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间干扰(ISI)是由于时间色散产生的
发布时间:2015/8/30 17:15:23 访问次数:1225
码间干扰(ISI)是由于时间色散产生的。时间色散是数字通信系统的特有干扰,其主要FQPF9N50C来源于反射。当基站发送“l”、“O”序列,如果反射信号的到达时间刚好滞后直射信号一个比特的时间,那么接收机将在从直射信号中检出“0”的同时,还从反射信号中检出“1”,这样符号“l”就会对符号“0”产生干扰。ISI可以认为是一种同频干扰。在GSM规范中规定C/R比必须大于9dB。如果时间延迟小于15ys (4bit大约折合4.4km)系统均衡系统可以处理掉。
如何在进行小区规划时尽量避免码间干扰?通常情况下,反射信号要比直射信号弱很多。如果直射信号被阻挡,同时反射信号未受到任何阻挡和衰耗时,如果传输距离大于系统均衡器所能处理的能力,有可能会产生码间干扰影响正常通话。码间干扰通常产生在诸如山区、湖泊附近,在表面有信号强反射物质(例如镀膜玻璃)覆盖的高层建筑附近也会产生这种干扰,使基站接近反射物体,以减少码间干扰。
码间干扰(ISI)是由于时间色散产生的。时间色散是数字通信系统的特有干扰,其主要FQPF9N50C来源于反射。当基站发送“l”、“O”序列,如果反射信号的到达时间刚好滞后直射信号一个比特的时间,那么接收机将在从直射信号中检出“0”的同时,还从反射信号中检出“1”,这样符号“l”就会对符号“0”产生干扰。ISI可以认为是一种同频干扰。在GSM规范中规定C/R比必须大于9dB。如果时间延迟小于15ys (4bit大约折合4.4km)系统均衡系统可以处理掉。
如何在进行小区规划时尽量避免码间干扰?通常情况下,反射信号要比直射信号弱很多。如果直射信号被阻挡,同时反射信号未受到任何阻挡和衰耗时,如果传输距离大于系统均衡器所能处理的能力,有可能会产生码间干扰影响正常通话。码间干扰通常产生在诸如山区、湖泊附近,在表面有信号强反射物质(例如镀膜玻璃)覆盖的高层建筑附近也会产生这种干扰,使基站接近反射物体,以减少码间干扰。
上一篇:路径损耗(path loss)
上一篇:传感器应用场合(领域)不同