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辉煌在即
发布时间:2007/9/1 0:00:00 访问次数:411
陆楠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基于通信和计算融合趋势下延伸的庞大的消费电子市场如何引领产业走出了低谷,在全球半导体市场恢复景气性大幅增长的2004年,在进入新一轮增长的风头浪尖,越来越多的视线正在被另一个低调而成长迅速的领域所吸引,一个巨大的市场豁然开朗,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2004年是全球(尤其是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嘉年华。
汽车电子产品分为发动机电子、底盘电子、车身电子、通讯与娱乐电子四个区域,其中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安全及故障诊断系统、汽车信息系统、汽车电子元器件、汽车环保类产品以及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系统及软件等,涉及软件、计算机、系统集成、电信、消费类电子和基础元器件,正因为涵盖如此广泛,它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厂商(包括原先那些非该领域)的投入重点。
应用拉动增长
自动驾驶、导航和安全设备、总线传动机构、车载智能消费电子和网络通信设备正在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新的应用正在成为拉动相关半导体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目前,电子产品占中档汽车整车成本的20%以上,占高档汽车成本的50%甚至60%。据预测,汽车领域70%的技术革新来自汽车电子产品,而未来汽车电子产品所占汽车制造成本的平均比例,将达到30%到60%。
在控制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和底盘控制方面,出于对单个器件以及整车系统成本和可靠性的考虑,加上汽车OEM对减少车身重量的要求使得支持CAN或LIN总线技术并具有片上闪存的MCU以及传感器成为汽车电子系统核心。MCU正在成为汽车控制系统的关键,其应用变得越来越广。过去几年里,一部汽车大约会用到20颗MCU,而现在这个数字猛增到40-60颗,包括摩托罗拉、英飞凌、意法半导体、飞利浦和瑞萨等半导体供应商都纷纷推出了多种8位、16位和32位的MCU器件。
在传感器方面,动力传动系统和底盘控制成为最大的应用领域,此外,车身安全控制系统也为传感器开辟出巨大的需求市场,如摩托罗拉、英飞凌等公司各自推出了轮胎压力传感器产品。
在车用遥控系统方面,基于RF的遥控器件的成本下降带来的成本优势,正在带动该市场的快速扩张,包括主动与被动遥控开锁系统(PKE)、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等安全应用系统在内的车用遥控系统应用日趋广泛。据Gartner Dataquest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有60%的汽车都配备了遥控系统,而遥控系统所消耗的半导体器件市场截止去年3月大约为5%,达10.75亿美元。
车载智能消费电子中的音响设备目前是汽车半导体产品最大的应用领域,到2007年,引擎控制单元(ECU)成为第二大汽车芯片应用领域,第三至第五位将分别是ABS系统、电子仪表板和RKE。2003年全球汽车总产量约为6,300万辆,而汽车音响总产量则为8,000多万台,其中包括给OEM产品配置的原厂汽车音响,以及为车主更新功能或替换坏机的零售市场汽车音响。中国(含香港地区)2003年汽车音响的总产量为2,800万台,占全球产量的33%,其中约有半数出自日本或欧美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制造工厂,其余1,400万台则为中国OEM品牌。由于中国目前汽车年产量只有580万辆,其中轿车仅占180万辆,因此大部分本地制造的汽车音响均为出口外销,输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另据统计,到2007年,汽车音响设备将占中国整个汽车半导体消费量的46%,成为标准配置设备。
从这两年全球汽车市场和全球汽车电子的增长率出现的落差,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应用拉动增长”的端倪:2001-2003年全球汽车销量增长率放缓,由3.8%降低到1%,但汽车电子销售量并没有同步降低而是由7%增长到8.1%。
中国市场业态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这使得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较之其他地区更为活跃。有关数据显示,2003-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产业规模将由550亿元猛增到1050亿元,到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需求将由2003年的57.45亿元猛增到155.7亿元,其中,动力传动系统为34.26亿,底盘电子系统为36.84亿,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为50.33亿,信息通信系统为12.4亿,其他控制系统为20.83亿。
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预测,中国与汽车相关的半导体市场将以28%的复合年增率增长,到2007年达到14.5亿美元,中国的汽车芯片市场预计将占全球的10%,而在2002年这个市场的规
