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百元IC设计公司剩4家 产业梦幻色彩渐褪
发布时间:2007/8/28 0:00:00 访问次数:499
虽然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调高台股权重利多下,台湾电子股21日持续找高价股开刀,IC设计类股在终场包括联咏及晶豪等多达11档个股跌停,目前IC设计类股中仍守稳百元关卡的个股,只剩联发科、立锜、硅创及旺玖等4档,其中,立锜及硅创离百元大关也只剩一步之遥。
尽管IC设计类股向来不强调以本益比评价,反倒着重未来业绩成长性较多,因此,可观察到2004年以来,单月营收较2003年同期成长逾100%的凌阳及联咏,其先前本益比通常可达15倍以上,而松翰及普诚等2004年业绩成长性相对只有20~30%的设计公司,通常本益比只能达8~9倍,现在更已修正到6~7倍,这可看出市场对于IC设计业者的评价,主要是来自于未来业绩的成长性。
不过,在这几年内这样的评价模式,随台湾IC设计公司营收成长性陆续碰到产品发展瓶颈及营业额天险后,IC设计业者1年营收成长性已由以往的40%起跳,到目前顶多20~30%,甚至最后全年营收表现与前1年相当,使得IC设计类股平均本益比被迫逐年走低,不仅2000年动辄20倍本益比情形已难复见,甚至能享有10倍以上的公司也越来越少。
设计业者指出,合理评价模式不断向下修正本益比的动作,让台湾IC设计类股近年来仍能守稳百元关卡者越来越少,尤其本益比已普遍降到10倍以下,甚至也广为市场大众所接受,一家IC设计公司即使EPS可赚到10元,但在其未来产品、市场及业绩成长性都有新的疑虑环伺下,最后这家IC设计业者股价也难有百元价位可期。
此外,面对全球IC设计产业越来越高的进入障碍,加上市场似乎也较适合大型IC设计公司生存的同时,联发科身为台湾IC设计类股龙头,以及最赚钱的设计公司,并身为全球前5大IC设计业者,若连其本益比都难达10倍以上,那么再会赚钱的台湾IC设计公司,其本益比自然也得先向下修正。
由于市场越来越了解IC设计产业特性,并对IC设计公司产品竞争力作出较以往更严苛的要求,用逆向思考角度来看,仍能守稳百元大关的IC设计公司,其研发团队、主力产品、市场策略及产业定位,必定有其高人一等的竞争力,因此,若用中、长线投资角度来考虑,或许IC设计类股已开始出现买便宜不如买贵、买小不如买大的投资哲学。 (转自 北极星电技术网)
虽然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调高台股权重利多下,台湾电子股21日持续找高价股开刀,IC设计类股在终场包括联咏及晶豪等多达11档个股跌停,目前IC设计类股中仍守稳百元关卡的个股,只剩联发科、立锜、硅创及旺玖等4档,其中,立锜及硅创离百元大关也只剩一步之遥。
尽管IC设计类股向来不强调以本益比评价,反倒着重未来业绩成长性较多,因此,可观察到2004年以来,单月营收较2003年同期成长逾100%的凌阳及联咏,其先前本益比通常可达15倍以上,而松翰及普诚等2004年业绩成长性相对只有20~30%的设计公司,通常本益比只能达8~9倍,现在更已修正到6~7倍,这可看出市场对于IC设计业者的评价,主要是来自于未来业绩的成长性。
不过,在这几年内这样的评价模式,随台湾IC设计公司营收成长性陆续碰到产品发展瓶颈及营业额天险后,IC设计业者1年营收成长性已由以往的40%起跳,到目前顶多20~30%,甚至最后全年营收表现与前1年相当,使得IC设计类股平均本益比被迫逐年走低,不仅2000年动辄20倍本益比情形已难复见,甚至能享有10倍以上的公司也越来越少。
设计业者指出,合理评价模式不断向下修正本益比的动作,让台湾IC设计类股近年来仍能守稳百元关卡者越来越少,尤其本益比已普遍降到10倍以下,甚至也广为市场大众所接受,一家IC设计公司即使EPS可赚到10元,但在其未来产品、市场及业绩成长性都有新的疑虑环伺下,最后这家IC设计业者股价也难有百元价位可期。
此外,面对全球IC设计产业越来越高的进入障碍,加上市场似乎也较适合大型IC设计公司生存的同时,联发科身为台湾IC设计类股龙头,以及最赚钱的设计公司,并身为全球前5大IC设计业者,若连其本益比都难达10倍以上,那么再会赚钱的台湾IC设计公司,其本益比自然也得先向下修正。
由于市场越来越了解IC设计产业特性,并对IC设计公司产品竞争力作出较以往更严苛的要求,用逆向思考角度来看,仍能守稳百元大关的IC设计公司,其研发团队、主力产品、市场策略及产业定位,必定有其高人一等的竞争力,因此,若用中、长线投资角度来考虑,或许IC设计类股已开始出现买便宜不如买贵、买小不如买大的投资哲学。 (转自 北极星电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