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晶闸管的检测
发布时间:2017/2/11 19:49:28 访问次数:355
双向晶闸管电极的判别 将万用表置于R×1挡位或R×10挡位,分别测量双向晶闸管3个引脚之间的正、HA16116FP-EL反向电阻值;若测出某一引脚与其他两个引脚均不通,则表明该引脚是主电极(T2)。确定T2极后,另外两引脚便是主电极(T1)和门极(G);再测量这两个引脚之间的正、反间电阻值,正常情况下会得到两个较小的电阻值;在电阻值较小(几十欧姆)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接人的是Tl、红表笔接人的则是G。
此外,还可以通过双向晶闸管的外形来判别各个电极,螺栓形双向晶闸管的螺栓一端为主电极T2,较细的引线端则为门极G,较粗的引线端为主电极T1;金属封装(TO3)双向晶间管的外壳为主电极T2;塑封(T()2~’O)双向晶间管的中间引脚为主电极T2,该引脚通常与自带小散热片相连。
图⒎5提供了几种常见双向晶间管的引脚排列方式:
双向晶闸管电极的判别 将万用表置于R×1挡位或R×10挡位,分别测量双向晶闸管3个引脚之间的正、HA16116FP-EL反向电阻值;若测出某一引脚与其他两个引脚均不通,则表明该引脚是主电极(T2)。确定T2极后,另外两引脚便是主电极(T1)和门极(G);再测量这两个引脚之间的正、反间电阻值,正常情况下会得到两个较小的电阻值;在电阻值较小(几十欧姆)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接人的是Tl、红表笔接人的则是G。
此外,还可以通过双向晶闸管的外形来判别各个电极,螺栓形双向晶闸管的螺栓一端为主电极T2,较细的引线端则为门极G,较粗的引线端为主电极T1;金属封装(TO3)双向晶间管的外壳为主电极T2;塑封(T()2~’O)双向晶间管的中间引脚为主电极T2,该引脚通常与自带小散热片相连。
图⒎5提供了几种常见双向晶间管的引脚排列方式:
上一篇:普通晶闸管的测试电路
上一篇:双向晶闸管性能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