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控制技术

移相电路

发布时间:2016/11/24 21:23:11 访问次数:835

   晶体管Ⅴ6与外围元器件组成移相电路。锯齿波电压“c5、控制电压σK、偏移电MAX3222EIDBR压σP分别通过电阻R24、m3、R25在Ⅴ6的基极叠加成%弱。当“hc6)0.7Ⅴ时,Ⅴ6导通,即“c5+σP+σK控制了Ⅴ6的导通与截止时刻。锯齿波与ωr轴的交点就是脉冲产生的时刻。这个交点的左移或右移可由控制电压〃K来确定。当σΚ增加时,交点左移,脉冲左移,控制角α减小;当σΚ减小时,交点右移,脉冲也右移,控制角α增大,这样就控制了脉冲的移相。偏移电压yP的作用是当控制电压σK为零时,可用σP来确定脉冲的起始位置。

   脉冲形成电路

  Ⅴ7与外围元器件组成脉冲形成电路。当Ⅴ6截止时, +15Ⅴ电源通过R7、Ⅴ7的b-e结对Ⅱ充电(左正右负),同时Ⅴ7经”6获得基极电流而导通。当Ⅴ6导通时,∞上的充电电压成为Ⅴ7的b-e结的反偏电压,Ⅴ7截止。此后, +15V经R26、Ⅴ6对C2充电(左负右正),当反向充电电压大于1.4Ⅴ时,Ⅴ7叉恢复导通。这样在Ⅴ7的集电极得到了脉冲c7,其脉宽由R26、C2的大小决定。

   放大输出电路

   Ⅴ8~Ⅴ15组成脉冲输出电路,在同步电压ⅡⅤ的一个周期内,Ⅴ7的集电极输出两个相位差180°的脉冲。在乙Ⅴ的正半周,Ⅴ1导通,A点为低电位,B点为高电位,使Ⅴ8截止,Ⅴ12导通。Ⅴ12的导通使ⅤDW5截止,由Ⅴ13、Ⅴ14、Ⅴ15组成的放大电路无脉冲输出。Ⅴ8的截止使ⅤDW3导通,Ⅴ7集电极的脉冲经Ⅴ9、Ⅴ10、Ⅴ11组成的电路放大后由1脚输出。同理可知,在乙v的负半周,Ⅴ8导通,Ⅴ12截止,Ⅴ7的正脉冲经Ⅴ13、Ⅴ14、Ⅴ15组成的电路放大后由15脚输出。

   晶体管Ⅴ6与外围元器件组成移相电路。锯齿波电压“c5、控制电压σK、偏移电MAX3222EIDBR压σP分别通过电阻R24、m3、R25在Ⅴ6的基极叠加成%弱。当“hc6)0.7Ⅴ时,Ⅴ6导通,即“c5+σP+σK控制了Ⅴ6的导通与截止时刻。锯齿波与ωr轴的交点就是脉冲产生的时刻。这个交点的左移或右移可由控制电压〃K来确定。当σΚ增加时,交点左移,脉冲左移,控制角α减小;当σΚ减小时,交点右移,脉冲也右移,控制角α增大,这样就控制了脉冲的移相。偏移电压yP的作用是当控制电压σK为零时,可用σP来确定脉冲的起始位置。

   脉冲形成电路

  Ⅴ7与外围元器件组成脉冲形成电路。当Ⅴ6截止时, +15Ⅴ电源通过R7、Ⅴ7的b-e结对Ⅱ充电(左正右负),同时Ⅴ7经”6获得基极电流而导通。当Ⅴ6导通时,∞上的充电电压成为Ⅴ7的b-e结的反偏电压,Ⅴ7截止。此后, +15V经R26、Ⅴ6对C2充电(左负右正),当反向充电电压大于1.4Ⅴ时,Ⅴ7叉恢复导通。这样在Ⅴ7的集电极得到了脉冲c7,其脉宽由R26、C2的大小决定。

   放大输出电路

   Ⅴ8~Ⅴ15组成脉冲输出电路,在同步电压ⅡⅤ的一个周期内,Ⅴ7的集电极输出两个相位差180°的脉冲。在乙Ⅴ的正半周,Ⅴ1导通,A点为低电位,B点为高电位,使Ⅴ8截止,Ⅴ12导通。Ⅴ12的导通使ⅤDW5截止,由Ⅴ13、Ⅴ14、Ⅴ15组成的放大电路无脉冲输出。Ⅴ8的截止使ⅤDW3导通,Ⅴ7集电极的脉冲经Ⅴ9、Ⅴ10、Ⅴ11组成的电路放大后由1脚输出。同理可知,在乙v的负半周,Ⅴ8导通,Ⅴ12截止,Ⅴ7的正脉冲经Ⅴ13、Ⅴ14、Ⅴ15组成的电路放大后由15脚输出。

上一篇:KCO4原理

上一篇:六路双脉冲形成器KC41

相关技术资料
11-24移相电路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