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称功率
发布时间:2017/1/15 19:03:01 访问次数:1616
由于生产水平与工艺的差异,电阻器IRF540NPBF的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电阻器的允许误差。为了反映允许误差的大小,国标规定了误差等级(表⒈3)。
由表⒈3可知,I级误差为标称值的±5%(即允许实际阻值高出标称阻值的5%或低于标称阻值的5%)而对于精密电阻器,其允许误差则为±1%、±0.5%。允许误差越小,则电阻器的精度等级越高。
有电流流经电阻器时,电阻器散发热量并产生消耗功率;而电阻一旦发热,其阻值亦会发生微小变化。若电流过大,则电阻器会发烫、烧焦甚至烧毁。为衡量电阻器的散热情况,人们引入了耐热功率、额定功率、标称功率等概念。
耐热功率是指电阻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热耗散量,以W(瓦)为单位。通常电阻器的散热量与其散热情况有关;电阻器体积越大,则热量越容易散发,故同一类型电阻器的体积越大,其耐热功率越大。
额定功率是指电阻器长时间工作时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其计算式为:
P=r×u P=r2×R P=tJ2/R
式中 P――电阻器的额定功率,W;
r――电阻器中的电流,A;
LJ 电阻器两端的电压,V;
R――电阻器的阻值,Ω。
额定功率有标称值系列,常见的标称值包括1/16W、1/8W、1/4W、1/2W、1W、2W、5W、10W、15W、25W等;日常所说的多少瓦电阻器即是指电阻器的这种功率标称值,亦称为电阻器的标称功率。当电阻器的实际功率大于其标称功率时,电阻器就会因过热而烧毁。
典型的电阻器标称功率有1/8W、1/4W和1/2W;小信号电路中通常采用1/8W电阻器,在微电子产品中则常使用1/16W电阻器或贴片式电阻器。实际选用电阻器时,要留有一定的功率余量,即电阻器的标称功率应大于它在电路中实 际功率2倍以上。例如,实际功率为1/4W,则应选用1/2W的电阻器;实际功率为2W,则应选用5W电阻器。如此可避免电阻器过热而引起的阻值变化或烧毁事故,此外,电阻器温度低也有利于减小相应的热噪声。
由于生产水平与工艺的差异,电阻器IRF540NPBF的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电阻器的允许误差。为了反映允许误差的大小,国标规定了误差等级(表⒈3)。
由表⒈3可知,I级误差为标称值的±5%(即允许实际阻值高出标称阻值的5%或低于标称阻值的5%)而对于精密电阻器,其允许误差则为±1%、±0.5%。允许误差越小,则电阻器的精度等级越高。
有电流流经电阻器时,电阻器散发热量并产生消耗功率;而电阻一旦发热,其阻值亦会发生微小变化。若电流过大,则电阻器会发烫、烧焦甚至烧毁。为衡量电阻器的散热情况,人们引入了耐热功率、额定功率、标称功率等概念。
耐热功率是指电阻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热耗散量,以W(瓦)为单位。通常电阻器的散热量与其散热情况有关;电阻器体积越大,则热量越容易散发,故同一类型电阻器的体积越大,其耐热功率越大。
额定功率是指电阻器长时间工作时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其计算式为:
P=r×u P=r2×R P=tJ2/R
式中 P――电阻器的额定功率,W;
r――电阻器中的电流,A;
LJ 电阻器两端的电压,V;
R――电阻器的阻值,Ω。
额定功率有标称值系列,常见的标称值包括1/16W、1/8W、1/4W、1/2W、1W、2W、5W、10W、15W、25W等;日常所说的多少瓦电阻器即是指电阻器的这种功率标称值,亦称为电阻器的标称功率。当电阻器的实际功率大于其标称功率时,电阻器就会因过热而烧毁。
典型的电阻器标称功率有1/8W、1/4W和1/2W;小信号电路中通常采用1/8W电阻器,在微电子产品中则常使用1/16W电阻器或贴片式电阻器。实际选用电阻器时,要留有一定的功率余量,即电阻器的标称功率应大于它在电路中实 际功率2倍以上。例如,实际功率为1/4W,则应选用1/2W的电阻器;实际功率为2W,则应选用5W电阻器。如此可避免电阻器过热而引起的阻值变化或烧毁事故,此外,电阻器温度低也有利于减小相应的热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