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屏幕的缺点
发布时间:2016/10/21 18:37:18 访问次数:2961
(1)寿命通常只有∞0Oh,要低于LCD至少1万h的寿命。
(2)不能实现大尺寸屏幕的量产,因此目ONET8501VRGPT前只适用于便携类的数码类产品。
(3)存在色彩纯度不够的问题,不容易显示出鲜艳、浓郁的色彩。
0LED的发展历程
1936年,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
⒛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用有机材料制作电致发光器件的探索,A.Bernano⒃等人在蒽单晶片的两侧加上碉0Ⅴ的直流电压观测到发光现象,单晶厚10~⒛mm,所以驱动电压较高。
19C~s年,M.Popc等人也获得了蒽单晶的电致发光。
⒛世纪TO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的Hce驷r探索了合成金属。
19盯年,Kod酞公司的邓青云首次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低驱动电压(小于10Ⅴ,大于1000cd/m2)oLED器件(赳q作为发光层)。
199O年,Bur【,ughes及其合作者研究成功第一个高分子EL(PLED)(PPⅤ作为发光层),更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实用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199T年,单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首先在日本产品化。
199g年,日本先锋公司率先推出了为汽车音视通信设备而设计的多彩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面板,并开始量产。
(1)寿命通常只有∞0Oh,要低于LCD至少1万h的寿命。
(2)不能实现大尺寸屏幕的量产,因此目ONET8501VRGPT前只适用于便携类的数码类产品。
(3)存在色彩纯度不够的问题,不容易显示出鲜艳、浓郁的色彩。
0LED的发展历程
1936年,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
⒛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用有机材料制作电致发光器件的探索,A.Bernano⒃等人在蒽单晶片的两侧加上碉0Ⅴ的直流电压观测到发光现象,单晶厚10~⒛mm,所以驱动电压较高。
19C~s年,M.Popc等人也获得了蒽单晶的电致发光。
⒛世纪TO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的Hce驷r探索了合成金属。
19盯年,Kod酞公司的邓青云首次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低驱动电压(小于10Ⅴ,大于1000cd/m2)oLED器件(赳q作为发光层)。
199O年,Bur【,ughes及其合作者研究成功第一个高分子EL(PLED)(PPⅤ作为发光层),更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实用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199T年,单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首先在日本产品化。
199g年,日本先锋公司率先推出了为汽车音视通信设备而设计的多彩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面板,并开始量产。
热门点击
- 平均值与有效值的区别
- 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
- 阻焊定义的焊盘设计
- oLED屏幕的缺点
- 电子传输材料
- 超扭曲向列型(STN)LCD
- 友达的竞争优势在于各世代生产线的完整布局
- 元件孔一定要设计在基本格
- 当主机把数据线从逻辑高电平拉至逻辑低电平时产
- 晶圆掺杂物的再分布
推荐技术资料
- 循线机器人是机器人入门和
- 循线机器人是机器人入门和比赛最常用的控制方式,E48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