陆楠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基于通信和计算融合趋势下延伸的庞大的消费电子市场如何引领产业走出了低谷,在全球半导体市场恢复景气性大幅增长的2004年,在进入新一轮增长的风头浪尖,越来越多的视线正在被另一个低调而成长迅速的领域所吸引,一个巨大的市场豁然开朗,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2004年是全球(尤其是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嘉年华。
汽车电子产品分为发动机电子、底盘电子、车身电子、通讯与娱乐电子四个区域,其中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安全及故障诊断系统、汽车信息系统、汽车电子元器件、汽车环保类产品以及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系统及软件等,涉及软件、计算机、系统集成、电信、消费类电子和基础元器件,正因为涵盖如此广泛,它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厂商(包括原先那些非该领域)的投入重点。
应用拉动增长
自动驾驶、导航和安全设备、总线传动机构、车载智能消费电子和网络通信设备正在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新的应用正在成为拉动相关半导体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目前,电子产品占中档汽车整车成本的20%以上,占高档汽车成本的50%甚至60%。据预测,汽车领域70%的技术革新来自汽车电子产品,而未来汽车电子产品所占汽车制造成本的平均比例,将达到30%到60%。
在控制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和底盘控制方面,出于对单个器件以及整车系统成本和可靠性的考虑,加上汽车OEM对减少车身重量的要求使得支持CAN或LIN总线技术并具有片上闪存的MCU以及传感器成为汽车电子系统核心。MCU正在成为汽车控制系统的关键,其应用变得越来越广。过去几年里,一部汽车大约会用到20颗MCU,而现在这个数字猛增到40-60颗,包括摩托罗拉、英飞凌、意法半导体、飞利浦和瑞萨等半导体供应商都纷纷推出了多种8位、16位和32位的MCU器件。
在传感器方面,动力传动系统和底盘控制成为最大的应用领域,此外,车身安全控制系统也为传感器开辟出巨大的需求市场,如摩托罗拉、英飞凌等公司各自推出了轮胎压力传感器产品。
在车用遥控系统方面,基于RF的遥控器件的成本下降带来的成本优势,正在带动该市场的快速扩张,包括主动与被动遥控开锁系统(PKE)、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等安全应用系统在内的车用遥控系统应用日趋广泛。据Gartner Dataquest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有60%的汽车都配备了遥控系统,而遥控系统所消耗的半导体器件市场截止去年3月大约为5%,达10.75亿美元。
车载智能消费电子中的音响设备目前是汽车半导体产品最大的应用领域,到2007年,引擎控制单元(ECU)成为第二大汽车芯片应用领域,第三至第五位将分别是ABS系统、电子仪表板和RKE。2003年全球汽车总产量约为6,300万辆,而汽车音响总产量则为8,000多万台,其中包括给OEM产品配置的原厂汽车音响,以及为车主更新功能或替换坏机的零售市场汽车音响。中国(含香港地区)2003年汽车音响的总产量为2,800万台,占全球产量的33%,其中约有半数出自日本或欧美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制造工厂,其余1,400万台则为中国OEM品牌。由于中国目前汽车年产量只有580万辆,其中轿车仅占180万辆,因此大部分本地制造的汽车音响均为出口外销,输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另据统计,到2007年,汽车音响设备将占中国整个汽车半导体消费量的46%,成为标准配置设备。
从这两年全球汽车市场和全球汽车电子的增长率出现的落差,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应用拉动增长”的端倪:2001-2003年全球汽车销量增长率放缓,由3.8%降低到1%,但汽车电子销售量并没有同步降低而是由7%增长到8.1%。
中国市场业态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这使得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较之其他地区更为活跃。有关数据显示,2003-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产业规模将由550亿元猛增到1050亿元,到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需求将由2003年的57.45亿元猛增到155.7亿元,其中,动力传动系统为34.26亿,底盘电子系统为36.84亿,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为50.33亿,信息通信系统为12.4亿,其他控制系统为20.83亿。
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预测,中国与汽车相关的半导体市场将以28%的复合年增率增长,到2007年达到14.5亿美元,中国的汽车芯片市场预计将占全球的10%,而在2002年这个市场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