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氧的漏电与栅氧质量关系极大
发布时间:2016/5/2 18:13:20 访问次数:2181
在MOS器件及IC中,栅极下RH3A-10R-V-B 面存在一薄层Si0。,即通称的栅氧(化层)。栅氧的漏电与栅氧质量关系极大,漏电增加到一定程度即可构成击穿,导致器件失效。
当前由于VLSI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器件尺寸在不断缩小,要求栅氧厚度不断减薄,但电源电压并不能随之按比例减小,栅介质所承受的电场强度在不断增加。例如,原来64k位DRAM,栅氧厚度40nm,电源电压为5V,栅氧场强为1.25MV/cm。1M位
DRAM栅氧厚lOnm,内部电压降至2.5V,场强为2.5MV/cm。目前64M位DRAM,栅氧厚度仅为7nm,电压降为3.3V,器件内部不降压时场强将达到4.7MV/cm。这对栅氧质量及厚度的均匀性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以保证栅氧有一定寿命。另一方面,随着IC集成度的提高,电路功能的扩大,可将一个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芯片面积不断扩大,相应地芯片上栅氧总面积增大,存在缺陷的概率增加,加上受到高电场作用,栅氧发生击穿的地方增多,可靠性问题变得严重。
电压一加上去,电场强度达到或超过该介质材料所能承受的临界场强,介质中流过的电流很大而立即击穿,这叫本征击穿。实际栅氧化层中,某些局部位置厚度较薄,电场增强;也可存在空洞(针孔或盲孔)、裂纹、杂质、纤维丝等疵点,它引起气体放电、电热分解等情况而产生介质漏电甚至击穿,由于这些缺陷引起的介质击穿叫非本征击穿。
在MOS器件及IC中,栅极下RH3A-10R-V-B 面存在一薄层Si0。,即通称的栅氧(化层)。栅氧的漏电与栅氧质量关系极大,漏电增加到一定程度即可构成击穿,导致器件失效。
当前由于VLSI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器件尺寸在不断缩小,要求栅氧厚度不断减薄,但电源电压并不能随之按比例减小,栅介质所承受的电场强度在不断增加。例如,原来64k位DRAM,栅氧厚度40nm,电源电压为5V,栅氧场强为1.25MV/cm。1M位
DRAM栅氧厚lOnm,内部电压降至2.5V,场强为2.5MV/cm。目前64M位DRAM,栅氧厚度仅为7nm,电压降为3.3V,器件内部不降压时场强将达到4.7MV/cm。这对栅氧质量及厚度的均匀性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以保证栅氧有一定寿命。另一方面,随着IC集成度的提高,电路功能的扩大,可将一个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芯片面积不断扩大,相应地芯片上栅氧总面积增大,存在缺陷的概率增加,加上受到高电场作用,栅氧发生击穿的地方增多,可靠性问题变得严重。
电压一加上去,电场强度达到或超过该介质材料所能承受的临界场强,介质中流过的电流很大而立即击穿,这叫本征击穿。实际栅氧化层中,某些局部位置厚度较薄,电场增强;也可存在空洞(针孔或盲孔)、裂纹、杂质、纤维丝等疵点,它引起气体放电、电热分解等情况而产生介质漏电甚至击穿,由于这些缺陷引起的介质击穿叫非本征击穿。
上一篇:与时间有关的介质击穿
热门点击
- 栅氧的漏电与栅氧质量关系极大
- 磁致旋光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 常用电感元器件分为两大类
- 带有阻尼因子的混合图表正弦波信号
- New Component(新建元器件)
- Se1Enviroment
- 耗损失效期出现在产品的后期
- Global Annotator(全局标凌)
- 振荡器外壳接地
- 统计(击穿)模型
推荐技术资料
- DS2202型示波器试用
- 说起数字示波器,普源算是国内的老牌子了,FQP8N6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