体管的收集区的外延层和衬底间通常需要制作埋层。首先在衬底上生长二氧化硅,并进行M054LBN第一次光刻,刻蚀露出埋层区域,然后注入n型杂质(磷、砷等),随后退火激活杂质。
埋层杂质的选择原则是:首先是杂质在硅中的固溶度要大,以降低收集区串联电阻;其次是希望在高温下,杂质在硅中的圹散系数小,以减小外延时的杂质扩散效应;此外还希望与硅衬底的晶格匹配好,以减少应力。研究表明,最理想的埋层杂质是As。
外延层的生长
用湿法去除全部二氧化硅层后,外延生长一层轻掺杂的硅。该外延层将作为双极型晶体管的收集区,整个双极型晶体管便是制作在该外延层上。
生长外延层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参数是外延层的电阻率ρ。和外延层的厚度飞。为了减小结电容、提高击穿电压B⒕R)、并降低后续热过程中外延层中杂质的外推,ρe,应该高一些,而为了降低收区串联电阻又希望ρ"低一些。囚此ρ。需要加以折中选择。一般外延层的厚度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外延层厚度。基区掺杂的结深+收集区厚度+埋层上推距离+后续各工序中生长氧化层所消耗的外延层厚度。
埋层的制备
为了减少双极型晶体管收集区的串联电阻,并减少寄生plllD管的影响,在作为双极型晶体管的收集区的外延层和衬底间通常需要制作埋层。首先在衬底上生长二氧化硅,并进行M054LBN第一次光刻,刻蚀露出埋层区域,然后注入n型杂质(磷、砷等),随后退火激活杂质。
埋层杂质的选择原则是:首先是杂质在硅中的固溶度要大,以降低收集区串联电阻;其次是希望在高温下,杂质在硅中的圹散系数小,以减小外延时的杂质扩散效应;此外还希望与硅衬底的晶格匹配好,以减少应力。研究表明,最理想的埋层杂质是As。
外延层的生长
用湿法去除全部二氧化硅层后,外延生长一层轻掺杂的硅。该外延层将作为双极型晶体管的收集区,整个双极型晶体管便是制作在该外延层上。
生长外延层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参数是外延层的电阻率ρ。和外延层的厚度飞。为了减小结电容、提高击穿电压B⒕R)、并降低后续热过程中外延层中杂质的外推,ρe,应该高一些,而为了降低收区串联电阻又希望ρ"低一些。囚此ρ。需要加以折中选择。一般外延层的厚度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外延层厚度。基区掺杂的结深+收集区厚度+埋层上推距离+后续各工序中生长氧化层所消耗的外延层厚度。
上一篇: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上一篇:深收集极接触的形成
热门点击
- 恒定表面源扩散
- 二氧化硅的湿法刻蚀
- 钨的刻蚀
- 氮化硅的干法刻蚀
- 以TEOs为硅源淀积sio2
- 埋层的制备
- 芯片互连技术
- 气象卫星有效载荷及其工作原理
-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BGA封装,按基板的种类
- WLR――硅片级可靠性测试
推荐技术资料
- 业余条件下PCM2702
- PGM2702采用SSOP28封装,引脚小而密,EP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