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微电子的成功激发IC设计业向中国进军
发布时间:2007/8/28 0:00:00 访问次数:522
根据中国政府的统计数字,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超过58万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其中大约有15万学成归国。许多学成归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创建了与中星微电子类似的公司,尽管并非所有的公司都取得了像中星微电子那样的成功。中星微电子在四年时间内,已由总部设在一间储藏室的小公司发展成一家在海外公开上市的知名企业。
这家公司生产的电脑摄像头成像处理器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由2001年的2%飙升至去年的43%。最近中星微电子历经3年努力,与电脑摄像头生产巨头罗技(Logitech)公司签署了供货合同,有望使其今年占据全球60%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心的预测,中星微电子2004年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三家芯片设计公司之一。中星微电子的行政官员也表示,中星微电子已于去年开始盈利。
实际上,中星微电子已成为中国芯片设计产业的领头羊。该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固然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但其在根据行政政策进行调整及驾驭官场繁文缛节的同时还保持纯正硅谷经营策略的能力也同样不可小视。
对于中星微电子而言,这也是一次重大考验。1999年,Tom Zhang和另一重要创始人John Deng深入研究了中国市场。他们同包括PC制造商联想集团、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以及新兴的蜂窝电话设计商TCL公司在内的众多厂商进行了探讨。
他们预见到中国的PC和移动电话市场还将有长足发展,而且国内制造商将兴建自己的研发中心,以使他们能对芯片进行选择,而不是让国外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DM)替他们选择。
在更深的层次上,Zhang和Deng也意识到了多媒体的巨大潜力。因此,他们决定从设计简单的电脑摄像头芯片入手。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封闭环境,结构明确且不复杂,复杂度远低于计算机CPU或通信芯片。Zhang表示:“这种产品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既有的成像专业技术并有助于我们构建研发团队和自主的知识产权。”
但当时他们的另一重要投资方,极具影响力的信息产业部却希望该公司能专注于CPU设计。当时,中国迫切希望发展能与英特尔处理器抗衡的微处理器,这样国产芯片公司就能从中国迅速增长的电脑需求中受益。
不言而喻,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希望实现芯片自给自足的政治考虑。就像环绕在北京天安门四周的新老建筑(从紫禁城到人民大会堂)那样,中国希望能建造一些具有震撼力的建筑。简而言之,CPU可以上头版头条,而电脑摄像头芯片则不行。
然而,向英特尔或者甚至已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上确立地位的ARM或MIPS发起挑战颇有些飞蛾投火的意味,很容易导致小公司破产。Zhang回忆道:“那时,我们在中国并没有多少优秀的工程师或良好的市场或销售渠道,我们失败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电脑摄像头芯片或许并不那么引人关注,但确实捕获了中星微电子的“芳心”。电脑摄像头芯片已成为中星微电子扩展业务的“现金基地”。去年,该公司拆分出面向移动电话的嵌入式图像处理器芯片及音频芯片。明年,该公司还将把兼容所有视频和音频标准(包括MPEG-4、H.264以及中国即将推出的视频/音频标准AVS)的功能集成到单个多媒体芯片。
中星微电子还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低功率环境下的高质量视频流算法,并准备实现Zhang在Berkeley大学学习时研究的低功率视频并行处理架构。同时,该公司还筹划着迁入新的办公地,因为该公司今年的员工数目将由去年的170人增至230人,这已是公司第三次搬迁办公地了。这就是中星微电子的成功之路,该公司的成功激发了芯片设计业进军中国的信心。
根据中国政府的统计数字,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超过58万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其中大约有15万学成归国。许多学成归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创建了与中星微电子类似的公司,尽管并非所有的公司都取得了像中星微电子那样的成功。中星微电子在四年时间内,已由总部设在一间储藏室的小公司发展成一家在海外公开上市的知名企业。
这家公司生产的电脑摄像头成像处理器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由2001年的2%飙升至去年的43%。最近中星微电子历经3年努力,与电脑摄像头生产巨头罗技(Logitech)公司签署了供货合同,有望使其今年占据全球60%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心的预测,中星微电子2004年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三家芯片设计公司之一。中星微电子的行政官员也表示,中星微电子已于去年开始盈利。
实际上,中星微电子已成为中国芯片设计产业的领头羊。该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固然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但其在根据行政政策进行调整及驾驭官场繁文缛节的同时还保持纯正硅谷经营策略的能力也同样不可小视。
对于中星微电子而言,这也是一次重大考验。1999年,Tom Zhang和另一重要创始人John Deng深入研究了中国市场。他们同包括PC制造商联想集团、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以及新兴的蜂窝电话设计商TCL公司在内的众多厂商进行了探讨。
他们预见到中国的PC和移动电话市场还将有长足发展,而且国内制造商将兴建自己的研发中心,以使他们能对芯片进行选择,而不是让国外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DM)替他们选择。
在更深的层次上,Zhang和Deng也意识到了多媒体的巨大潜力。因此,他们决定从设计简单的电脑摄像头芯片入手。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封闭环境,结构明确且不复杂,复杂度远低于计算机CPU或通信芯片。Zhang表示:“这种产品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既有的成像专业技术并有助于我们构建研发团队和自主的知识产权。”
但当时他们的另一重要投资方,极具影响力的信息产业部却希望该公司能专注于CPU设计。当时,中国迫切希望发展能与英特尔处理器抗衡的微处理器,这样国产芯片公司就能从中国迅速增长的电脑需求中受益。
不言而喻,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希望实现芯片自给自足的政治考虑。就像环绕在北京天安门四周的新老建筑(从紫禁城到人民大会堂)那样,中国希望能建造一些具有震撼力的建筑。简而言之,CPU可以上头版头条,而电脑摄像头芯片则不行。
然而,向英特尔或者甚至已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上确立地位的ARM或MIPS发起挑战颇有些飞蛾投火的意味,很容易导致小公司破产。Zhang回忆道:“那时,我们在中国并没有多少优秀的工程师或良好的市场或销售渠道,我们失败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电脑摄像头芯片或许并不那么引人关注,但确实捕获了中星微电子的“芳心”。电脑摄像头芯片已成为中星微电子扩展业务的“现金基地”。去年,该公司拆分出面向移动电话的嵌入式图像处理器芯片及音频芯片。明年,该公司还将把兼容所有视频和音频标准(包括MPEG-4、H.264以及中国即将推出的视频/音频标准AVS)的功能集成到单个多媒体芯片。
中星微电子还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低功率环境下的高质量视频流算法,并准备实现Zhang在Berkeley大学学习时研究的低功率视频并行处理架构。同时,该公司还筹划着迁入新的办公地,因为该公司今年的员工数目将由去年的170人增至230人,这已是公司第三次搬迁办公地了。这就是中星微电子的成功之路,该公司的成功激发了芯片设计业进军中国的信心。
上一篇:高速短波自适应数据通信协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