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确定电子行业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发布时间:2007/8/29 0:00:00 访问次数:608
最近,国家计委和科技部公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度)》,将信息、生物及医药、新型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现代交通等十大产业中的141个高技术产业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与电子行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有12个。它们是:
新型元器件
新型元器件是各类电子整机产品的基础,在各种电子产品中有着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当前我国发展新型元器件的基本原则是:以元器件产品升级换代、满足提高电子整机本地化率和扩大出口为目标,发展片式化、微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新型元器件产品,使我国逐步成为世界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中高档片式元器件、新型机电元件、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混合集成电路和高频频率器件等产品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
电子专用材料
我国电子专用材料产业已形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产业规模较大的行业。但硅材料、框架材料、电子陶瓷及氧化铟大型靶材等电子工业所急需的专用材料仍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近年来,我国在电子专用材料的开发和生产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及所需的高纯度原材料(Fe2o3和Mn3o4),高比容钽粉、细径钽丝,高性能电子浆料,大功率压电陶瓷和热释电陶瓷材料等功能陶瓷材料,氧化铟锡大型靶材,高性能液晶材料超净高纯化学试剂,电子特种气体,3英寸以上铌酸锂和钽酸锂单晶、光刻多晶胶、多晶硅、8英寸单晶硅及外延片,砷化镓材料,以及磷化铟、氮化镓、磷化镓单晶,超高亮度发光二胡管用化合物单晶及外延片,封装材料和焊料,微波介质等。
纳米材料和特种粉末及其制品
纳米材料因其纳米效应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是目前科技发展重要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纳米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开始产业化。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以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金属材料为重点,实现低成本、环境好以及质量稳定的规模化生产;加快纳米材料规模化应用于信息、通讯、医疗和环保等新兴产业以及能源、交通、化工、建材、纺织和轻工等基础产业,改进性能,提高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粉末冶金磨擦材料、高温合金粉末以及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
稀土材料及其应用
稀土是信息产业、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等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我国稀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已形成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超大磁致伸缩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稀土硫化物涂料及颜料的规模化生产;加快发展高纯稀土氧化物和高纯稀土单质分离提取工业化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快稀土在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玻璃、特种陶瓷、石油化工及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高性能电池及材料
目前我国高性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生产规模小、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镍氢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无汞碱性锌锰电池和高性能全密闭铅酸电池的原材料及配套件;实现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全密闭铅酸电池及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
密封件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件,基技术水平、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配套主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我国密封材料及制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技术引进,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一般产品能满足各类主机的配套要求,但高压、高速、精密、耐高温低温和耐腐蚀的密封件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震、制动系统用密封件材料及制品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重大成套设备中高压、液压、气动系统用密封件;电力设备中高温高压机械密封;石化工业中高速透平压缩机非接触气膜密封;金属磁流体动密封。
镁铝合金材料
镁铝合金材料因其超轻超强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汽车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特别是便携式小型电器的关键结构材料,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镁铝合金产品系列,线、板、带、薄板、铸件、异型材加工技术,后加工成型技术及着色技术,相关的配套生产装备。
汽车电子产品
汽车电子产品主要有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安全及故障诊断系统、汽车信息系统、汽车电子元器件、汽车环保类产品以及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系统及软件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燃油喷射电控装置、节油环保型电子点火装置、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气囊防护系统、卫星导航空定位系统接收装置等。
汽车
最近,国家计委和科技部公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度)》,将信息、生物及医药、新型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现代交通等十大产业中的141个高技术产业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与电子行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有12个。它们是:
新型元器件
新型元器件是各类电子整机产品的基础,在各种电子产品中有着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当前我国发展新型元器件的基本原则是:以元器件产品升级换代、满足提高电子整机本地化率和扩大出口为目标,发展片式化、微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新型元器件产品,使我国逐步成为世界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中高档片式元器件、新型机电元件、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混合集成电路和高频频率器件等产品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
电子专用材料
我国电子专用材料产业已形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产业规模较大的行业。但硅材料、框架材料、电子陶瓷及氧化铟大型靶材等电子工业所急需的专用材料仍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近年来,我国在电子专用材料的开发和生产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及所需的高纯度原材料(Fe2o3和Mn3o4),高比容钽粉、细径钽丝,高性能电子浆料,大功率压电陶瓷和热释电陶瓷材料等功能陶瓷材料,氧化铟锡大型靶材,高性能液晶材料超净高纯化学试剂,电子特种气体,3英寸以上铌酸锂和钽酸锂单晶、光刻多晶胶、多晶硅、8英寸单晶硅及外延片,砷化镓材料,以及磷化铟、氮化镓、磷化镓单晶,超高亮度发光二胡管用化合物单晶及外延片,封装材料和焊料,微波介质等。
纳米材料和特种粉末及其制品
纳米材料因其纳米效应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是目前科技发展重要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纳米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开始产业化。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以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金属材料为重点,实现低成本、环境好以及质量稳定的规模化生产;加快纳米材料规模化应用于信息、通讯、医疗和环保等新兴产业以及能源、交通、化工、建材、纺织和轻工等基础产业,改进性能,提高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粉末冶金磨擦材料、高温合金粉末以及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
稀土材料及其应用
稀土是信息产业、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等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我国稀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已形成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超大磁致伸缩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稀土硫化物涂料及颜料的规模化生产;加快发展高纯稀土氧化物和高纯稀土单质分离提取工业化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快稀土在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玻璃、特种陶瓷、石油化工及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高性能电池及材料
目前我国高性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生产规模小、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镍氢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无汞碱性锌锰电池和高性能全密闭铅酸电池的原材料及配套件;实现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全密闭铅酸电池及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
密封件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件,基技术水平、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配套主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我国密封材料及制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技术引进,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一般产品能满足各类主机的配套要求,但高压、高速、精密、耐高温低温和耐腐蚀的密封件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震、制动系统用密封件材料及制品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重大成套设备中高压、液压、气动系统用密封件;电力设备中高温高压机械密封;石化工业中高速透平压缩机非接触气膜密封;金属磁流体动密封。
镁铝合金材料
镁铝合金材料因其超轻超强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汽车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特别是便携式小型电器的关键结构材料,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镁铝合金产品系列,线、板、带、薄板、铸件、异型材加工技术,后加工成型技术及着色技术,相关的配套生产装备。
汽车电子产品
汽车电子产品主要有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安全及故障诊断系统、汽车信息系统、汽车电子元器件、汽车环保类产品以及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系统及软件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燃油喷射电控装置、节油环保型电子点火装置、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气囊防护系统、卫星导航空定位系统接收装置等。
汽车
上一篇:消费电子带来晶体和晶振市场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